'胰腺内副脾' 的影像诊断 (附:精彩病例)

胰腺内副脾

影像表现

胰腺内副脾在横断影像上表现为偶然发现胰尾内相对无特异性的实性肿块,均匀强化,大小不一(图1~图3)。在超声影像上,副脾通常为中度均匀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可见血管与脾脏血管交通。增强动态CT扫描时,副脾各增强时相均与脾脏保持等密度。在MRI上,胰腺内副脾显示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钆增强动态扫描各序列均与脾脏等信号强度, T2序列扫描的信号强度可略高于脾脏。增强CT或MRI扫描动脉期胰腺内副脾可显示较胰腺略低强化或强化相当,较晚期扫描则强化较低,相当或较高于胰腺,而根据笔者的经验,胰腺内副脾与原位脾脏平行强化,因而相对于胰腺通常轻度富血供。

重点

胰腺内副脾可与更凶险的病变相似,包括恶性肿瘤,除非肯定诊断为良性病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相关临床知识

3000例中6例(2%)发现有胰腺内副脾,为偶然发现的先天性变异。由于日常影像诊断工作中极少做此诊断,可能在横断影像上大多数胰腺内副脾呈隐性改变。胰腺内副脾偶可见于脾切除术后(图3),可能反映了术后副脾的代偿性增生。

鉴别诊断

超声、CT或MRI发现胰腺内实质肿块时,鉴别诊断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癌、转移瘤或淋巴瘤。影像可能无法鉴别神经内分泌瘤与胰腺内副脾,因为神经内分泌瘤也为实性,富血供与偶然发现(图4) 。腺癌通常为低血供,不规则,并伴有胰腺导管扩张。转移瘤典型发生于已知有原发肿瘤,特别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或肾细胞癌的患者。当然,肾细胞癌转移可富血供,可与胰腺内副脾相似(图5)。如果需要另外的影像鉴别依据,一些较新的影像技术,如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硫胶体γ照相或热变性红细胞γ照相可能有助于诊断。副脾含有Kuppfer细胞,可摄取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因而注射此种对比剂后显示信号减低。确定脾组织的核医学试验也依赖于脾脏内相同的情况,如Kuppfer细胞摄取硫胶体或变性的红细胞再利用(图1,图2)。最后,在扩散加权MRI上脾组织典型表现为高信号,这可能为一相对直接诊断胰腺内副脾的方法——即在扩散加权MRI上,胰腺内肿块与原位脾脏呈明显相似的高信号(图6)。有文献报道增强超声显示副脾与原位脾脏强化特征相同,但超声增强技术目前尚不普及。最后,应记住,副脾与原位脾脏可有相同的病变,包括梗死与肿瘤,这种病变可使影像检出与评价更为复杂。

教学要点

偶然发现胰尾内实性有强化的肿块时,鉴别诊断应包括胰腺内副脾。定性诊断可选择的影像方法包括硫胶体或热损伤红细胞γ照相,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可能还有扩散加权MRI。

图1 A.女性,74岁,慢性腹痛。增强CT扫描冠状重组影像示胰尾内增强肿块,边缘光滑(白箭)。患者拟行手术,但进一步观察影像后认为可能为胰腺内副脾。B.红细胞热变性冠状γ照相,显示肿块有摄取(白箭),证实胰腺内副脾的诊断
图2 A. 44岁,男性,淋巴瘤分期检查,轴位增强CT扫描示胰尾内均匀强化的实性肿块(白箭)。B.轴位钆增强脂肪抑制T1加权MRI扫描,证实胰尾内实性肿块,有强化(白箭)。C.轴位T2加权MRI扫描示肿块(白箭)为中等高信号,与原位脾脏信号相似。D.热变性红细胞冠状位γ照相示肿块摄取,证实胰腺内副脾的诊断(白箭)。E.轴位T1加权MRI平扫与热变性红细胞γ照相融合影像示胰尾内肿块相应部位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高(白箭)
图3 59岁慢性腹痛的女性患者,右心衰,曾因外伤行脾脏切除。增强CT扫描轴位曲面重组影像示胰尾内分叶状、富血供的副脾(白箭)相对增大,可能反映了脾切除后增生
图4 A.男性,78岁,运动神经元病,轴位增强CT扫描示胰尾内一实性肿块,有强化(白箭)。B.钆增强脂肪抑制轴位T1加权MRI证实胰尾内有强化的实性肿块(白箭)。仅参考此单一影像,鉴别诊断应包括胰腺内副脾。C.轴位T2加权MRI示肿块(白箭)呈明显高信号,与原位脾脏信号强度并不等同,这种胰腺内副脾的表现并不典型。胰腺远侧部位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瘤
图5女性,64岁,曾因肾细胞癌行右肾切除。轴位增强CT扫描动脉期示胰腺内两个富血供的转移瘤(白箭)。肾细胞癌胰腺转移瘤可有强化,与胰腺内副脾相似,但请注意本例肿块的强化程度较原位脾脏更为明显,不支持副脾的诊断

图6 A.男性,22岁,原发性胃肌轻瘫2年,经皮胃十二指肠管置入后急性腹痛。增强CT扫描,偶然发现胰尾内略高密度富血供肿块。B.轴位T2加权MRI示肿块(白箭)为高信号,与原位脾脏信号相等。C.轴位扩散加权MRI示肿块(白箭)与原位脾脏呈相似的明显高信号。远段胰腺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胰腺内副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