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的肝病多属中医的脾病

西医的肝,俗称为肝脏,其主要在消化、代谢、排泄等方面发挥生理功能。而这些正好与中医的脾的功能类似。我从临床来观察,西医的肝病多类似于中医的脾病。由此说,西医的肝病多可从脾论治。

比如,西医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等,多与脾虚运化失司,或气血不足,或疏泄功能下降相关。而且,从脾来论治西医的肝病疗效甚高。

如何理解中医的藏象呢?一般认为,中医的脏腑只是概念,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内涵,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脏器。这与解剖意义上的脏腑完全不同。

从生理功能来看,中医的脾与解剖的胰腺和肝脏比较相似。进一步说,胰腺和肝脏的病,往往都属于中医的脾病。比如,胰腺炎、糖尿病,与脾有着莫大的关系。《内经》明言:“脾气散精”,这即是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事实上,历代医家临床治疗糖尿病多从脾土论治。

脾主运化水湿,其功能与肝脏的淋巴系统及肝内某些激素的调节有关。脾主统血,其功能又与肝脏的凝血因子合成器防治出血的功能不谋而合。但是,如果单从防止血溢脉外的功能看,中医的脾又不完全与现代医学的肝脏有关,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的理解是,中医的脾的生理功能更为广泛,大大超过了解剖意义上的肝脏的功能。

当我们谈论西医病名时,不能相当然地就理解为中医的同名脏腑。或者,当我们谈到中医的脏腑时,亦不能想当然地理解为解剖意义上的同名脏腑。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自己的五脏六腑的名称和功能。比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西医有个主血液循环的HEART,但不知是谁把HEART翻译成“心”,这就是张冠李戴,雀占鸠巢了。再如,中医一直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不是助消化的Spleen。有人看到手术切除Spleen,就认为是切除后天之本,认为中医理论不靠谱,却不知中医的脾与Spleen根本就是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因为翻译的缘故,把中医名词混同于解剖名词,导致不少人攻击中医,殊为可笑。

中医认为,春天当养肝,这与现代医学的保养肝脏其实是不同的。西医对于保护肝脏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定期运动,每周至少五次,每天30分钟;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体重;适度饮酒,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一个标准杯,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杯(一个标准杯相当于18毫升纯酒精)。而中医养肝的思路更广阔更深入,且更重视调畅情绪。

综上所述,在病理生理上,中医学的脾更接近于现代医学的肝脏。作为中医人,我们临床治病应该用纯中医理念和概念,并且要尽量不受西医概念的影响,以免把中西医概念混淆,进而误导了临床辨证思路。(董洪涛)#养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