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只是开始

最近看了一本书《图书馆的故事》,书中有一句话:数千年来,图书馆的故事就是书籍的故事。诚然,没有了书籍,图书馆就已经不存在了,哪来的故事。若是再延展一下:书籍的故事就是阅读的故事。试想没有了阅读,书籍又能有什么故事?

有别于100年前的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标识是:文盲率已经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比例。

识字是个好东西,以前的独裁统计者害怕人们识字。为什么呢?你识字了,就明白了;你明白了,还能被我忽悠吗?

我们现在很难去辩清到底“罢黜百家”与“百家争鸣”到底如何,毕竟时代背景不同了。可是有一点很清晰的地方——百姓明白道理是焦点。

如何“明白道理”?——还是要识字。然而,仅仅是“识字”就够了吗?

现在全球都在推行普及教育。人们发现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自我启迪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阅读是最廉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金句”。她们唯恐自家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总是让孩子从小开始接受各种“培训”,从不管这些“培训”是否适合孩子。当孩子长大后,她们再回过头来看当年,似乎所参加的“培训”并没什么作用。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外在的影响最重要的莫过于父母及身边的人;内在的影响莫过于自我的学习。

书籍不是阅读的全部,却是阅读的必须。

什么时候阅读好呢?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任何时候都是阅读的好时候,而越早阅读当然越好。

书籍是思想——语言——文字的过程。它所记载的是经过人们的自我锤炼而成的思想的总集。从最初萌芽的一个“念头”到口头的表述,再到文字的表达,它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缜密的逻辑组成。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字无形中就显得珍贵。

就如我国的《诗经》《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即使传承了数千年,依然是现在读书人的必读书目。究其根本,不仅是它有睿智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能开启人们自我启迪的思索。

人的心智是一个慢慢开启的过程,阅读需要遵循这个过程。设若在少儿时,就叫他读《中庸》《大学》,这非但不是在开启他的阅读之门,简直是在扼杀他的阅读之路。

少儿时候的阅读,要注重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浅显易懂的带图片的书籍开始,从趣味、满足好奇心开始,孩子愿意主动地接触、接受书籍,自然就会慢慢地培养出阅读的技巧出来。

培养终身的阅读习惯是自我教育极其重要的部分。

尽管针对少儿的图书起步较晚,但优秀的少儿书籍仍如雨如春笋一般,诸如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凯迪克奖、凯特·格林纳威奖、信宜图画书奖等等国际奖项都是针对少儿优秀作品而设。中国的丰子恺、冰心、郑渊洁、梅子涵等等知名的少儿作家,从上世纪开始就一直在增补着我国少儿领域的空白。

每一个图书馆的存在,都是因为有读者的光临;每一本书籍的存在,都是因为能带给读者光芒。

知识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阅读建立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

没有一辈子领着孩子的父母,孩子终将会长大,父母终将会老去。让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小步走路到轻松上路到走出自己的样子,是一个简单而必然的过程,父母不要拉紧不放,当你一点点地放手时,你会发现更多的欣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