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的“九九八十一难”
在D-二聚体愈发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寻找着准确高效的D-D检测“真理”。然而,最初的尝试并不尽如人意。早在上世纪80年代,D-二聚体的乳胶凝集法就已经问世,也一度被誉为“金标准”。它的原理是让样本里的D-二聚体与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产生沉淀,再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但是,作为一种半定量检测方法,乳胶凝集法的敏感度有限、会导致阳性率过低,在临床诊疗中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挫折不会阻挡检验人前进的道路。从90年代开始,敏感度更高的ELISA法兴起,它使用两种单克隆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然后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实现定量分析。不过,传统的ELISA法操作繁琐、检测速度较慢。在与荧光检测相结合后,新兴的快速 ELISA法有效提升了速度。只是略显可惜的是,其所基于的VIDAS免疫分析仪还没有广泛普及。
几乎与此同时,又一种高敏新方法:免疫比浊法也开始用于D-二聚体检测领域,其原理是在促聚剂作用下,使D-二聚体与单克隆抗体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析出为微粒,再与标准品对照计算结果,同样提高了精度。并且,免疫比浊法能够在凝血分析仪上自动进行,大大加快了检验速度。在大型医院检验科等检验压力较大的场所,基于免疫比浊法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就能游刃有余地胜任D-二聚体检测工作。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增多、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免疫检测技术向着即时检验(POCT)的方向高速发展,因此,D-二聚体检测与POCT的结合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在免疫层析法等新兴检测方法的加持下,POCT仪器开始将D-二聚体检测带往更加复杂多变的检验一线,使得检验工作不再受到环境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开展,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污染、提高了安全性。
但是,在检验手段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一些老大难问题却始终横亘在D-D检测的发展路上,至今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项调查[1]显示,使用不同仪器和试剂检测结果相差过大,是临床实验室D-二聚体检测工作中的最大困扰;另外,还存在缺乏质量控制,参考区间、报告单位方式及单位纲量不统一等问题。
输12
为什么我们掌握了如此众多的检测方法,
却依然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呢?
原因恰恰就在于此。尽管它们各有千秋,但所有的D-D检测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扰:作为免疫检测方法,它们都需要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是,在人体的交联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产生的D-二聚体其实有多种不同类型。而在缺乏国际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不同试剂厂商随意选择不同类型的D-二聚体、生产对应的单克隆抗体,使得市场上同时存在着20多种单抗试剂,它们得出的检验结果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除此以外,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差异,对应的校准品也各不相同。并且,由于受试人群种族、性别、年龄的千差万别,由此统计出的参考范围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一点在进口试剂中尤为突出。最后,D-二聚体的常用报告单位有两种,分别是纤维蛋白原等量单位(FEU)和D-二聚体单位(DDU),目前尚无统一单位,彼此之间又不适合进行转换。种种混乱,使D-二聚体标准化的实现遥遥无期,对病人与临床来说都将带来严重不便。
积 水
如何解决这一“万难之源”呢?
积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同源单抗。通过选择统一、可靠的D-二聚体检测系统,不同的检测仪器彼此之间可以达成结果互认,不再被繁杂如麻、良莠不齐的“万国牌”试剂所困扰。这种模式下,大通量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肩负起了检验科里高标本量、多项目的检验,而小巧灵活的POCT产品则可以迈开大步、向着POCT的广阔领域进军,两者既分别承担起各自的职务,也能互相交流结果、共同为检验人员提供参考。
当然,D-二聚体检测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停止脚步,对更优解决方案的追求还将继续。在不遥远的未来,同源单抗的推广、更先进检验方法的更新、D-D与FDP联检的应用,还将源源不断地为D-D检测注入新鲜的血液。到那时,积水必定也会为大家带来全新的亮眼表现。
参考文献:
[1]谢波. D-二聚体候选参考物质研制及结果一致化相关问题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