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 2024-06-04 09:13:17 你说在教育过程中最让你感到棘手的,就是把握好宽严的分寸:“宽了吧,学生更加放肆;严了吧,学生怕老师,师生感情受到影响。”你甚至设想是不是在班上用《班规》进行“法治”管理,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你说实践中好像也不那么简单。你因此郁闷。其实,如果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头头是道说很多诸如“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之类正确的废话,但关键是实践中如何把这“该不该”拿捏得恰到好处。先看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同样发生在民国,同样发生在中学。第一个故事是流沙河先生给我说的他高中时代的一段亲历——一次我和沙河先生聊天,说到学校的学风。他说:“我们是那时候,学校风气非常好。我读高中时,每次考试学生都交叉坐,就是你的座位四面都是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监考老师,不用监考。只有教室门口有一个工友负责收试卷。”我很吃惊,想到现在的所谓“诚信考试”,其实民国时期就有了。我问:“没人作弊吗?”他说:“没有人作弊。我在高中阶段只经历了这么一件事。一位郫县的姓杨的同学,成绩好得不得了。那次化学考试,当时是出五道题,选做四道,每道题25分。这个同学成绩非常好,很快便做完了四道。看到还有时间,便把第五道题也做了。做完后提前交卷就走出了教室,刚走出最多10步,但已经走出教室门了,突然想到第五道题有一个错误,就是这道题是要求计算容积的,因此单位应该是立方,可他粗心写成平方了。但他想起来了,便回教室把试卷翻开将2,改成了3。就这个举动,被认为是作弊。一部分学生去找校长,一部分学生帮他捆铺盖卷。当天便开除了。”我说:“这时如果放到现在,肯定很多人来帮着求情。”他说:“那时谁敢求情?还有一位县长的儿子,经常欺负同学被老师批评体罚,不敢回家告诉父亲。因为如果父亲知道了,这学生还要挨一顿打。”第二个故事其实早已流传很广,不过我愿意在这里再说一遍——1941年,重庆南开中学举行毕业考试。面对物理试卷,学生谢邦敏一筹莫展,虽然他极富文学才华,但数理化成绩一直很糟糕,最后他不得不叫白卷,可是他又心有不甘,便在试卷后面赋词一首,调寄《鹧鸪天》:“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这事放在今天,除了给零分还有什么结果呢?何况当时判卷的物理老师是魏荣爵,其教学水平之高、教学态度之严谨都是有口皆碑,决不是不负责任胡乱评分的人。但是,魏荣爵却也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使这位偏科的学子得以顺利毕业,并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后来登上了北大讲坛,1949年后曾是北京第一刑庭庭长。 这两个故事该如何评价呢?第一个故事不可谓不“严”——岂止是“严”?简直就到了“苛政猛于虎”的程度!为什么就不“宽容”一点呢?教育的“人性”哪去了?是“以人(学生)为本” 还是“以事(考试)为本”?难道不怕中国失去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吗?当然,这事放到今天,更多的校长和老师会想,万一孩子想不通跳楼怎么办?第二个故事不可谓不“松”——岂止是“松”?简直到了“用人情代替规则”的地步!为什么要视制度为儿戏?教育公平何在?如果都这样宽容,学校还没有起码的规矩?如果社会也如此,那不乱套吗?对这个孩子放一马,那其他学生——用今天很流行的一个词——“情何以堪”?从另一方面看,两个故事都有道理的。前者虽然开除了一个孩子,中国少了一个可能的科学家,但严肃了考纪,端正了校风,为更多未来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公平的学校环境。后者虽然“便宜”(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其实,是阅卷先生单为这学生作弊)了一个孩子,但却为他的未来开启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或者说展示了无限多的可能性。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的第一个孩子不这样宽容呢?难道他就不配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吗?请注意,第一个孩子处于公开状态——考场所有学生都看见了;而第二个孩子处于私密状态——只有他和阅卷先生知道。放纵第一个孩子,无疑会损害规则(纪律) 的尊严,并动摇学校的教学秩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以一个学生的前途换取制度的权威以及所有学生的公平,虽然有些残酷,值!而宽容第二个孩子,在当时没有其他人知道,并不会产生什么消极的连锁反应,更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社会影响”,相反会挽救一个孩子的未来,该!什么时候该坚持制度——所谓“法不容情”,什么时候可网开一面——所谓“法要容情”,这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教育的全部秘密,把这个分寸把握好了,就懂得了教育。有老师会问:“究竟怎么把握这个分寸呢?”别问我。永远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然,我们为什么爱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呢?有老师认为,在班上实行民主管理,依“法”(班级规章制度)行事,就能够平衡好宽与严的分寸。一切按制度办,该宽则宽,该严就严。这个说法好像正确,但也是值得商榷的。有不少人认为民主就是纵容,就是无法无天,就是让步,就是软弱……所以我说过“民主是最硬的”,具体含义是指成人社会的法律权威,是行动上服从由多数民意形成的国家意志(注意我的每一个措辞)。但在儿童世界,不能简单地这样说。我当然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强硬的东西,我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教育,通俗地说,就促进一个人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形成。具体说,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文明行为的养成和高尚心灵的形成——注意,我这里只是说的“基本功能”,还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等等我从略。或者再简化地说,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孩子的“行为”和“心灵”。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训练,需要规则,需要强制,需要鼓励,需要惩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尚心灵的形成,需要引领,需要榜样,需要感动,需要熏染,需要陪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想强调,这两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个过程,不过,“行为”和“心灵”并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细心领会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我们自然会明白,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哪怕这个“法”仅仅是相当于“法”的学校或班级规章制度。我认为,面对学生违“法”——触犯了已经告知的规章制度,“容情于法”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我刚才忘记说了,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的法,都是具有“弹性”的,这个“弹性”体现在量刑的尺度上,比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也体现在“免于刑事处分”上。因此,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第二,即使必须执行规矩,以示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实施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在方式上柔和些艺术些。第三,如果孩子不是当众犯错,而且后果并不严重,如果“公事公办”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干脆放他一马。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效果。当然,如果是当众犯了严重错误,触犯了纪律,若不处理则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那也不得不“严格执法”,照章处理,比如我开头所说流沙河讲的那个故事。宽容也不是无条件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说一不二”。不过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属于教育中“不得已”的“非常态事件”。请允许我不那么严谨但自以为“大体差不多”地说——教育,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马卡连柯语)是相对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语)是绝对的……说了这么多,好像并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更没有给你“拿来就可以用”的具体办法。但教育之所以是“艺术”,就是因为原则是共通的,而具体的方法总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你自己去悟吧!来源:镇西茶馆 编辑:胡波波 初审:余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陈浩 赞 (0) 相关推荐 寒假读书录: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九州出版社2010年,张春城 唐超权 译 目前的学校教育搞的是大型的知识竞赛,学生是竞赛的一线参与者,他们 ... 班级制度与自我管理 刘昌菊 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一个从被管理到管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种自我管理必须与班级管理制度保持一致.我认为:只有通过恰当的班级管理制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 ... 敬畏,发自内心 这是一群青春靓丽的人,这是一群踏实稳重的人,今天的她们又一次站到了赛场上,请看她们如何畅谈自己对制度的敬畏吧! 感谢亲爱的评委老师莅临卜寨幼儿园 1号选手 王迪老师 演讲题目<对制度保持敬畏&g ... 【李镇西 · 教有所思】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附音频朗读) 你说在教育过程中最让你感到棘手的,就是把握好宽严的分寸:"宽了吧,学生更加放肆:严了吧,学生怕老师,师生感情受到影响."你甚至设想是不是在班上用<班规>进行" ... 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教育惩戒权 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教育惩戒权 小编语: 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是指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基于教育目的与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 ... 李镇西:有效的教育,往往不动声色! 小磊哥说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合于教育. 我越来越感到,"大张旗鼓""直截了当"的教育正充满着 ...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共同成长(教学相长).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是与主体--客体的交互关系不同的.主客体活动是指向客体的对象性 ... 64:亲子教育过程中如何获得另一半的支持 很多妈妈都说,在亲子教育过程中老公容易急躁,很多时候孩子正在改变,爸爸的胡乱参与让她们的计划前功尽弃.这个确实很让人头疼.我也深深被这个暴躁的爸爸伤害过,能体会其中的郁闷和委屈.但是这段时间经过我的努 ... 【教育创新】李镇西:动辄侈谈“教育创新”,至少是一种无知。 李镇西:读吕型伟谈话记录有感-- 几年前的一天,我读到吕型伟先生在2003年的一篇谈话记录,觉得句句都说到我心窝里去了.吕先生当时谈的是"要学点教育史",说的都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渐 ... 一个家长的反思: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点懒、有点怕? 我们是否有点懒? 反思这个问题,我是有感而发:孩子报了不少培训班,我们将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老师.而我们则"终于"有了空闲刷刷手机,看起来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是否 ...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复杂性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