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惊人相似!清代就有了“襄十随神”城市群外加扩员荆门的雏形

历史惊人相似!清代就有了“襄十随神”城市群外加扩员荆门的雏形

襄阳是我国的一座悠久历史文化名城,底蕴非常深厚,自汉首次“登上”高位以来,历代省级总务和国家大区专职机关(含临时机关)均立于此,就连帝王将相行宫驻封之地也选在这里,可见区位及环境优越。宋朝以后襄阳不再是鄂豫陕区域省级最高机关的唯一城选了,明朝在襄阳大北门设有省一级的抚治都御史行署,清朝顺治二年郧襄抚治,顺治十九年二度裁废,抚治所辖地域与所理事务,并入湖北巡抚辖区,从此以襄阳为中心的省域和“省会”身份被剥夺。

“降”为省下标准二级政区的基础上,清朝雍正六年仿明制立襄阳为一级政区,改原分守下荆南道为襄阳道,管辖湖北省襄阳府、郧阳府,就面积来说,类似于现在的“襄十随神”城市群版图,但襄阳道比普通城市群管的事多,能够节制治下府州,如同副省兼任城市群首长,但事实上职级要比布政使低,只是辖区形同半省。雍正十三年,安陆府纳入襄阳道治下,乾隆五十六年襄阳道增辖荆门直隶州,襄阳道后改为分守安襄郧荆兵备道,兼管水务,又称襄阳道台。

据史学界考证,道台大多兼领其他头衔,如按察使司副使衔、兵备衔、布政使副使衔。换算到现在的职务就是,副省兼领城市群务,各府州则是地市。

透过清朝区划史来看,以襄阳为中心的分守安襄郧荆道辖区就跟今“襄十随神”城市群完全相似,甚至范围比“襄十随神”城市群还要大许多。先不要纠结为什么没提神农架、随州,因为那时候的神农架不是二级政区,受治于郧阳府,而随州在安陆府内,综合来看,荆门列入“襄十随神”城市群是有迹可循的。

襄阳古城内环路古治街交叉处有一块指示牌,从上到下依次写的是:清堤(应是提)台衙门、清道台衙门、内环路、襄阳公园、孟亭、道书院、鹿门书院、北街、大北门。从这里不难看出襄阳的历史地位,如堤台衙门,当地堤或同提意,这个提台衙门比兵备兼按察使司或布政使司副使道台还要高级。

襄阳古城道路指示牌

城内的监狱、日报社、人大政协、军分区附近分别是湖北提督衙门、按察使司或布政使司副使官邸、道台衙门、襄阳府衙门;中心医院附近是明清帝王行宫。据乾隆年间《襄阳府志》记载,襄阳城管家巷周边驻有分守安襄郧道署、襄阳县旧署、县丞、典史署、襄阳卫署、提督学院行署、襄阳镇左营游击署、襄阳镇右营游击署、守备司及湖北提督署等机构。

上面提到的湖北提台衙门,统领全省绿营,节制襄阳、武昌二镇,附有前、后、中、左、右五个提标营,管辖黄州、汉阳二协和襄阳城守营、武昌城守营、荆州城守营、蕲州营、德安营、兴国营、均光营、荆门营、安陆营九个营。湖北提台即湖北提督署,“一把手”职务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即提督,系次最高武职,清代全国仅设十二个陆路提督衙门,为从一品衔封疆大吏。

清代时期,两度在襄阳设立省级机关,一文一武,先是襄阳巡抚(郧襄抚台),后是湖北提督,中间还有节制十堰、随州、荆门、神农架、孝感等区域的道台。结合清史得出一个结论,襄阳能文能武,将立襄阳安天下,文治襄阳天下平。

回到现状。从2010年以来,湖北省及相关组织在汉江流域先后推出“襄十随”城市群、襄阳城市圈(襄阳 十堰 随州 荆门)、“襄十随神”城市群,群域与襄阳道地接近。2021面开始,荆门等地加大了与襄阳的互动频率,为“襄十随神”城市群扩员增添佐证,或将扩大成“襄十随神荆”城市群。

(0)

相关推荐

  • 湖北各市重点产业集群名单发布,荆州10个产业上榜

    近日,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已经发布,湖北各县市总共114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入围,其中荆州入围名额为10个.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重点产业集群"是什么意思? 所谓重点产业集群 ...

  • 官宣!湖北发布春季十大赏花线路

    眼下 春意正浓 美不胜收 今天 湖北正式发布 春季十大"赏花"线路 一.飞花霞满天,烂漫赏樱游 湖北共有寒绯樱.钟花樱.普贤象等20多个樱花品种,除武汉大学.东湖樱园等著名赏樱景点 ...

  • 襄十随神城市群三个最独特建制:林区、特区、新区!均为湖北唯一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襄十随神城市群最独特的三个建制:林区.特区.新区!均为湖北唯一 襄十随神城市群是鄂豫陕渝毗邻区最大的城市组群,共有四地21个县.市.区(含重叠)组成.然而,从地域.建 ...

  • 汉江规划局:“襄十随神”城市群的团结与割裂

    湖北十四五规划中,将全省的发展思路由"一主两副"升级为"一主两翼",即"襄十随神"城市群和"宜荆荆恩"城市群两组,一北一 ...

  • “襄十随神”共绘一体化蓝图

    原标题:"襄十随神"共绘一体化蓝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朱科 瞿谋 5月25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襄阳举行.如何让四城齐 ...

  • 明朝历史人物——王时敏(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王时敏(1592-1680年),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时敏系出高门,文采早著. ...

  • 清朝历史人物——髡残(清代画坛四僧)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又号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二十岁出家为僧,住金陵牛首祖堂山幽楼寺.擅画山水,初学谢时臣,后学元四家及董其昌,尤推重北 ...

  • 清朝历史人物——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

    袁枚(1716- 1797),字子才,号简斋,自号随园山人,晚年有感满头白发而又称"袁丝".原籍浙江慈溪,两岁迁居钱塘(今杭州).出生于书香门第:五代祖槐眉当过明朝给事中及御史大臣 ...

  • 清朝历史人物——王原祁(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 ...

  • 清朝历史人物——蒋士铨(清代诗人)

    蒋士铨(1725-1784) 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曾主持□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蒋士铨是乾.嘉时期一 ...

  • 历史镜鉴|清代巡按制度的存废

    巡按制度是明清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开始派遣御史巡按地方州县,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将派遣巡按御史巡视地方作为正式制度确定下来. 清承明制,顺治元年(1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