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古邑,揭阳寻古

揭阳是粤东的一个地级市,潮汕三市之一,大概也是广东省最不起眼的地级市之一,因为一说到揭阳,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人联想到的。说来揭阳建市的历史不长,1991年底才撤县建市,目前下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其实揭阳的历史又很长,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所以在这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里,还是有很多古迹的。于是我用了半天时间,定了几个点,自驾从揭阳城区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普宁市洪阳镇,走过揭阳楼、古榕武庙、进贤门城楼、揭阳学宫、揭阳城隍庙、雷神庙、打铜街、丁氏光禄公祠、揭阳禁城、普宁德安里、培风塔等地方,也算是寻古揭阳。所到的这些地方都无需门票,很多地方还有简介,揭阳的旅游和文化宣传在潮汕三市中做得是最好的,难怪这些年揭阳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汕头,跃居粤东五市之首。

既然是寻古,当然是寻访古迹,不过我到揭阳的第一站,并不是古迹,而是新建的揭阳楼。

据说揭阳楼是揭阳市的城市地标,但我更觉得像个面子工程,硕大无比的广场,粗糙的仿古建筑。

揭阳楼前放置9.99米高,重达58吨号称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方鼎,大而无用,好大喜功,倒也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还有一块硕大的石碑上刻着《揭阳楼记》,相信让人马上会联想到《岳阳楼记》。

为什么第一站要来这座巨大的广场,巨大的新建城楼呢?其实也是有我的理由的。

揭阳楼里便是揭阳市博物馆,先到市博物馆看看,对我了解这座城市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博物馆不大,但概况了揭阳的历史,揭阳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人物便是丁日昌和方耀,两处重要的古迹,便是他们的故居,不过丁日昌其实并不算揭阳人,他祖籍在潮州,出生在丰顺,只是家住在揭阳。

离开市博物馆,我定位的第一处古迹便是古榕武庙,揭阳市三处国保之一。

古榕武庙其实是座关帝庙,位于揭阳市区榕城区天福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颁赐的“威宣南海”匾额,庙不大,马路对面还有一座古戏台。

来到古榕武庙看什么,不是看关公、也不是看门神,而是看木雕。

依我目前走过的国保来看,凡是够得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绝大多数都是有某方面出众之处,大多数都是有看头的。

来到国保单位古榕武庙,记得一定要抬头看,屋梁上有十分精美的木雕,厅顶夸张的藻井更是古庙一绝。

因为古榕武庙历代有修复,木雕作品的具体年代并不详,但从这沧桑程度来看,很可能是建庙之初既有。

离开古榕武庙,驱车前往进贤门城楼,进贤门城楼一带便是揭阳旧城的中心,与其说新建的揭阳楼是城市地标,不如说进贤门城楼更能代表揭阳。

揭阳古城不像一般的古城那样只有东、南、西、北4座城门,而是有5座,多出来的这座就是进贤门,20世纪40年代,旧城改造,古城墙及东、南、西、北4个门全拆掉了,唯独保留下了进贤门,可见该门在揭阳人心目中的地位。

进贤门城楼过去几百米就是揭阳市的另一处国保单位揭阳学宫,因为古代的城市都比较小,所以有学宫、孔庙或者文庙的地方,大多是老城的中心位置。

揭阳学宫中规中矩,没什么太多特别之处,但是据说也是潮汕地区最大的孔庙。

1925年,东征时的周恩来在学宫的崇圣祠里住了两次,所以揭阳学宫又多了几分革命色彩。

1937年,日军轰炸揭阳,其中一颗炸弹就落在学宫里面,落弹点至今保存,大成殿石柱上,至今还有弹痕,揭阳学宫又多了几分悲壮色彩。

学宫对出的中轴线上,立着三位圣贤石像,打头的当然是孔夫子了,后面的大概是他的弟子吧。

揭阳的旅游文化宣传做得不错,很多古迹前都有详细的解说,还有古城文化游景点介绍,照着图片上的地方去,基本上就能览尽揭阳古城精华。

三圣像旁边是揭阳城隍庙,据说也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

城隍庙香火旺盛,总之在潮汕地区,就没有香火不旺的寺庙,特别是城市中的古庙。

城隍庙没有太多古迹,但各种神仙和菩萨的塑像很有乡土气息,挺有意思。

当然还有彩绘,潮汕地区的寺庙彩绘门神特别精彩,色彩鲜艳、画工细致,个个都不同,具有极其浓郁的潮汕风格。

城隍庙旁边还有座雷神庙,总之在潮汕地区什么寺庙都不稀奇,神仙非常多。

雷神庙屋顶的雕塑非常有意思,寺庙的屋顶简直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故事书,这个在岭南、潮汕和闽南地区都是如此。

从雷神庙穿过小巷就来到了揭阳的骑楼老街,老街主要集中在中山路、西马路、韩祠路、打铜街两侧,建于上世纪20年代,全长约2000米。

当年在不足一公里长的中山路上曾经建有12座古牌坊,如果这些牌坊还在,一定是一道十分了得的风景,可惜近百年来,我们的文化纽带多次被割断,历史遗留频频被破坏,古牌坊早已只存在文字的记忆中。

揭阳榕城老城区有些杂乱,有些狭窄,也有些破败,但正是这些街区,才是这座城市的原点,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走过一片骑楼老街,便来到了丁氏光禄公祠,这是揭阳的第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第七批国保公布为止,揭阳市也只有古榕武庙、揭阳学宫、丁氏光禄公祠三处国保单位。

大门紧闭,从外观上看,祠堂建筑也没有太多出众之处,也许丁氏光禄公祠能够成为国保,主要还是得益于丁日昌的名气。

我们知道丁日昌大多是因为北洋水师,其实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还是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丁日昌故居斜对面有座石狮桥,旁边也有介绍牌,这座毫不起眼的桥原来也是揭阳闹元宵民俗行彩桥的一个重要地点,记得从这走进去,禁城就在前面。

过桥后还遇到一座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名贤公祠,两位门神对峙而立。

揭阳禁城是元朝揭阳县达鲁花赤达不歹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353年)开始修建的县城内城,历经六百余年,至今犹存一段城墙,树影斑驳,古韵十足。

史载,公元1278年,散落在粤东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阳榕城,元兵猛扑而来,迅速攻破城池,并纵火焚城,杀戮三天,榕城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到了公元1352年,元朝气数将尽,全国各地的反元斗争已是波澜起伏。元朝统治者急需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墙来延续他们的政权。

于是在1353年,时任揭阳达鲁花赤(蒙语:掌印官)的达不歹下令在揭阳城内再筑内城。全部用条石垒筑、贝灰合缝,且有护城河环绕,历时四年方成,称其为“金城”,意为“固若金汤”。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际,陈吊王的义军,就把抗元的旗帜插到金城之上。历史再一次证明,政权不是靠围墙和枪炮来巩固的,而是靠民心。

因为古代的城市都比较小,所以古迹都相对集中,游完揭阳古城后,再驱车前往20公里外的普宁市洪阳镇,洪阳镇是原普宁县城所在地,也是潮汕地区唯一的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潮汕地区有很多传统的村落,德安里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座。

德安里位于普宁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

方耀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名人,官至广东水师提督,他出生在普宁县城洪阳西村,不过就像顺德人从来不说自己是佛山人一样,普宁人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揭阳人。

如果你有兴趣研究潮汕传统民居建筑,那么到德安里就没错了,这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

德安里还有优秀的排水系统,它采取传统明沟的方式,经过“九转十八弯”的流向,最终汇入寨前溪,经百里桥,注入榕江。

据说德安里的排水系统还有一个特点,无论从天井流出的水,还是从支流排入中沟,再流入大沟,水都是从中行,水从中行即“衍”,意在生生不息,繁衍千秋万载。

德安里占地面积达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广东古村落,但目前还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如同很多优秀的古村落一样,德安里也日渐衰败,原住居民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夏日黄昏,德安里前有很大的广场,小孩们在这里骑车、放风筝、玩耍,那画面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不就是梦中的童年吗?

最后一个点是培风塔,地图上和民间都叫做乌犁塔,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是一座两百多年的古塔。

塔貌似并不开放,更不能登塔,恰巧有人在给花木浇水,我就跑进去拍了几张。

天色渐晚,虽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普宁洪阳镇还有很多地方可去,但今天已经是来不及了,深幽壮观的华严寺,林则徐忠魂归宿之处文昌阁、普宁学宫等,这些地方都只能待下次有机会再去了。没来揭阳之前,确实对这里一无所知,了解后发现这座粤东古邑不仅有丰厚的历史,还有令人惊讶的现在。军埔电商村和阳美玉都就是揭阳“无中生有”的两个典型,揭阳远离制造业、物流业发达的珠三角,却搞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淘宝村”,月成交额过亿;揭阳从来不产玉,却搞出了一个“亚洲玉都”,阳美村全村从事玉器行业人员达98%,从缅甸开采出来的中高档翡翠原料75%以上流向阳美,国内的中、高档翡翠玉器90%出自揭阳。难怪这座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的广东不起眼小城,这几年会发力,超过汕头成为粤东经济领头羊。


(0)

相关推荐

  • 普宁市道教协会成立暨粵东国际道教论坛在黄金国际假日酒店举行

    中国记录通讯社[责任编辑杨大军 记者 袁昊 通讯员:安频 谢金城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弘道扬教迎佳宾 七星洞天传美名.2020年10月30号上午8时,普宁市道教协会成立暨粵东国际道教论坛揭 ...

  • 揭阳市揭阳县是粤东古邑

    ​揭阳县到揭阳市揭阳县是粤东古邑,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明代郭春震<潮州府志>云:"揭阳山在县西北150里,秦名揭 岭,.明代郭春震<潮州府志>云:" ...

  • 揭阳关帝庙、涵元塔--潮汕寻古

    说起潮汕,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潮州,好像历史上一直都是潮州府管辖潮汕地区的感觉.再有就是潮州也确实出了不少名人,如明代出了古潮汕地区唯一的文科状元林大钦,近有富商李嘉诚.大学者饶宗颐等,让潮州成为不 ...

  • 寻古洛阳城

    [耍家儿说第231期] 在洛阳行走,必须要有一颗谦卑的心,这里到处都有先民的足迹,随便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就有可能和历史上某个大事件产生联系,让你肃然起敬. 前段时间小浪底调水调沙,墨格传媒派出摄制组前往 ...

  • 太美了!访客家古楼,寻客家文化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宣) 在中国代表性建筑中 客家建筑不可忽视 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凝结着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 是数代匠人精心打磨的时光雕刻 话不多说 ...

  • 司马迁与“水利”词源(寻古探源) 张景平

    中国的治水活动源远流长,治水活动常常以"水利"之名概括."水利"一词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 公元前132年,自战国时代即屡屡为患的黄河在瓠子 ...

  • 淮安寻古

    淮安位于南台岛北端,最北有一处沙滩石坝伸向江中,将闽江一分为二,右侧称为白龙江,左侧称为乌龙江.滔滔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 淮安位置图 乌龙江和白龙江的分界石坝1 在石坝上远眺淮 ...

  • 张九仪古法《寻墓点穴立向秘诀图录》口传秘诀成书

    张九仪古法《寻墓点穴立向秘诀图录》口传秘诀成书

  • 大辽河上之一—三岔河寻古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1982年4月28日6.30,十八岁的我和父亲一行人从江汉油田经北京,乘火车抵达沟帮子火车站,踏上辽河这片黑土地.从此,他乡是故乡,至今已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犹记 ...

  • 北京中轴线上寻古狮

    在我国古建筑的大门口,通常会有一对石狮子.它们一公一母,威严庄重.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动物,而是来自于西亚.非洲.那么,狮子为何会成为古建筑的一种身份符号呢? 早在汉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人就向西探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