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探索】网上熟人社会:初探微信朋友圈礼仪的形成

图片来源:皮子矜供图

类别:网络治理

导言

数字媒体的发展究竟在赋予还是剥夺劳工的权力?社交媒体如何影响职场中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日常的人际互动从线下走入线上,社交礼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晓丽博士和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郭雅楠针对微信用户展开六十个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尽管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生活已在很大程度上向“生人社会”过渡,但是人们在微信上的互动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并保留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的互动模式。虽然在微信上,联系人可能身处不同的位置和物理空间,但是线上即时通讯的同步行和便捷性打破了地理距离的局限,提高了人们对于发展长期、持续和频繁的互动关系的期待,因而使得这种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类似于熟人社会的社交礼仪规则。随着微信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本研究认为,许多因技术设定得以实践的线上社交礼仪规则逐渐被用户作为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普遍内化并遵守,以致构成了一种部分沿袭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特征的新的网络社交规范。

该论文已于最近发表于Symbolic Interaction期刊,原文请见https://doi.org/10.1002/symb.537,论文视频版摘要请见https://youtu.be/2tG40y8J11E。

文献来源:Tian, X. , & Guo, Y. . (2021). An online acquaintance community: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virtual civility. Symbolic Interaction. Online first: 19 January, 1-27. DOI: https://doi.org/10.1002/symb.537)。

研究主题: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交织情境下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构成个人行为社会规范以及人际互动准则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面对面人际互动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视角(Elias [1939] 1978;Goffman 1955, 1967;Pan 2000;Yan 2017)。由于植根于特定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当中,社交礼仪的外延和内涵往往也因社会变迁而异。

此前,相当多的社会学文献已经描述过中国传统社会的“熟人社会”跟西方“生人社会”的差异(Fei 1948;Liu, 2002,2014;Wang 2006)。而很多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以及在日常的人际互动关系里对于面子、关系和人情因素的考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扎根于中国传统社会里“差序格局”的特质。近几十年,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和市场化的加速,关于当代中国是否已经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的讨论,在学界日渐增多(Liu 2014;Chen 2019;Zhai 2004)。那么这样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交礼仪?

从线下走到线上:线上互动情境为人际互动带来新机会与新挑战

技术可以推动社会结构调整,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甚至推动社会变革(Barley 1986;Kelly 2010;Neff et al 2012)。除了文化和社会演进的因素之外,技术因素往往也影响社交礼仪和人际互动模式的变迁。随着日常沟通数字化、媒介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线上社交媒介也给人际关系带来了新的互动规范——这些转变有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如何定义和处理戈夫曼所说的我们自我呈现当中的“前台”和“后台”(backstage),同时也给数字媒介社交平台及其用户带来的新挑战和期望(De Armond 2018)。

在西方文献中,关于人们在线上的自我呈现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不少文献记录了社交媒体用户在面对情景崩解(context collapse)(Davis and Jurgenson 2014; Marwick and boyd 2011)、线上隐私(online privacy)(Stutzman, Gross, and Acquisti 2013)、多元互动(n-adic interaction)(Tian and Menchik 2016),等现象时的反应及应对方法,以及网络礼仪(netiquette)的呈现和变化。但是在中国语境下面,这些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此,下面这些研究问题值得探讨:在文化过渡期的中国当代社会语境下,社交礼仪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人们在线上社区互动时,会遵循怎样的礼仪规范?又有怎样的新的考量?社交媒体和新技术,会对人们的线上互动的心理机制产生什么影响?又会带来怎样的一种网络规范?

微信朋友圈:线上熟人社区的技术设定

微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媒体应用,是观察和探讨互联网技术如何对当代中国的人际互动、社交礼仪和文化变迁产生相互影响的理想对象。与大部分社交媒体的设定不同,在微信朋友圈中,(未被直接加入用户个人联系人列表的)“好友的好友”的点赞或评论被视作是来自陌生人的互动而不被显示出来,因此朋友圈的设定在最大程度上模拟了熟人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日常互动的模式,并且在提供更好的社交隐私保护的同时增强了用户的互动体验(DeLuca,Brunner and Sun 2016;Shu et al 2017)。

FIGURE 1. Schematic of “Online Acquaintance Community”

此外,微信朋友圈还提供了非常细致的技术设定,例如,“屏蔽”、“(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分组可见”等,以便用户根据意愿自定义朋友圈内容的阅读和互动权限。借助这些“颗粒度的受众控制手段”(granular audiencecontrol techniques)(Li et al,2018),用户可以精心调整他们在不同受众群体面前的行为举止,这一特征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朋友圈互动在塑造线上熟人社区的交互情境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研究发现:新技术情境下的网络社交文明

微信作为赵善阳(2016)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分为恭(respect)、雅(elegance)、洁(tidiness)三方面。参考赵善阳的分类,本研究将所观察到的朋友圈社交文明中的社交礼仪从“恭”、“雅”、“洁”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互联网技术对人际互动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恭:“尊重他人的面子”

首先,“恭”,主要表现为“尊重他人的面子”。研究发现,在朋友圈里人们经常会出于维护他人面子的目的展开互动。例如,不少受访者会通过在朋友圈表达对亲戚的感谢来公开表达“恭”。而相比线下,线上互动的便捷和即时性,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群体的数量和针对性,还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从而让人们在互动里更好地去满足“恭”的目的。

除了发朋友圈状态表达尊敬,点赞同样是表达“恭”的互动方式。不少受访者表示,在朋友圈内给朋友进行点赞更多地不是去表达认同,而是在于建立和维护关系,并希望被人用同样方式尊重和回馈。有些受访者甚至直接把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引申成是公开表达亲疏远近等等人际关系上的含义。这就呈现出在熟人社会思维的主导下,技术在增加新的连接和透明度同时,也可能会激化人际冲突的紧张感。

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当互动被人们赋予“恭”含义的时候,也会带来额外的焦虑和困境。例如当自己的点赞或评论不被回应时,公开表达“恭”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会变成一种公开处刑,带来尴尬和对面子的损害。因此在线上,人们会出于维护人际关系的目的,主动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多的考量和限制。

雅:“呈现理想而内敛的自我形象”

第二个原则,“雅”,主要表现为“展现理想但内敛的自我形象”,只不过这种“雅”的呈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往往不是西方情境下侧重于自恋式的普遍性的自我呈现,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向朋友、熟人圈层,更像是一种在旧相识和熟人圈争取面子、获得尊重和关注的手段。

但是,以熟人为出发点和目的的“自我呈现”,也常常会陷入新的困境。例如当不同的社交圈层聚集在朋友圈后,为了照顾不同圈层的审美和价值判断,使用者对于何为“雅”、如何表现“雅”,就会有很多互相冲突的考量。基于此,很多受访者会直接减少发布动态和互动的频次,或使用朋友圈分组面向不同的组别发布不同动态,借以通过非常有创造性地利用技术的设置去满足“恭”和完成人情的交换,同时尽力想要去平衡自己“雅”的需要。

洁:“保持互动环境清洁与和谐”

最后一个原则,“洁”,是指在朋友圈内普遍追求“整洁”的社交守则,试图尽量避免、减少发布“杂乱”、“负面”的内容和信息,或是通过回避、屏蔽的方式,保持在线公共空间的“干净”和“整洁”。对于很多受访者来说,“微博像广场,朋友圈像客厅”,自己经常发表在微博上的内容就不会发在微信上,而在微信上,即使是不小心发布了消极言论,自己之后不久也会很快删掉。这种选择不在朋友圈发布太多个人观点、个人想法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熟人关系,避免观点冲突带来的不愉快,不想对“恭”这个原则产生威胁;一方面也是担心因为自己的言论和他人不一致,引起周围人的反感与不满,从而破坏“雅”的原则。

讨论与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研究发现,虽然当前中国的城市生活已经融入很多“生人社会”的特征,“熟人社会”的礼仪仍然在网络互动中得到保留。这一方面,是因为移动社交让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实现比较长期、持续的维系,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城市化、人口流动对人际互动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线上互动提供的技术设定,也会方便人们内化、甚至是创造性地去实践不同的礼仪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熟人社会”的心理模式和社交礼仪规范。

(更多实例请参考原文:Tian, Xiaoli and Yanan Guo. 2021. “An Online Acquaintance Community: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Virtual Civility.” Symbolic Interaction. Onlinefirst: https://doi.org/10.1002/symb.53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