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如何用参、芪?
在汪氏171个医案中,经统计,用到人参的案例有156个,占到总案例的91.23%;用到黄芪的案例有85个,占到总案例的49.71%。
从所涉及病种病案分析,疾病表现多为诸证兼有呕吐泄泻、痞满食少、怠倦嗜卧、口淡无味、自汗体重、精神不足、懒于言语、恶风恶寒等脾胃有伤之证。
诊断指标中,汪氏主要以脉象为诊断指标。脉象包括沉细、细弱而数、浮濡无力、过于缓等。以此又将病机主要归纳为脾胃虚弱,气血虚少,肝木乘土等。
人参、黄芪在治疗中常用的剂量,从半钱至五钱、一两不等。
人参煎服法上,有随诸药同煎而服的;有不拘时候而单独服用的;先小剂量,后渐次加量而服的。
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大补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独参汤、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等,在实际案例中进行配伍加减使用。配伍上多以补血(如当归)、增液(如麦冬、生地黄)、清热(如黄芩、黄连、黄柏)、破气(如厚朴、枳实)等。其中,黄芩、黄连的配伍作用,汪氏主要是用来监制参、芪温补阳气太过而致积温成热,气旺血衰之弊;配伍厚朴、枳实(壳)以防参、芪补气太过而致气滞痞闷之虞。在配伍原则上,汪氏主张“佐使分两不可过多于主药”。
1
诊治腹痛
汪机诊治一例“形瘦而黑,理疏而涩,忽病腹痛,午后愈甚”的腹痛患者,前医诊治,不是从气滞以快气之药诊治,就是从血滞于阴以四物诊治。但均未达到诊治效果。经汪氏诊断,此证实为阴虚火动使然。其因为“起于劳欲,劳则伤心而火动,欲则伤肾而水亏”,因而以补脾滋肾、清心行滞为治则。在用药时,汪氏特别提出“惟人参渐加至四钱或五钱,遇痛进之”,可见,汪氏重视人参在此案中的作用,即阴虚火动之腹痛,实质在阴血亏虚,故重用人参补脾,使脾生血的功用增强,以达到气行则血行、气血通行则不痛之目的。再佐以滋肾清心行气之品,以巩固根本。
2
诊治热病
汪机诊治一例久疟误治出现呕吐不休、粒米不入、大便或泻、面赤、妄语、身热证候的患者。经汪氏诊视,其脉皆浮而欲绝。汪氏认为,患者出现面赤、身热、妄语本当属阳证,但是脉象却是微而欲绝,属于张仲景所言“阳病得阴脉者死”之危候,又粒米不入,属于“失谷者亡”之危候,再加之数泄泻而面赤、身热不除,也属于“泄而热不去者死”之危候。因而,汪氏此时以气亏阳亡之证治之,重用人参以补阳气,辅以白术增强补脾气之功,以御米鼓舞胃气,以橘红行气,共奏补气救阳之功。
汪氏诊治一例阳越阴虚热证,以脉浮洪数为根本依据,初步认定此证“非疟、亦非热”,乃“阴虚阳无所附,孤阳将欲飞越”之证。其未采用滋阴潜阳之法,而是先以人参煎服,待服两三帖有效后,汪氏又在亲诊的基础上,以参、芪为君药,以补益中焦脾胃气血为主的原则,培补元气。
3
诊治血证
汪机诊治一例阳虚血瘀证患者。其证候表现为“近乎三月间,天热行路,出汗逾日,又少费力颇倦,日仄顿然昏晕,不省人事,手足扰乱,颠倒错乱,将一时久方定。次日亦然。续后每日午时前后,如期发一次。近来渐早,自辰至午,连发二次,渐至三四次,此前稍轻。发时自下焦热,上至胸壅塞,则昏晕良久方苏”。他医始疑是疟和痫,认为是火动,或又是痰证,用牛黄丸以竹沥、姜汁磨服,又服清痰火之剂。虽每日只发一次,但止后却汗多,口干,食少。身热时多见,凉时少见。经汪氏诊脉,“皆浮虚洪数,不任寻按,坐起则觉略小,亦不甚数”。三日后再次诊脉,出现“左脉小而滑,右脉大而滑,独肺部浮软,按之似蛰蛰有声”,汪氏诊断其为虚证,是阳虚血瘀之证。于是“取参、芪各二钱半,远志、山楂、川芎、黄芩各七分,天麻、茯神、麦门冬各一钱,甘草、陈皮各五分,归身八分,白术一钱半”,煎服十余帖后不复发。
此为阳气虚则失去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而致瘀血。气虚血瘀又致不能输布津液。究其根本,则为劳力过度或酒食过伤,扰动阳气,变而为邪热。邪热又扰乱五脏神魄,出现昏晕之证。他医虽作痰热治之,但能止一时而不能除根。汪氏以为应以补气安神敛阳为主,气足则血行,血行则津液得以输布,五脏得以安定。故以参、芪为君药,辅以活血补血安神之品,收补气安神清热之功。
养生与脾胃歌括解读
人生三宝精气神,中焦脾胃乃其根;
水谷之海在胃腑,体阳用阴磨化勤。
咽系柔空接胃本,上下通达七冲门;
饮食有节起居常,不妄作劳是古训。
谷肉果菜食养尽,饱中有饥胃气存;
五味油脂勿太过,明知酒害莫伤身。
沧沧灼灼不入口,多药伤胃须谨慎;
动静结合五体摇,开怀戒怒善摄生。
睡前泡足通气血,大腹保暖寤寐宁;
中气健旺添精神,岁岁健康享人伦。
歌括解读
【原文】
人生三宝精气神,中焦脾胃乃其根;
水谷之海在胃腑,体阳用阴磨化勤。
【解读】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体现,也是人们称谓健康程度的通俗的标志。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源于水谷——外界各种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充养全身。后天之精充养先天之精,人类方能得以成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
气既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又是各脏腑器官的活动功能。先天之气,源于母腹胎孕,称为元气(原气)。后天之气源于自然之气与水谷精微。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
神藏于心,与脑相联。人的意、志、思、虑、智等都源于神,涉及精神、能力、意识、思维、情绪的喜怒哀乐、个性的刚柔和静躁等。
精气神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从物质与功能两者而言,精是气与神之源,但精的获取和形成过程,又不离于气。神的功能活动也有赖于气,如果没有气,也就谈不上精与神。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中焦脾胃之气,消化吸收水谷而成为精微,所以,脾胃健旺与否,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前人喻之为“后天之本”。
外界各种营养物质,简称为“水谷”。饮食入胃,消运成为精微,充养全身,源源不绝,《黄帝内经》称胃为“水谷之海”。胃之体需要胃液,才能濡润,磨化,生生不息,每日需常饮水,食物忌干硬,故概言之为“用阴”。胃腑需适当而略高于体表的温度,才能使食物在胃液中腐熟,而且有规律地蠕动,自上而下,令食糜不断排入肠中,此即“体阳”之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胃部的保暖,勿使受寒,饮食不宜过冷,保持足够的水分,适当的体力活动等,都是维持胃腑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措施。
【原文】
咽系柔空接胃本,上下通达七冲门;
饮食有节起居常,不妄作劳是古训。
【解读】
古无食管之名,《难经集注》谓:“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杨玄操注谓:“咽为胃之系也。”《医贯》描述其生理解剖为“咽系柔空,下接胃本。”其他有些医籍中所载“粮道”“饷道”即指食管。“柔空”的特点,描述的非常确切,柔薄之管道,务必注意食物的温度、硬度、质与量,勿使损伤管道。
《难经·四十四难》载:“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太仓”即胃,“魄门”即肛门。食物从口而入,经消化吸收,取其精微,充养全身,排出糟粕。七冲门均需通顺,任何一门有损伤、梗阻,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健康,甚至生命活动。
《素问·上古天真论》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十二字金针度人,养生保健,要言不烦,含意深广。
“节”言竹之有节,亦含止、制、检之意。饮食有节,包括量、时间、温度、质等内容。日常生活起居有常,即指规律。“不妄作劳”,《太素》杨上善注谓“循理而动,不为分外之事”。
【原文】
谷肉果菜食养尽,饱中有饥胃气存;
五味油脂勿太过,明知酒害莫伤身。
【解读】
《素问·藏气法时论》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王冰注谓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五果为桃、李、杏、栗、枣;五畜为牛、羊、猪、犬、鸡;五菜为藜、藿、薤、葱、韭。此论基本上将人们的食品进行分类并指出其主要功用,提示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范围要广些,搭配要均匀合理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论述,迄今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关于饮食有节中量的节制,十分重要,古人常告诫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饱,致伤脾胃。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提出“欲如饱中饥,饥中饱”,以生动语言指出饮食量的要领,不可过饥过饱,使胃气充旺,维护康健。
五味为甘、酸、苦、辛、咸。医籍中论述五味太过之害甚多,亦指出任何一味太过可有损相应之脏(甘—脾、酸—肝、苦—心、辛—肺、咸—肾)。朱丹溪《格致余论·饮食箴》曾概括地说:“五味太过,疾病蜂起。”
油脂过多之“肥腻炙煿”食品,历来主张切勿食之过多,否则,助湿生热,既损脏腑,又使气血不畅,为害无穷。《黄帝内经》早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之警示。
清酒为“醴”,浊酒为“醪”,我国酿酒历史久远,《内经·素问》早有“汤液醪醴论”等叙述,以汤液及酒防治疾病的记载。《黄帝内经》也在多篇中述及过多饮酒之毒害。后世如称嗜酒而导致的食管癌——噎膈为“酒膈”,因酒所伤导致肝硬化腹水形成为“酒胀”“酒癥”“酒臌”等。明代李时珍亦告诫称:“久饮烧酒,烂人肠胃。”清·顾松园《医镜》谓:“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浊之最。”饮酒过多之害,几乎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却明知故犯,贪杯常饮,宴席上举杯逞豪,有的人一日数醉,忙于应酬,来者不拒,结果祸害身体,病入膏肓,悔之已晚。按朱伯庐《治家格言》所述“不饮过量之酒”,一般成人按肝脏解毒负荷,大约每日为纯酒精20g(ml),如为50度白酒,折合为40ml,超此即是“过量”。切勿超界超量,以策安全。
【原文】
沧沧灼灼不入口,多药伤胃须谨慎;
动静结合五体摇,开怀戒怒善摄生。
【解读】
《灵枢·师传》指出:“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告诫人们进饮食应掌握适当的温度,切勿进灼灼过烫和冰冷沧沧之饮食,以免损伤食管和胃。因饮过烫之液而致食管黏膜损伤之病例,屡见不鲜。过冷之饮食,寒凝气滞,脾胃受戕,导致脘腹痛、吐泻之例,亦属于常见。善养生者,当遵此戒。
“多药伤胃”之语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多药”包括药味多、药量大、剂型多等。当今,人患多种疾病,就医多科,药品多,量多,一日三次,大把吞药,不仅损伤胃气,也增加肝肾排解负荷。更有因吞药不当,引起药物性食管炎症,甚至形成溃疡,有的还恶变致癌。徐老从整体辨证,多病可谋同治,法活机圆,一方可治数病,不致杂药兼投,多药伤胃。丸片之品,从容吞服,务求不留于食管。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情志因素,郁怒伤肝,肝病及胃。故当调情志,善摄生,维护脾胃功能,保障身体健康。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脏气法时论》),警示人体必须动静结合,以免劳伤。躯干动摇,四肢屈伸,锻炼身体,气血舒畅流行,有利于脾胃功能健旺,有益健康。
【原文】
睡前泡足通气血,大腹保暖寤寐宁;
中气健旺添精神,岁岁健康享人伦。
【解读】
足部有三阳、三阴六条经络,涉及膀胱、胆、胃、肾、心包络、肝等脏腑。温热之水浸泡双脚,温经通络,流动气血,大有裨益。一般可在夜卧之前,泡足半小时,有助睡眠。若患脾胃心肝肾之疾,用药物煎汤泡足,一日2次(午餐后及睡前),每次20~30分钟,频加热水,保持适当温度,利于祛病强身,可列为综合治疗的一项措施。
胃肠肝胆胰肾均在肚腹之内,尤以胃肠需温热,利于消食运化排浊。中老年人可备暖腹之棉花布袋,约25cm×50cm。春、秋、冬季睡时覆在腹部,翻身时还能紧贴肚皮,不使受凉。持之以恒,大有好处。若有脾胃虚寒,脘腹畏寒,大便易溏者,可用生姜汁滴在丝绵上,晒干后外包棉布,制成腹袋,卧时覆盖。
胃为气血之海,脾胃中气健则精充神旺,身体康健,老人长寿,享其天伦之乐。
如何通过中药色泽来判断其药材质量?
中药色泽与中药质量
颜色因物体表面对光的吸收而产生,光泽因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而产生。
药材性状色泽是指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色泽。
各种中药的颜色是不相同的,如丹参色红,黄连色黄。药材新鲜,含水适度,加工适当,则光泽好。加工或贮藏不当,则会改变其固有的色泽。
作为中药最直观的外在特征,色泽与其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颜色观察与描述方法
药材颜色的观察与描述,应采用干燥药材或饮片在白昼光下进行,必要时可使用日光灯。
药材的颜色一般为复合色调,描述颜色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前一种色调为辅。
如小茴香呈黄绿色,即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如果所描述的药材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一般将常见的颜色写在前面,少见的颜色写在后面,用“或”连接,如王不留行呈黑色或红棕色(未成熟);若药材的颜色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时,可将两种颜色用“至”连接,如天冬表面呈黄白色至黄棕色。
二、性状颜色与中药质量
中药材一般具有较固定的色泽,它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反映内在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前人的经验,如玄参要黑、紫草要紫、茜草要红、黄连要黄等。
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以色红者为好,丹参中主含有色的菲醌类衍生物,如丹参酮Ⅰ为亮红色柱状结晶;丹参酮ⅡA为红色小叶片状结晶。大黄以色黄者为佳,主含蒽醌类衍生物,而它们均是黄色的结晶体。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将含测结果与颜色值测定结果相结合,证明了颜色与化学结果关系密切,也揭示了传统认为金银花绿色的质量较好,黄色的质量较差的科学内涵。
色泽也是中药加工炮制程度判断的手段之一,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以乌黑油亮者为佳,若蒸后外面黑灰色,内里棕黑色无光泽,则为次品;甘草生品黄色,蜜炙后变为老黄色等。
药材色泽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药材质量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其变化的类型主要为褪色和色泽加深,变化过程中大多伴有泛油、泛糖、霉变、潮解等现象,如桔梗泛油色红棕;肉苁蓉泛糖色褐红;蒲黄霉变色黑棕;百部粘连色紫红;生地黄结块色棕黑;大青盐潮解色米白;砂仁碎散色红棕;巴戟天断裂色紫褐等。红花经日光照射后易褪色变黄;大黄经日光照射后由黄色变为红棕色;半夏受潮后变为粉红色、灰色甚至黑色;当归受潮后变成黑色等。如果色泽有明显的变化和严重的失真,就应考虑其质量出现变化甚至能否入药的问题。
三、影响性状色泽和中药质量的因素
1.温度
贮藏温度过高会使药材或饮片自身发热,水分蒸发,加速荆芥、薄荷等药材挥发油的挥发;使含黏性物质的药材软化黏结,如阿胶、天冬等,使柏子仁、桃仁等含脂肪油的药油质外溢,所有这些都将导致药材的颜色及色泽改变。
2.湿度
药材或饮片在相对湿度60%~70%的环境下较为稳定,湿度过大,不仅会使药材或饮片颜色发生变化,还会引起霉变,从而影响质量。如菊花受潮后变色、失香和散瓣,枸杞子吸潮后而由红变黑,牡丹皮具粉性吸潮后易发热,其断面即变成红色,起麻点或转为黑色。
3.久贮
药材或饮片的新与陈,可以从色泽上加以鉴别。如白芍久贮变红;白术久贮走油变黑;麦冬、枸杞子、天冬等陈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色泽变深,甚至变黑;麻黄、桑叶等久贮变成黄色;淡竹叶、鸡冠花久贮则易变白色等。
4.日光
花类、叶类、草类等含色素多的中药或饮片在日光温度的影响下易分解、褪色、色素沉着,使药材或饮片色泽发生变化,影响质量。
5.采集加工方法
中药或饮片的采收和加工方法也可以影响色泽和中药质量。如天麻采收时需用竹片刮去外皮,即入清水中浸约半日,否则易变黑色;白芷采收后未晒干前不得堆放,切忌雨淋,否则易腐烂或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