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魏立晋 第五节 玄学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此时的朝廷上,司马派和曹派还算是势均力敌:尚书台首席官是司马派的司马孚,但尚书上有邓飏和丁谧这样的铁杆曹派人物;掌控选官权力的吏部尚书原本是司马派的卢毓,被曹爽换成了曹派的何晏;京官上,掌控京畿的两位重要的行政官河南尹和洛阳令,分别由司马派的王观和曹派的李胜担任;至于禁军,之前交代过,为了和司马懿达成利益交换,原本全是曹派人物掌控的禁军职位,安插了一个司马师来担任中护军;而在地方上,夏侯玄和王昶分别代表着各自派别的利益。

不过,曹爽明白,这些都还不够,司马派背后有着庞大的世家大族,需要对世家大族们展示一下他的实力,才能在今后的政务处理中更加得心应手。有鉴于此,曹爽盯上了一个关键的职位——负责纠察、弹劾京官的司隶校尉,职权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兼中纪委书记。这一职位,曹爽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毕轨担任。

毕轨一上台,就遵照曹爽的意思,大刀阔斧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尚书仆射卢毓改任廷尉、光禄勋;散骑常侍钟毓直接被拉到地方的魏郡担任太守;河南尹王观则转为少府、太仆,他的职位由李胜接替。而在地方上,曹爽也无时不在展示自己的影响力:原本担任荆豫都督的王昶,眼皮底下被安插了另外一个人:曹叡的发小——幽州刺史毌丘俭。此时的毌丘俭刚在对高句丽的战事中取得了赫赫战功,高句丽王位宫不听臣子得来的劝谏(高句丽国王和臣子的名字听起来都很奇怪),屡次侵扰魏国,得来一声叹息:“这地儿估计要成蛮荒之地了。”绝食自杀。果然,毌丘俭借势教训了一下不自量力的高句丽,把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屠了个干净,只保存好得来的墓地作为表率。靠着这场战功,曹爽借势举荐毌丘俭担当了豫州刺史兼豫州都督这一项重要职务,把王昶的防区一下就削去了一半。而另一方面,他将王昶的儿子王浑和侄子王沈都征召为自己的幕僚,加上毌丘俭也算是司马懿在平定辽东过程中的部下,这种安排,司马派也说不出什么。就连之前曹派和司马派彼此都伸不进去的东方的扬州,曹爽也安插了自己的老乡文钦担任庐江太守,而扬州刺史这一即将接替扬州都督的重要职位,曹爽交给了“太和浮华党”的诸葛诞。

综合起来看,曹爽已经在各方面展示了他无所不在的实力。而不知不觉中,这场政治斗争,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展开了更高层次的竞争:哲学。

看起来很奇怪:政治和哲学也能牵扯上关系吗?答案是能。

哲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研究的是一个问题: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而在古代,哲学简单化成一句话:什么样的统治方式,才能创造一个完美的国家?

当初各家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法家认为需要用秩序,墨家认为需要兼爱,儒家认为要用礼法,道家认为要用无为,各家都主张自己的学说。秦汉以来,大家在法家和道家之间相互切换,在摸索最适合的模式。

等到了汉武帝统治的时代,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王朝把儒家的学说阐述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皇帝是代表上天对臣民进行统治,皇权的扩张体现的是上天的旨意,而只要每个人在属于的阶层中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创造一个完美的国家,当然,孔夫子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在于,这套学说十分有利于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集权国家,皇帝得以在这一套体系下驾驭臣民,获得至高而上的权威,作为君主,自然对这套学说推崇有加。而这套学说,也就成为读书人出仕的必要条件,只有你认同这套学说,通晓了这套学说,你才有身居高位的资格。这套学说后来演变为经学。靠着经学,官方垄断了对知识的解释权,而掌握经学,代代做官的世家,由于能够垄断知识,由于能够垄断知识,这批人也逐渐演变成了士族。而只有掌握了经学,你的家族的地位才能得以显著提高,否则,即使一时官职再大,也不会纳入主流社会的法眼。

但是随着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连年战乱,世族逐渐发现,依赖汉王朝的强盛而流传的经学思潮,伴随着汉王朝的行将就木,已经逐渐有了低潮的趋向。再去对着崩溃的汉王朝谈“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是那么的不合时宜。经学开始更多博采众长,吸纳道家、法家、名家等流派的思想,以探寻新的生命。

拿曹魏的立国来看,就是经学挣扎的一个缩影。曹操的执政中,体现过节俭、兼爱的墨家思想;也体现过仁义礼乐的儒家思想;而体现的最明显的,是法术刑名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体系让曹操短时间内能够凝聚极大的力量一统北方,但这套思想很大程度上伤及了世族的利益。世族世代相传,皓首穷经去研读儒学以及儒学演化成的经学,然后将自己包装成道德标杆的做官套路,已经行不通了。曹操的做法,极大引起了世族和豪族的不满。曹操也因此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利益集团,并不是他能够轻易撼动的,终其一生,曹操都没敢登上那辉煌的九五之尊。而担当他继承人的曹丕和曹叡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皇帝尝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的甜头之后,更不会轻易放手。新崛起的士族团体对于皇权的扩张,并没有任何好感,他们亟需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思想动荡的时刻,谁能把握思想的走势,谁就能掌握人心,曹爽和司马懿都看明白了这一点。

他们也都对此作出了回应。司马派的代表是王肃,也就是那位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的儿子。王肃的学说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就是,他自己“创造”了一派新的儒家学说,把自己的理论用孔夫子的话说出来。反正孔夫子是个死人,也没法从坟墓里跳出来跟他对质,只要自己的道理说得通,就能创造一派学说,这也就成为了王肃创造的“王学”。王学加入了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如果过度追求利益,会让百姓生活更加艰难,百姓被逼急了就会铤而走险造反。只要朝廷不乱折腾,顺其自然,就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国家。对比曹爽大刀阔斧的改制,王肃在影射什么,大家一看就懂,这套理论很快得到了旧士族们的拥护,在司马派的大力支持下,王学很快成为了曹魏的主流学派。

曹爽自然不甘在思想上落后于司马派,他手里也有一张王牌:何晏。如果说王学虽然加入了道教的思想,但是本质上还是以儒家为主体的话,以何晏为首的人物创造的玄学则是彻底以道家为主的三本学说:《老子》《庄子》《易经》为主体。何晏发现,在哲学的世界,他更能翱翔于这浩瀚的天际,他很敏锐发现了新士族们的苦恼,提倡“自然”和“无为”,对养生、避世的思想的宣扬,对个性的解放的追求,深刻把握了士族们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掘新的学说,加上之前“太和浮华案”的影响,何晏创造了一种新的方式:清谈。

之前讲过,汉代选官的方式是察举和征辟。而察举和征辟都离不开一种活动:清议。所谓清议,是汉代选官的一种考核标准,简单说,就是你的圈子对你的评价,评价越好,你当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比如曹操就有“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评价,而颍川荀氏就有“荀氏八龙”的称呼,这些圈子对人的评价,就是清议。理论上说,清议的权力在当地所有父老乡亲的手里,但是实际操作上,成为了当地的头面人物手里,也就是说,清议就是当地的头面人物对你的评价,如果评价的人对你印象好,就会给你一个称谓,用来标榜你的优点和素质,除开上面对曹操等的评价,还包括“五经无双许叔重”(《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关西夫子杨伯起”(汉代大儒杨震,杨修的高祖父)、“荀氏八龙,慈明无双”(颍川荀氏名门荀爽),和如今炒作网红的方式如出一辙。当然了,如果评价的人看不上你,也会借着这个机会编排段子恶心你。

伴随着党锢之祸,清议开始转变了,世家大族受到宦官的打击,清议不再成为评价人物的方式,也不敢用清议的方式谈论政治,世家大族们对政治更加敬而远之。但毕竟士族走上舞台是主流趋势,当时士族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已经抬头,他们并不想皇帝从中横插一脚分掉他们的利益,于是,利用新的手段来宣扬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老死不相往来等思想就成为了必然性,归根结底一句话:用一种方式告诉皇帝:这一亩三分地是我自己的,皇帝您老老实实的就好,别瞎折腾。

这种思想,叫玄学,这种方式,叫清谈。

清谈的内容包含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以道家为主的三本学说:《老子》《庄子》《易经》,称作“三玄”。谈论的话题很多,主要都是围绕“三玄”的内容进行交流。清谈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类似辩论赛,发起人提出一个观点:音乐是包含喜怒哀乐的,和个人的情感是相对应的,而应对的人则申述自己的观点:人的情感是和自我有关,和音乐是无关的。这种方式,要么是两个人一问一答;要么是一个人自问自答;要么是类似讲座,一人主讲,其他人静听;更常见的是两个人互相辩论,听众当裁判,类似打擂。形式上的变化,让各种思想在清谈中交相辉映,互相升华。麈尾挥洒下,思想上的胜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让思想上的进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清谈本就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为了给清谈更加增添色彩,何晏极其推崇一种药物用来助兴——五石散。

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钟乳石、赤石脂、硫黄、紫石英、白石英等天然矿石以及一些中草药,原本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来治疗伤寒的汤剂。何晏对配方做了一定改动,让人吃了会感到全身燥热,身体不由自主开始解放自我,忘情挥洒。给自己的创作灵感带来极大的升华。在何晏的推崇下,服用五石散很快成为了士族上流社会风靡的药物,大家越嗑越嗨,很快就有了成瘾性。而服了五石散就必须穿薄衣服,解开衣带,外出走路来行散,而且只能吃冷食,饮温酒,否则会有性命之忧。这样的一剂药物,逐渐成为了士族社会的主流风雅之物。

就在风靡的清谈中,何晏发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对老庄的理解超乎常人,在清谈上经常让包括何晏自己在内的人叹为观止。这个年轻人有多厉害呢?这么说吧,流传到现在的《道德经》的版本,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只有他注解的版本,流传了一千多年,而他完成这个成就的时候,才二十出头。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而他这二十四个年头,已经抵得上哲学史上很多人的一辈子乃至几辈子。

清谈结束后,大家都还沉浸在这个年轻人带来的思想升华中,等到年轻人离开,大家纷纷打听:“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

“王弼,字辅嗣。”

“好像钟太傅的二公子和他关系非常好呢。”

“钟二公子的玄学造诣也是非同一般呢。”

“钟二公子是谁?”

“钟会,字士季。”

清谈的风气正在兴起,但作为一个政治家,更重要的是干实事,清谈对办实事并没有任何助益,而曹爽和何晏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歌舞升平,逐渐开始迷失了自己。他们没有想到,一场血雨腥风,正在暗地里酝酿。

参考资料:

1.《三国志》,(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

2.《晋书》,(唐)房玄龄等

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南朝梁)刘校标注,(清)余嘉锡笺疏

5.《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

6.《魏晋玄学史》,余敦康

7.《魏晋清谈》,唐翼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