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牍博物馆

在纸张未发明之前,典籍、文书主要写在以竹、木为质地的简条上,再用丝线捆扎联结,便于阅读和保存。简和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宽度上,简细长,牍则更宽,能书写更多的内容,制作材料竹木皆可,但一般简多为竹,牍多为木。秦汉以前,简牍是使用最广泛的文书形式。


    1996年10月,长沙市走马楼一处工地中出土了三国时期孙吴纪年简牍,共计14万余枚,超过此前中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由于三国时期史料匮乏,这批吴简被认为是中国继殷墟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的又一"世纪考古大发现"。2003年12月,长沙走马楼又出土了1万余枚西汉时期简牍,以文字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汉武帝时期的西汉盛世风云。


现场复原的走马楼J22古井。


三国 青瓷罐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东汉至三国钱币。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纪年简。


汉 神龟占木牍


郴州苏仙桥晋简


西晋陶勇


土地出售木简


长沙后府封检


战国 鄂君启节


东汉 几何龙纹铜尺


汉 长方形石砚板和圆形研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