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恕人之过,释人之嫌

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

——王阳明

王阳明推崇心学之说,认为万事万物要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求。在宋儒理学流行的明代,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突破性的学说,让人在一片茫然中看到希望,所以听王阳明讲心学的弟子逐渐遍布天下。
阳明心学的风靡,让朝中当权者们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非难王阳明及其心学。弟子们为老师受到这样的遭遇而不满,纷纷为王阳明打抱不平。王阳明倒是宽宏大度,一如既往地投入到讲学事业中。
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他身边便会集结起一大群知心朋友。
大度,表现为对人、对事能“求同存异”;表现为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特别是观点相反的意见;还表现为能容忍他人的过失,不计前嫌,一如既往;更表现为能虚心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过失,和他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反省,不推诿责任。
大度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责己严、待人宽。王阳明曾说,自己和至亲之间不应该分彼此薄厚,因为仁民爱物都是从亲情起始,若一个人对待自己的亲人都能忍心,便没有什么不能忍心的了,也就是会落入残忍无情。
人与人在相处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很容易引发争斗,这时,我们就需要有宰相的“肚子”,既宽容他人,也宽容自己。
朝廷里有位高官,某日在家中宴请宾朋,酒过三巡之后,高官向一旁的悬云观道士请教道:“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道士回答:“从最根本做起。在你对他人求全责备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在指出他人不对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正确了。所谓'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便是此理。”
按照这位道士的话,人最根本的修养就是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宽容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待人,首先要在心理上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在接受他人长处之时,也接受他人的短处。其次,当你遇到事情打算用愤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不妨试着去宽容,或许它更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容人之过、释人之嫌是一种为人的度量,也是一种谋略。
大肚能容,方能得人之心。人非圣贤,谁不犯错呢?但人犯了错之后,总是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宽容,所以,对于那些不属于罪不可赦的错误,为什么不给对方一个改过的机会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