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期/张妥作品《杂说“谥号”》轩诚清读
文 / 张妥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杂说“谥号”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年轻时的愿望是当一个政治家。带着铁杆粉丝周游列国,不断寻求着机会。可是他的“仁政”的学说不符合“王霸”的要求,多次碰壁。
孔子没做成政治家,“知天命”以后,他和妥叔壮年时期的经历一样,做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孔老先生若从五十岁成为人民教师,直到其七十三岁仙逝,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三年,比妥叔的十九年多了四年光阴,妥叔因而佩服他。
让妥叔更佩服的是老先生编定了一本编年体的历史书籍《春秋》,把他所在的鲁国的历史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春秋》这本书,寓理于事之中,褒善贬恶。后来有人说: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
一本书让乱臣贼子惧,难道这本书是美国二战时扔给日本的“小胖子”和“坏小子”?当然不是这样物质性的武器,但是这本书精神的威力还是巨大的。给了许多企图犯上作乱的贼子们以震颤。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中国还有一种“事死如事生”传统文化,认为人死了以后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里像现在一样生活着,那么现在你的所作所为就由老天给你每天记录着,成为你在这个世界里的绩效考核结果。这些结果会带到另一个世界,作为你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什么古代的汉人皇帝在生前都会营造规模宏大、财宝充盈的陵墓,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反映。
后来佛教东渐,融合了中国古老传统思想,体系更加本土化和精细化,创造了几重天堂和十八层地狱的理论,以及生死轮回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成为各个阶层人士精神的约束,使得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而不至于社会失范,胡作非为。
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常有人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还听到有人说:欺人不可欺天,头上三尺有神明。
对于著名人物,比如国王、诸侯,或者皇帝、大臣,还要在其驾崩或薨后,马上给予一个评价。这个评价就叫做“谥号”。
“谥号”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使用了,如历史上西周有名的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等,都是些创业或守成的有为君主,“谥号”都用了褒义词。当然还有一位君主,就是“防民诽谤”的“周厉王”,最后被赶下台流亡。还有一位君主,就是爱美人褒姒胜于爱江山的“周幽王”,葬送了西周王朝。这两个人的“厉”和“幽”,都是贬义词,是恶谥。
东周以后,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国王就是“周平王”了和“周赦王”了,一个是东周新王,一个是东周末王。“平”还有些褒义,“赦”则是中性词中的略带贬义的成分——宽免不予追究了的意思。
东周时期国王的“谥号”不彰,诸侯国的君主们却愈来愈成为耀眼的星座,尤其是春秋过渡到战国以后。如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都是满满的溢美之谥。
到了秦始皇时代,“谥号”制度被废止。秦始皇认为“谥号”是“臣议君”,大不敬,故而不用。他期望从自己起,秦朝的皇帝以数字计。他自己是“始皇帝”,也就是第一代皇帝,下来“秦二世”、“秦三世”不断接力,传之无穷。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朝二世而亡。
西汉第一代皇帝刘邦比秦始皇小五六岁,但秦始皇是显赫家庭出身,刘邦只能算做草根出身,他大概也觉得秦始皇一二三四这个数字排列挺有创意,他死后没有“谥号”,历史上以“庙号”“汉高祖”称之。但是后来他的子孙们恢复了“谥号”制度,就出现了“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这样的“谥号”。“谥号”制度一直沿用到隋朝,出现了一个被历史大加鞑伐的屠夫民贼“隋炀帝”。“炀帝”可是一个大大的“恶谥”,含有暴戾、贪婪、乱伦等等的含义。
唐朝皇帝也有“谥号”,不过人们都记不住,历史上对他们的称呼都是用的庙号“祖”或者“宗”。如“唐高祖”、“唐太宗”等。明朝也是如此。
不管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这些皇帝们死后,后人对他们命名的,他们生前是不知道的。
到了清朝,历史上对皇帝的的称呼基本上都用了“年号”。年号是一个新登基皇帝自己所起的名号,当然都有幸福、绥靖、吉祥的意思,“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些靓丽的词语亮瞎了我的眼。就是后来日本国扶持的儿皇帝溥仪,年号也是美美的词语“康德”呢。
其实现在也有盖棺论定的做法,只是不叫“谥号”,而且是政治局委员或副国级才能享受到。这就是各种讣告中的“某某者”、“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等。
老百姓没有这种待遇。但是老百姓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常在门楣上写着“家和万事兴”。这就足够了。
附、作者介绍:
张妥:知名网络作家,祖籍山西,生于陕西。上过中专、大专、大学,学过机械、人事、金融,酷爱体育、音乐、文学,擅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当过教师、干事,任过副院长、书记、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