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变脸,你很危险 ——独家奉上2017语文急训生存法则,帮你从容应对高考。
2017年考纲发生重大变化,你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险了吗?让宝利老师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一、了解考纲变化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前路危险!需要大家对新变化的内容及时调整复习方式。对于非高三的同学来说,2017年只是试卷内容的调整,那么之后的高考会有在其基础上有更加成熟的设置,所以打好基础,从容应对,及早调整学习方向更重要!
首先要了解修订之后重要的变化。总体来说,修订所涉内容,都是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而且这些都是想要我们长期关注的。比如,改善学生的阅读素养,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突出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考纲修订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点。
1.原来的“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改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并划定了论述类文本(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的范畴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
2.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变为必考。都在原来的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B”,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
3.古诗文阅读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4.语言文字运用“表达应用E”将原来的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部分内容作了合并处理。调整后如下:
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写作部分删除了“(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这一条。
150分总分不变。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应用20分,作文60分。修订前后分值的变化具体分布如下:
二、学生应对方法
面对考纲的变化,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学习语文?下面从细则和宏观两个角度给大家解读,希望对每一位高中生都有所帮助。
1.2017考纲修订在试卷的第一篇文章上有改动,比起2016的考纲,明确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和考查重点。其中增加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在选择题中很容易设置迷惑选项。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学习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掌握文本中心思想的能力和明确实现突出中心的手法,并积累典型的论证方法;而在练习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把握和论据的具体内容,越细越好。当然,“细”不等于“慢”,而是在浏览的时候用你敏锐的目光发现有效信息,以便于和答案对照。对你的阅读能力有考验!
2.本次考纲修订最大的变化就是现代文阅读的选做题变成了必做题,增加了阅读量。这难免会使你感觉题量大时间紧,有“做不完”的风险。甚至有人预言,将会有15%至20%的学生做不完题。根据往年的布局情况,现代文阅读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原本是二选一。但是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急训速成”。所以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非常少,相较实用类文本的选择,达到2:8左右的比例。于是文学类的小说选材和命题从2015年降低难度,实用类的人物传记阅读量增加,可是许多学校还是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甚至基本放弃这方面的学习。但是,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因而这次改革意义重大,能对学生的素质做全面考查。
预计2017年以及今后会延续这种出题标准。而考虑到阅读量的增加,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难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字数也会相应略微减少。两篇文章原有的探究题分值会减少。
但是同学们不要盲目慌乱,首先,平时可以做针对性的提高训练,比如注意提高阅读速度,注重思维的训练,进一步重视培养理解能力等;其次,试卷的阅读量上虽然一篇变两篇,但是题目的难度不会增加,而且每一篇的题量较之前选做的时候都会减少。
平时学习过程中,高一高二的同学要扎实学好课本的内容,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学习,比如两本关于小说的选修课本,课本中其他文学类的课文,重视主观题;扩大阅读量,除了必修要求的十本书还要广泛涉猎群书,订立合适的阅读目标;注意增加作文小段的练习,勤于练笔。这都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高三同学除了练题更需要重视培养文本语感和阅读速度,语文是有温度的学科,如果因为高三时间紧张就放弃阅读,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这里不赞成。但是要阅读有效果,抓住中心和脉络,体会文章的感情和语言的独到之处。至于阅读速度,一定要有自信,虽不能一目十行会其意,也要心无旁骛快速读,只要有提高阅读速度的心里欲求,就会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3. 古诗文阅读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将促进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说,来日方长,但要惜时如金,除了记忆现有的文化常识资料,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不断积累,因为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会结合作品的阅读去命题,而且为了普及文化常识,这个题的设置一定不会偏难怪,可以说,平时的课文和文言文阅读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就是考试重点,大家要迁移联想,处处学问,不要等到高三才临阵磨枪,仓促应战。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的确是增加了学习负担,因为短时间识记浩如烟海的资料无疑是不可能的事,但不必退缩怯阵!因为首先,之前的大家积累实际上已经比较可观了,只是不条理而已,不要妄自菲薄。其次,高三的一些文化常识小本利用起来,记忆量不算太大。再有,有些文化常识是可以推断出来的。
举个例子:2015年高考全国卷第五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土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案是D。这是我们平时看电视剧就能知道的,太子就是王位继承人,其他儿子叫二皇子、三皇子n皇子,清朝叫阿哥。再比如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答案是C。推断吏部应该是主管官吏的,而科举是文化礼仪范畴的,应该是归礼部管。
至于还会用什么考题的形式,我们且等明年初考纲指导下的适应性考试试卷和模拟样题出台。
4.作文删除了每个错别字扣一分的注解,但是大家别以为错别字不扣分。考纲修订这一条是因为其操作性不强,阅卷时不好执行。实际上错别字的危害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首先因为是电脑阅卷,所以阅卷者长时间盯着屏幕看视力疲劳,错别字的出现势必会干扰其理解判断,分数不会高,其次,有些错别字本身就是害意的,直接影响意思的表达,这个影响可能不是一分两分,严重的话直接降一个等级。
所以无论是高三学生还是非高三学生,都要重视书写,做到卷面整洁清晰,杜绝错别字在作文中出现。非高三的同学可以留一点时间专门练习书写。
总之,这次修订考纲目标明确,就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就连数学考纲都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所以宏观上看,大家要重视这几点。
1.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较有优势,思维较机械的学生会受到冲击,要尽早改变学习策略,具体做法见上文。
2.要更加重视阅读,要养成阅读习惯,有意识地增加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水平,培养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阅读量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到作文的写作,真的会有小部分学生将答不完卷,他们是平时善于阅读碎片化信息而不善于深入阅读的同学;平时读则读矣却懒于动手去写的同学。(你中枪了吗?)所以平时不仅要善读,更要勤练!练笔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4.学科素养比应试能力更重要,大家不要只是盲目大量练题,语感的培养不可一日停止。着手于试卷,但要着眼于大语文!
最后,祝高三学子平稳复习,高榜得中;祝非高三同学夯实基本,笑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