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蚂蚁,好书推荐-《社会性动物》
引子
有一天,一个人直着脖子呆呆地朝着天空望着,显得一副十分投入的样子。一个人路人从他身边经过,看到他那种情形,十分好奇,以为天空一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吸引着他,于是也站在他身边朝着天空望。接下来又有下一个路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不一会那里就站了一大群人,他们齐刷刷地望着天,甚至有人喃喃自语:真漂亮,真漂亮........然而天空其实什么都没有。
从众
从众(conformity)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这些人通常有2个目的:一个是想不犯错误,力求正确;另一个是想通过遵循团体里的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博得别人的欢心。
众人的意见是否一致是决定一个人是否遵从众人意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影响个体遵从团体压力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是,受压力的个体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团体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同时,从众现象还存在重要的文化差异(“吱吱叫的轮子得到油”——“冒尖的钉子遭捶打”)。社会对从众和不从众这两者的喜爱程度与时间、地域、年龄、所在时代等紧密相关。
缺乏自信的人比那些自我评估较高的人更有可能遵从团体的压力。对一个任务以前取得过成功的人比对此任务没有准备的人更不易遵从别人。而另一方面,那些认为自己在小组里不是特别受欢迎的人,比那些认为自己很受欢迎的人,更可能遵从小组的准则和常规。换言之,认为自己在小组里很受欢迎的人容易违背小组常规。
在团体的构成方面,若一个团体若具备以下几点,就更容易使个人去遵从它:
1)由专家组成
2)对个人来说,团体成员是很重要的人物
3)它的成员在某些方面与个人类似
集体思想(groupthing)是具有凝聚力的集团中成员的一种思考模式,发生在公示存在于该集团中并处于非常强大的支配地位,以至于往往忽视了对其他各种行动方案的现实评价的情况。现实中,在有“法律”或常规的团体中,从众者比不从众者更受欢迎。显然,在某些情况下,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的,不从众会引起灾祸。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从众会造成灾祸和悲剧。在正常情况下,不正视的人很快就被周围人的批评和嘲弄弄得老实了,可是在第三帝国里,根本没有这种矫正。相反,自我欺骗成倍地增加,就像进入了四壁都挂有哈哈镜的大厅,与严酷的外部世界毫无联系的虚幻图像相互反射好像就变成真的了。在这些哈哈镜里,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见反复出现的自己面孔。
重复一遍,当客观现实很模糊时,别人就成了重要的信息源。他人的影响,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除非我们认识到它的工作原理,否则他们会对社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虽然质问和指责他人比理解这些错误决策背后的心理过程要容易得多。但是只有通过对这些过程追根究底并尽力理解,我们才有希望改善人们的决策方式,从而减少将来灾难性决策的发生率。
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3类: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compliance):恰当地描述了一种人类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收惩罚。其特点是,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奖励或惩罚存在的时间相等。
2)认同(identification):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映,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3)内化(internalization):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把某种信念内化的动机源自使自己正确而不犯错误的愿望。
任何一个具体行为要么起因与依从,要么起因于认同或内化。三者的主要因素不同:依从的重要成分是权力;认同的关键成分是吸引;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信程度。依从、认同与内化的三分法极其有用,但应该明白的是,像许多划分世界的方法一样,这种分类法并不完善,在某些方面它们是交叉的。具体说来,尽管依从和认同总的看来比内化短暂,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持久性是可以增加的。
如果在依从时,个体发现自己的依从行为及其后果令人满意,值得把它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最初引起依从行为的原因(奖惩)已不存在,依从行为仍会持续下去,这种现象称为第二获得(second gain)。
奖励和惩罚是使人们学会并进行某些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作为社会影响技能,其作用却十分有限,因为必须持续提供奖励和惩罚才能生效——除非另外有原因来维持这一行为。而愿意服从权威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人多得出乎意料。
信任
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尤其是在意见分歧又无法统一时更是如此。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可被视为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能够增加其劝导能力。当宣传者信誉很高时,他/她所赞成的观点与接收者的观点分歧越大,接收者越容易被说服;另一方面,当宣传者的信誉可疑或较低时,中度分歧会使接收者的观点发生最大的改变。只有当宣传者的信誉不很高时,人们才会认为他所宣传的截然相反的观点超出他们的接收范围。
总结,我们可列出以下几种现象:
1)我们的观点容易受既是专家又可信的人的影响;
2)如果宣传者的态度明显地背离其自身利益,他/她的可信度/宣传信度就会增加;
3)如果宣传者无意影响我们的观点,他/她的可信度/宣传信度亦会增加;
4)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他/她的观点与行为对我们的影响通常比问题内容本身对我们的影响要大;
5)如果我们喜欢某人,至少在无关紧要的问题和行为上,即使很清楚他/她正试图影响我们的观点且可以从中获益,我们往往还会受其影响。
宣传的性质:信息的表达方式对决定宣传效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其中最重要的5种如下:
1)以唤起受众理性能力为目的的宣传更有说服力,还是以唤起受众感性能力为目的的宣传更有说服力?
2)与生动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的宣传对人的影响更大,还是以大量确凿、无可指责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宣传对人的影响更大?
3)宣传应该仅仅呈现单方面的论点,还是应该同时包括对相反观点的驳斥?
4)如果像在一场争论中那样,将双方的观点都呈现出来,那么呈现的先后顺序是否会影响各方的效果?
5)受众原有的观点和宣传所赞成的观点之间的差异与宣传的有效性的关系是什么?
增加宣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1)宣传源(谁说)
2)宣传的性质(怎么说)
3)接收者的特点(对谁说)
简言之,即“谁对谁说什么”。
确定紧急事故的发生是助人的第一步;设想自己有责任介入是助人的第二步。当目击者无法通过假设别人会去帮助来减轻自己的责任感时,更有可能去帮助别人。然而,如果一个事件可能是急需别人帮助的严重事故,但如果帮助的代价过高,人们就很少帮助别人。最后,除了考虑帮助别人所需的代价,人们还会考虑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好处。
宣传劝导的2个主要途径:当问题与我们相关并且非常重要的时候,人们具有认真思考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全面地审视劝导的论点与论据。但有时候,即使问题很重要,即使劝诱者巧舌如簧,人们也可能由于心不在焉或过于忙碌或者劝导表达得过于肤浅时而不去做认真的考证。
自信
相对而言,要使高度自信的人的行为像缺乏自信的人一样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用高度的恐惧压倒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已无法预防或改变危险的情境。这样一定会让许多人采取逃避的办法——甚至那些高度自信的人。反之,假设面对的都是缺乏自信的人,你可以构想出一个宣传方法,其中包含明确、具体、乐观的指导,这样很可能使受众增强勇敢地面对恐惧和克服危险的信心。
意见差异越大,受众的不适程度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受众一定为改变自己的观点,因为受众可以通过至少4种方法减少自己的不适:
1)改变自己的观点
2)劝导宣传者改变观点
3)通过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来寻求对自己最初观点的支持,而无视宣传者的宣传
4)贬低宣传者——把宣传者看作是愚蠢的、不道德的从而使其观点无效
如果机会存在,自我评价低的人比自我评价高的人更有可能行骗。进一步的说,如果一个普通人由于自尊心受到暂时的打击,因而感到自己低贱毫无价值,那他更有可能欺骗,做一些不自重的粗俗行为,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所以,如果面对严峻的挑战,这些信念可能会土崩瓦解。为了激发自己坚持信念,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信念的弱点(易受攻击性),必须意识到坚持信念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这些信念经受轻微的攻击。以较弱的攻击形式出现的对信念的预先攻击,之所以能够对后来的宣传产生抵抗力,是因为它激发起我们捍卫信念的动机;同时通过被迫检视自己捍卫信仰的理由,我们获得了捍卫信念的锻炼。这样,我们在抵抗更强烈的攻击时,准备就比较充分。
如果一个人想抵抗简单化的宣传,没有什么比全面调查更好的方式。最容易被洗脑的就是那些相信口号式信仰并且他们的信仰从未被认真挑战过的人。而对于反过来的情况,即改变对方的观点,现实很悲观。人类拥有奇妙的大脑——发达而有效。但是,他们不尽完美之处如同他们的奇妙之处一样多。这种不完美的结果就是,许多人们自以为最终“搞清楚”的事情也许并不正确。观点是指人们认为事实上正确的东西。比观点持久的是态度,指含有评价和感情成分的观点。而比态度持久的是价值观。所以,想改变那些持有错误观点的人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了。
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信息宣传在改变根深蒂固的态度上效果不明显。现在可以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信息宣传的效力那么有限。如果人们赞成一种态度,但宣传者体提供的信息却引起不协调,通常减少不协调的最好方法就是拒绝和歪曲那些证据。一个人赞成某种态度的程度越深,他拒绝引起不协调的证据的倾向性越大。
认知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关的;我们如何看待人或物取决于所处的环境背景。对于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答案是: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对比效应的应用可能十分微妙,却能够产生强大的效果。对比效应的研究告诉我们,对比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根据前后不同的背景,可能让事物和方案看起来更好或更坏。我们通常不太留意前后关系的影响,更很少质疑呈现方案的效度。 我们对世界的诠释还取决于情景中最显著的事物。而显著的事物可由先入效应(priming)引发。先人的过程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最近的或经常被激活的想法最有可能被大脑捕捉到,因而被用来解释社会事件。先入效应能够且确实对许多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那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真实时间里面对生死抉择时也是如此。
理性思考至少需要两个前提:
1)思考者能够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
2)思考者拥有无限的,可用于加工生活数据的资源(但是生活上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但是现实里面这2点我们都达不到,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正如你的猜测,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尽力寻找捷径。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cognitive misers),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力量。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简化复杂问题的战略。我们可以用下述方式实现这个目的:
1)通过忽视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其他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
这样的认知吝啬鬼的战略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近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是这些战略同样会产生严重的错误和偏见,特别是在我们选择了错误的战略,或者匆忙中忽视了重要的信息的情况下。更糟的是,如果我们没有认知到认知吝啬鬼的后果,就会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很容易将仇恨与残暴用到极处,却还以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
承认我们是认知的吝啬鬼并不意味着我们主动就会歪曲事实。的确,一旦我们了解了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见,就可能会更好地思考,作出更明智的决定。
社会背景——呈现及描述事物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社会判断的,这些社会背景主要有4个方面:
1)不同方案的比较
2)事情发生前人们的想法
3)决策是如何形成或产生的
4)信息被呈现的方式:呈现的先后顺序、给定的信息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众媒体在告诉人们如何思考方面可能不很成功,但它在告诉人们思考什么方面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都不相同,这取决于在他们所读报纸上写文章的作家、编辑和出版商为他们勾画的方向。
我们处理大量纷繁信息的方式之一就是运用启发式判断(judgemental heuristics),启发式判断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方式,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具体有以下2种:
1)可用性启发:单凭经验的思考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性启发被证明是准确有效的。而它的主要弊端在于,有时最先进入我们大脑的例子可能以偏概全,缺乏代表性,因而会使我们的出错误的结论。
2)态度性启发:态度是信仰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情感和评价成分,指储存起来的评价,无论世事好坏与否。人们倾向于用态度性启发决策和解决问题。态度本身可被用来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态度性启发的使用会影响我们的逻辑与推理能力。具体会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错误倾向:
1.分类倾向:当我们把世界一分为二时,大量证据证明将会产生至少两种后果:同类效应和组内偏爱。总的说来我们容易认为组外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要多于他们与我组组内成员的相似性。人们都具有将自己所在的组视为更好的一组并把奖励分配给自己的组的倾向,运用的人被称之为低限群里范例。
2.晕轮效应:这是一种概括性偏见,在这种偏见下,无论我们对一个人的一般印象是好是坏,都会影响我们对他的判断及将来的期望。
3.错误的一致效应:我们经常(不一定总是正确地)假设,我们喜欢的事物别人也喜欢,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别人也喜欢做。
分类存在的问题:
1)刻板化知识与期待:分类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它能援引将来指导我们的期待的数据或刻板印象。
2)看到不存在的关系(假想的关联):分类的另一个效果是,我们经常在两个认为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构建一种关系,但事实上这种关系并不存在。
在哪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式判断,而不是理性思考?至少有以下4种:
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
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
3)当手中的问题并非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定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
我们能够从关于态度-行为的大量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1)对态度行为的研究强调了:微妙的环境变量经常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2)大多数人都容易忽视环境在解释人们行为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倾向于用个性因素及个人态度来解释人啊人的行为(换言之,大多数人假定,人们的态度能够预测其行为,而且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过分应用了这一理论)。即使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我们也会如此认为。
总的来说,态度与行为无关或较少相关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态度与行为较多相关的可能性(缺少证据能支持态度能预见行为的假设)。支持态度-行为一致性观念“都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这一假设是一个常见的倾向,即把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个体的特点,如性格特征和态度,而不是归结于坏境本身的力量。大量证据支持了高度可接近的态度能够知道行为这一命题。态度可接近性的一个测量标准是个体能够提供对于事物和问题的可估价的反应的速度。
避免认知保守主义的4个经验法则:
1)警惕那些替你创建事物分类及定义的人
2)尽量使用更多的方法来对人或事进行分类(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人或事)
3)尽量从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人或重大事件(个体化有助于防止对某种刻板化印象或启发式方法的滥用)
4)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考虑一下你失误的可能性(你已将将受害者投入了一种或几种认知偏见中)
记忆
人类的记忆究其本质而言是可以重建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打开记忆的闸门,让对以往发生的事情得到真实的诠释。我们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对事实的判断,同样也会影响人们对事实的记忆。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被植入了错误的记忆而回忆起了根本不存存在的事情(记忆恢复现象)。我们不仅具有确认假设的倾向,还经常对这些假设充满自信(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
人不是信息的被动贮藏器,他们观察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取决于对某种信念或行为的赞同程度。为了减少不协调,个体会歪曲客观世界。而且,歪曲的方式和程度是可以预测的。这一过程也许会解释政治和宗教等问题。坚持某种信念的人几乎永远不可能从我们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我们的论证多么有力、多么公正。
3种影响我们归因与解释的一般性偏见:
1)基本归因错误:指人在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具有高估个人或内因作用而低估情景作用的普遍倾向
2)行为者-观察者偏见:行为者将自身行为归因于情景因素,而观察者总是把同样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稳定的性格特点。
造成这种偏见发生的原因与人们注意的指向有关。一方面,行为者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周边环境和过去的历史上;他或她可能对导致行为的因素以及他或她对这一行为的感受了如指掌。另一方面,观察者的注意力几乎总是集中在行为者身上,可能没有意识到导致行为者产生这种行为的历史因素或环境因素。
3)自我偏见:
1.自我中心思想:一个人容易让位自己更接近于事件的中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多数人在回忆往事时,仿佛他们是当时的主角,处于控制和影响事物进程和他人行为的位置。
2.自我保护偏见:人们有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个人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环境因素的倾向。自我保护解释大多发生在涉及自我的时候,即自我受到明确的威胁或人们发现树立正面形象的机会的时候。
自我偏见并不是一件坏事,相信自己是一切良好事物的原因的人会更加努力,并在实现困难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坚持不懈。别忘了我们还具有清楚、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解决以上偏见的最好办法是换位思考。其中一个策略是提升通情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从他人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另一个策略是应用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一个国家的人们到另一个国家生活。这两种策略都会改变已有的用于归因的观点和信息。
认知不协调是一种紧张状态,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同时持有两种不一样的认知(思想、态度、新年、意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状态。由于认知不协调的出现是不愉快的,因而,人们都尽力减少它。也就是说人们自己觉得同时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见解是一种荒谬的行为。认知不协调理论没有把人描写为有理性的动物,而是把人描写为理由化的动物。根据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人类希望自己正确的动机弱于相信自己正确的(和聪明的、完善的、公平正派的)动机。减少不协调的行为是自我保护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不协调来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把自己描绘成善良、聪明或有价值的人。当思想与行动不符合时,决策者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调整到与自己的行动相一致。虽然这种自我保护行为是有用的,但它也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不协调理论预言:在没有充足外在理由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发表于自己原先态度相反的观点时,我们就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当人们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他们的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时,不协调会产生。简而言之,只要人们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不协调就会随之产生。如果我们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外在理由,发表了公开声明并因此而改变了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便是持久了。我们不是为了报酬而改变态度(依从),也不是因为受到有魅力的人的影响而改变态度(认同)。我们改变态度是因为成功地使自己认识到原先的态度是错误的。这是改变态度的一个极有力的形式。
不充足理由的现象不仅适用于发表相反态度的演讲,也适用于一切行为。前面已经谈到,如果一个人在缺乏外在理由的情况下从事了一项相当枯燥的工作,比起具有充足的外在理由而干同样的工作,更有可能认为这项工作是愉快的。因此,过多的外在理由会抑制有助于增加人们对工作的喜爱程度的诸多过程中的一个。
不过,世界上的人并不是简单地分为两种:理性的人与减少不协调的人。人不是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能忍受不协调,然而人们既具备理性的行为能力,又具备减少不协调的行为能力。采取哪种行为取决于不同的情境。偶尔这两种行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在同一人身上。
一方面,人们既有失去理性、适应性行为的能力,也有减少不协调行为的能力。人不能只靠减少不协调来生存。如果一个人花费所有时间来保护自我,那他永远不会成长。为了成长,我们必须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但是,如果我们只专注减少不协调,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相反我们会把自己的错误掩盖起来,或者更糟,会把错误当作优点。这也是为什么前总统们的回忆录里都充满了这种自吹自擂、自我辩解的陈述。
另一方面,人们总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实现:
1)通过自我防卫和减少不协调倾向的认识;
2)通过理解这样一点:做了愚蠢或不道德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不可改变的蠢人或不道德的人;
3)通过培养足够的自我力量来包容自己的错误;
4)提高自己这样一个认识:从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角度,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攻击
攻击性定义:旨在对他人产生伤害或痛苦的有意识行为。这种新闻给既可以体现在行动上,也可以体现在语言上。无论达到目的与否,它都是攻击性行为。人类的攻击性是否为本能这一问题上还没有明确清楚的证据。虽然攻击的本能成分确实存在于人类身上,但是攻击并不完全是由本能所致。许多例子清楚地表明,环境和社会事件能够导致攻击性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在人类身上,这种攻击性行为可以被环境和社会因素所改变。简而言之,攻击性行为是可能被减少的。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暴力本身
2)神经系统(大脑杏仁核区域)
3)睾丸激素
4)酒精
5)痛苦和不适
6)受挫
当目标近在咫尺,唾手可得时,当期望很高时,当实现目标的过程被无理中断时,挫折感最强。只要存在着未得到满足的希望,就存在着可导致攻击性行为的挫折。希望的满足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希望的完全丧失也可使攻击行为减到最少。——无希望的人是冷漠无情的人。
释放攻击性能量的方法:
1)用社会普遍接受的具有攻击性的身体活动这类形式来消耗攻击性能量(足球、橄榄球)
2)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攻击行为(想象打某人,写暴力小说)
3)参加唉一些直接的攻击行动:痛斥他人、刁难、上海、说坏话
以上方法不仅不能减少攻击性行为,在短时间里还会使之增加。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它并不能使攻击性能量明显减少。
就人类而言,攻击性不仅仅依赖于一个人所感觉到的紧张状态,还依赖于一个人的思维。这可能会导致谴责受害者机制——让自己认为受害者是罪有应得。换言之,发泄攻击性并不能抑制攻击倾向,却往往增加供给倾向——甚至在目标并不完全是个无辜受害者的时候也是如此。
为什么大众媒介影响观众的攻击性:
1)“如果他们可以做,我也能。”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主人公表现暴力时,它可能会减少他们对以前学习到的对暴力行为的抑制。
2)“噢,你是那么做的啊!”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主人公表现暴力时,它可能会刺激人们的模仿,向人们提供如何处理事情的方法。
3)“我认为这一定是我的攻击情绪。”大家一致认为,观看暴力事件更容易使人产生愤怒情绪,也更容易使攻击反应一触即发。因此,一个人也许会将他或她适度的生气错误地诠释为愤怒,更有可能发泄出来。
4)“嗬,又是一个野蛮的殴打场面。看看其他频道在演什么?”观看大量的暴力伤害似乎会降低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恐惧以及对受害者的同情,因此使我们更容易对暴力行为麻木不仁,甚至更可能产生攻击性。
总而言之,性与暴力的结合——无论是在色情电影中还是在性暴力电影中——所产生的影响与媒体中其他暴力形式相关的影响同样显著:攻击水平在增加,在许多情况下,包容暴力的态度也得到了强化。观看暴力不会起到发现作用,相反,这样做似乎会鼓励攻击行为。
攻击性反应是可以被改变的——改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挫伤别人的意图。另一方面,如果受挫的经历与某些煽动性的刺激因素联系在一起,受挫后攻击他人的倾向可能被加强。同样,仅仅是一个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物体在场,也会起到诱发攻击行为的作用。同时,通情和攻击性之间存在着负相关,一个人通情越多,越不会采用攻击行为。
关于攻击的一些事实结论:
1)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强奸或强奸未遂并不来自陌生人的袭击,而是发生所谓的约会强奸,其中受害者认识攻击者。
2)如果能在和睦关系的前提下明智地运用惩罚手段,那惩罚就是有用的。
3)严厉或束缚性的惩罚可使人备受挫折,因为挫折是引起攻击行为的基本原因之一,所以在试图抑制攻击行为的时候,避免使用挫折的办法看来是明智的。
偏见
一个怀有很深偏见的人对与其持有的刻板印象相反的信息具有免疫力。“改变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就像让阳光照入瞳孔——瞳孔会本能地收缩起来。”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存有偏见。但是刻板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恶意的行为,它常常只是简化我们对世界看法的一种方法,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行为。当基于经验的刻板印象正确无误时,就会成为我们认识外界复杂事物的一条适当的捷径。但另一方面,如果它蒙蔽了我们,使我们看不到群体中的个体差异,那它就是不适当的,并具有潜在的危险。在不明确的情景中,人们的归因往往与其信仰和偏见保持一致——最后归因错误。导致人们盲目地地接受了一套信仰,却并未意识到它,因为人们甚至无法想象世上还存在着其他观念。
偏见的4个基本因素:
1)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和冲突;
2)转移攻击目标;
3)人格需要;
4)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的遵从。
4个因素不是彼此割裂而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但是确定每个原因的重要程度极为有用,因为采用什么方法减少偏见取决于我们认为什么是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
关于男女偏见的2点重要经验:
1)虽然男女的行为之间存在差异,但许多差异可以追溯到两性所处的不同环境。
2)必须意识到所有人都是束缚着我们刻板印象的受害者。
关于偏见的结论总结:
1)平等社会地位的接触在没有经济冲突的理想条件下可以(并确实能够)增加理解,减少偏见。
2)不可避免性心理可以(并确实能够)产生压力以减少偏见态度,并且为理想条件下以和平、非暴力方式消除种族隔离打下了基础。
3)在有经济冲突的地方(如取消隔离的私人住宅中)偏见态度往往会增长。
4)由于在学校取消隔离而引起竞争,特别是如果对少数种族团体有严重不公平的地方,黑人和拉美人对拜仁的敌意往往会增加,着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想重新得到某些已失去的自尊心。
挣断偏见枷锁的力量间接地使我们获益。
沟通
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坦率的谈话”,并且对它能有所反应。所谓坦率的谈话,是指一个人在不指责、挖苦的情况下,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担忧。我们将会看到,坦率谈话之所以非常有效,主要是因为它能使对方无任何戒心地听进去。坦率的交通看起来如此简单而又明显有效,那为什么人们不经常使用它呢?主要原因是它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人们在竞争的社会里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已学会保护自己。这样,当我们受到伤害时,我们就竭力不表现出来。而且,我们也学会要么躲开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要么带着愤怒或讥讽来痛斥TA一番。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样做往往导致防御性反应,或者导致迎头反击,于是争执逐步升级。
交流的目标:
1)培养明确的、坦率的、不怨天尤人的交流方法
2)培养用于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探究它对他人的影响的意愿
3)培养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强制或操纵来消除冲突和纠纷的能力
总之,用感情的形式表达反馈比用判断和评价的形式来表达,更易于使对方接受和应付。这里有2个主要理由:
1)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和判断纯粹是推测和猜想;
2)当诉说感情时,能够表达一部分自己的事情,这样让对方也能更易于接受。
相互依赖——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1)那些信仰和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
2)那些有技术、有能力和有才干的人;
3)那些具有令人愉快或“令人崇拜”的平直的人,如忠诚、通情达理、诚实和善良等;
4)那些反过来也喜爱自己的人。
事实上,爱不是一个一体的,一维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现象,它在多种关系中被经历体验,所以,你总是伤害你所爱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随着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坦率和开诚布公地交流的能力和发展,我们渐渐地变得更暴露自己的弱点,也学会了不从别人的弱点中得到好处。然而,在我们最珍爱的关系之外,我们既不能期待别人暴露弱点,也不能肯定别人不从我们的弱点中摄取好处。但是,通过实践,我们每天与自己家族和亲密朋友的圈外人的相互影响同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人和情景)从我们有效交流的知识中获益。
此后,如果我们更好地相互了解并且开始相互信任,我会决定告诉你我以前的竞争感情。也许我会用一种不强迫你而邀请你与我建立更亲密、更诚实的方法来这样做。我的个人目的是通过更加熟悉来发展这样的关系,使我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安全、更开朗、更轻松、更令人兴奋、更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着并不容易。而且正由于它不容易,它就容易诱使我们退却到一种获胜的心情中去,而不是认识弱点;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是清楚而坦率地与人交流。以我看来,如果我们屈服于这种诱惑,离婚率会继续上升而且真正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的数量和深度也会继续缩减,认识到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名词解释
行为者-观察者偏见 actor-observer bias:当解释个人自身行为时,强调情景因素的作用,而把人的行为看作是天性使然的倾向。
攻击性行为 aggressive action:目的在于造成身体或心理痛苦的行为。
攻击性刺激 aggressive stimulus:一个与攻击性反应有关的物品(如手枪),并且仅仅是它的存在就能增加攻击性的可能性。
利他主义 altruism:任何一种使他人收益但并不使助人者受益的行动,并且它常常包含了助人者本身的损失。
杏仁核 amygdala:位于大脑核心部分的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的区域。
态度 attitude:一种对人、物品的观点的持久评价(肯定或否定)。态度即包含认知成分又含有评价/情感成分。
态度的可接受性 attitude accessibility:在一个物体和一个人对此物体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可接近性用人们能说出对一个问题或物体的感受的速度来衡量。
态度性启发 attitude heuristic:一种通过把事物归于喜欢或不喜欢的类别而做决定的快捷办法。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一种对人们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方式的描述。
真诚 authenticity: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沟通与他的感受相一致时。
可用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根据某事在大脑中出现的容易程度做出判断。
谴责受害者 blaming the victim:对受伤害的个体加以责备(做本性的归因)的倾向,通常是被一种把世界看作公平场所的期望所驱使的。
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目击一起危机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之中有人会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少。
宣泄 catharsis:通过完成一个攻击性行动,观看他人才与攻击性行为,或者幻想自己参与攻击而达到“散发怒气”的目的,它能减轻积聚的性能量并由此进一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劝导的中心途径 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人们精心地进行劝说性的交流,仔细地倾听和思考理由的情景;当人们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去细心地倾听一段交流时这种情景就会出现。
认知不协调 cognitive dissonance:一种紧张的状态,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识(观点、态度、信念、意见)时,这种状态就会发生。
认知的吝啬鬼 cognitive misers:人们在做决定时只要可能,就会通过采用心理捷径保存认知能力。
公有关系 communal relationships: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对他人回应,这种关系即为公有关系。
友情的爱 compaionate love:当我们深切地关心某人但未必唤起激情时,所体会到的亲密感情。
顺从 compliance: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应,由个体对奖励的渴望和对惩罚的恐惧引起。
确认偏见 confirmation bias:一种倾向,一旦我们陈述了一个信念 ,我们就会以一种偏见的态度看待随后的证据来尽可能证明这个信念是正确的。
从众 conformity:根据真实的或想象的来自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圆满的爱 consummate love:根据斯滕伯格的理论,圆满的爱是亲密、激情和承诺的混合。
非个体意识 deindividuation:一种自我意识缩减的状态(通常由匿名状态引起),它导致对社会评价关注的减少以及对被禁止行为的限制的减弱。
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进行测量以观察它是否受自变量影响的便利;研究者假设因变量会依赖于自变量。
稀释效应 dilution effect:附加的不切题的信息会减弱我们对这个题目的判断或印象的倾向。
本性归因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或她的人格(本性)而不是情景压力的结果,这种假设即为本性归因。
自我中心思想 egocentric thought:认为自己对于事件来说处于比实际情况更中心的地位的倾向。
阐述的可能模式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这个理论认为有两种途径在劝导性交流中可以促使态度的转变。当人们有动机并且有能力去注意出现在交流中最有关的事实时,是劝导的中心途径;当人们议论不加注意并且取而代之地由于表面特征(如:谁在发表演说)而改变看法时,是劝导的边缘途径。
情绪感染 emotional contacgion:情感或行为通过人群迅速地传播。
同情 empathy:设身处地以别人的方式体验其经历的事件和情感(如:快乐、悲伤)的能力。
生本能 eros:对于生存的本能,由佛洛伊德提出。
进化社会心理学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一种试图用达尔文的原则解释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论。
交换关系 exchange relationships:参与人之间被公平的(如对于回报和付出的相同比率)需要所支配的关系。
实验的现实性 experimental realism:当一个实验对受试者有影响,迫使他们认真参与到程序中即使在缺乏生活的现实性时也能有效。
外在理由 external justification:一个人为自己的不和谐行为从外部环境而非自身寻找的原因或解释。
错误的一致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高估在某一问题上赞同我们的人数百分比的倾向。
错误记忆综合征 false memory sundrome:对过去的创伤性经历的记忆,客观上这个经历是不存在的,但人们相信它发生过。
登门槛战术 foot-in-the-door technique:一种使人们答应一个大的要求的战略。先对人们提出一个小小的易被人接受的要求,然后提出一个大一些的请求。
决策的形成 framing:在做决策时,一个方案是否被提出(或形成)取决于得或失的可能性。
挫折-攻击性 frustration aggression:挫折你无法实现目标的知觉会增加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
基本的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对人们的行为原因高估来自于内在的本性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增-减效应 gain-loss effect: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尊重,我们会很喜欢他们(特别是如果他们最初不喜欢我们而现在喜欢我们)。另一方面,我们在感到失去了人们的喜爱时,会很不喜欢他们。
群体思想 groupthink:一种为了维护群体一致而以不现实方式认真考虑事实的思想。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我们对一个人良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目前和将来预期的推论。
后见之明偏见 hindsight bias:一旦我们知道了一件事的结果,我们就强烈地倾向于(常常是错误地)认为我们可以在事先预见到它。
同类效应 homogeneiity effect:认为别的群体中成员比自己所在的群体中的成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的倾向。
敌意性攻击 hostile aggression:来源于愤怒并且目的在于使人遭受痛苦或伤害的攻击新闻给。
水力学理论 hydraulic theory:未表达的情绪逐步积累起压力,并且这种情绪必须表达出来以释放压力的理论。
虚伪 hypocrisy:由对抗的个体带来的认知不协调的一个方面,他们的行为与他们所鼓吹的东西互相矛盾。
认同 identification:由个体想使自己像施加影响者一样的渴望引起的,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假想的关联 illusory correlation:把实际上无关联的事件之间看作有关系或相关的倾向。
组内 in-group:个体所确认或感觉自己属于的那个群体。
内偏爱 in-group favoritism:对于那些我们界定为自己的群体中的人的肯定和感情特殊的待遇,以及对于那些仅仅因为我们界定于自己的群体外的人的否定的感情和不公正的待遇。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实验者为了观察那些是否会影响其他变量而改变的变量;这是研究者预测的将会引起一些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信息的社会影响 imfortional social influence:来自他人使我们顺从的影响,这是由于我们把他们看作指导我们行为的信息来源:我们顺从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更正确。
免疫效应 inoculation effect:通过先暴露给人们少量与其立场相反的观点来防止人们试图改变他们的态度的过程。
手段性攻击 instrumental aggression: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制造痛苦的攻击。
轻微的惩罚 minor penalty:当个体缺乏足够外在理由而抵制住一个渴望的活动或物品的诱惑时产生的不协调,通常这会导致他对这个活动或物品的贬低。
内在理由 internal justification:通过改变自身的某些东西(如态度举止)来减少不协调。
内化 internalization:由个体对正确的渴望而引起的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拼图法 jigsaw technique:通过把孩子们安置在一个小的、各种族混合的、合作性的小组中以减少歧视和提升自尊心而设计的教学结构模式。
启发式判断 judgmental heuristics:人们用来迅速有效地判断的头脑捷径。
为付出的努力辩解 justitication of effort:人们会增加对某种他们通过努力获得的事物的先,这种倾向称之为付出的努力辩解。
虚报低价 lowballing:一种不道德的战略,即一开始说服对方以低价购买一件产品,后来又声称这是个错误,然后提升价格;通常这个顾客会同意以上涨之后的价格来购买此产品。
最低限群体范例 minimum group paradigm:通过对陌生人以浅层次的标准分类组合而成的无意义的群体;其成员仍然表现出组内偏爱。
生活的现实性 mundane realism:一个实验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景的相似程度。
看法/观点 opinion:对于哪一种是正确的判断(不涉及评价和情感)。
组外 out-group:个体不认同的群体。
激情的爱 passionate love:我们对另一个人强烈渴望的感情,伴随着生理的激发;当我们的爱得到回报时,我们会感到巨大的满足和喜悦,但如果情况相反,我们会感到悲伤和绝望。
劝导的边缘途径 per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在一次劝导性的交流中,人们并不像西说明自己的理由,而相反地听过外部的暗示改变了对方的看法。
犯错误效应 pratfall effect: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的错误会增加他的吸引力,这种现象就是犯错误效应。
歧视 prejudice:对与自己不同民族的群体成员的憎恨或消极的态度,而这仅仅由于那些人不属于这个群体。
首因效应 primary effect:在一些能具体指明的条件下,你对你所听到的第一条理由印象会极为深刻。
先入效应 prming:那些最简产生的或常常被思索到的想法更可能被我们想起来并由此被运用于解释社会事务。
随机分派 random assignment:所有受试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一个实验的任何一部分的过程;通过随机分配,研究者能相对确定受试者的不同人格或背景能平均分配在各条件下。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t:在一些能具体指明的条件下,你会对你最后听到的理由尤为印象深刻。
记忆重组 reconstructive memory:在某事件发生之后所遇到的信息会使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记忆扭曲,这以过程即为记忆重组。
记忆恢复现象 recovered memory phenomenon:对一个已经被遗忘或抑制的过去事件的回忆,例如性骚扰;围绕这种记忆的准确度有很多争议。
相对剥夺 relative deprivation:你觉得你(或你的群体)拥有的比你应有的少,比你期望的少,或者比与你相似的人少。
代表性启发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一种脑力的捷径,人们根据某事物与一个典型事物相似的程度而对它归类。
浪漫的爱 romantic love:根据斯滕伯格的理论,这是一种激情与亲密言行的结合。
替罪羊 scapegoat:在人们失意或不开心的时候,把敌对行为转移到他们不喜欢的、可见的并且相对力量较弱的群体上的倾向。
角色 script:我们从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社会行为方式。
第二获得 secondary gain:在依从行为之后,一种非预期的、有益的事态,它使这种依从行为更有吸引力。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我们对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人格特质的知觉。
自尊 self-esteem: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就是说,人们认为自己很好、称职和正直的程度。
自我实现的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人们对另一个人的情况的预期,这种预期影响人们对待这个人的方式,这又导致此人以一种人们最初的预期的方式来行动。
自我辩解 self-justitication:为了维护自尊而证明自己有理的倾向。
自我感知理论 self-perception theory:当我们的态度不确定或模糊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对他人做推测的理论。
自我设计 self-schemas:以我们过去的经历为基础,组织起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会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自己的行为。
自我保护偏见 self-serving bias: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做本性的归因而对自己的失败做情境归因的倾向。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ve: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和社会;特别是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记忆和运用社会信息来做判断和决定。
社会学习理论 social learning theory:我们通过观察和仿效他人来学习社会行为,例如攻击。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研究人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被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影响的方式的额科学。
刻板印象 stereotype:对一群人过分简单化的概括认为他们具有与一个人的偏见的一致的特征。
刻板印象的威胁 stereotype threat:一个少数的群体成员经历到的恐惧,他们会以一种态度来行动,这种态度证明文化刻板的存在。这通常导致他们表现的有效性减少。
坦率的谈话 straight talk:对一个人的感情和关注的清楚的描述,不带有对他人的职责、责怪或者判断。
睾丸激素 testosterone:一种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男性荷尔蒙。
死本能 thanatos: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一种本能的对死亡的驱使,导致攻击行为。
爱的三角 triangle of love:根据斯滕伯格理论,爱的三个组成部分:激情、亲近与承诺。
基本的归因错误 ultimate attribution error:对整个群体中的人做与我们对这群体的偏见相一致的本性归因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