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英国最先爆发工业革命

要成为发达国家,必须经历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才能实现现代化。
工业革命又是一件稀缺品,工业革命已经爆发几百年了,全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真数起来,也就10来个,G7 亚洲四小龙。
苏联的工业,被“休克疗法”摧毁了,俄罗斯现在还没缓过气来。
而中国还没有完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
为了较为全面探讨中国的工业革命之路,小狐狸会用一个系列的文章来大家聊聊这事。
今天是工业革命系列第一篇。
01
我们都知道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而帮助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的产业,就是纺织业。
为什么是纺织业呢?为什么是英国呢?
我们来看看,纺织业有什么特点。
在所有经济活动中,生产食物、衣服和住房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在不需要远行的古代,行,倒不是基本需求,一个人可以待在村里一辈子不出来。
而在所有天然衣服纤维中,包括蚕丝、羊毛、亚麻纤维,棉纤维是最具柔韧性和最容易由机器控制的,而且既保暖也舒适并四季适宜。
与种植粮食和建设房屋相比,纺织劳动更为轻便,老弱妇孺也可以操作,可以吸收一切劳动力,也更少依赖天气、季节、光照条件,并更容易通过简单重复的动作来完成,因此更容易利用低成本工具实现机械化。
与其他轻工消费品相比,例如珠宝、陶器或家具,纺织品市场潜力最大,既可做材料,做成一匹布,也可做最终消费品,做成一件衣服,因此收入弹性极高,谁家都可以买得起,谁家也都需要。

所以,纺织品市场能随收入提高而快速增长,轻松支持大规模生产,并因为技术简单而能促进竞争下的创新。
棉纺织业可以说是天然的发展原始工业的头号种子。


02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的情况。
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帮助培育英国在全球的纺织品市场已有数百年,至少从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开始,甚至更早。
到18世纪初英国已经创建了欧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并拥有数量最多的纺织品原始工业。
当然,当时的整个欧洲都实行重商主义,英国政府培育纺织业赚钱了,也会刺激其他欧洲国家来抢夺市场。
有竞争就会有进步。
因为英国的纺织业最发达,最先发明相关技术也就是自然的事。
1733年,英国钟表匠发明了飞梭。
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织布速度快了,织布要用到的棉纱也得跟上不是?
以前靠人工纺纱还行,随着市场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人们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机器,来提高纺纱的速度,提供更多的棉纱。
所以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和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不一样,它是由人工操作的。
虽然如此,这台半自动的纺纱机比起人工,效率还是提高了许多。
03
这是一个技术推动生产发展,从而爆发工业革命的故事吗?
不是。
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中间相差30年。
当时又没什么技术封锁,飞梭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英国人发明了,法国人、荷兰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花30年学不会?
为什么英国人使用了飞梭,之后就能倒腾出珍妮纺纱机,其他国家就不能?
因为纺织业的产业链遍布英国大地。
英国在18世纪20年代已经建立了具有大量供应链、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和产品集中化的复杂原始制造业基地。
这个村庄有木材制品制造业,那个村庄有金属制品制造业,另一个村庄有纺纱品制造业......
这个港口把印度和北美的棉花运回国内,那个港口把制好的纺织品运到欧洲、非洲、美洲贩卖......
市场需要和技术创新,是互相促进的。
英国的纺织业发达,生产出来的纺织品也能卖到全世界,原来的生产效率跟不上市场需要,那就迫使作坊必须升级技术,所以飞梭被发明出来了,这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需求,所以珍妮纺纱机也被发明出来了。
04
你可能会说,生产效率跟不上市场需求,为什么不是加人,而是技术升级呢?
如果人力足够便宜,多加人来生产就可以啦。
这个想法,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多,内卷化,所以资本家宁愿多雇人生产,也不升级技术,所以导致中国无法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多雇人和技术升级,有什么区别?
在生产数量上,可能相等,但在稳定上,人比不过机器。
人操作得再完美,也没有机器生产出来的良品率高。
而且人有情绪,机器没有。
如果未来的市场需求稳定而且不断扩大,哪怕机器更贵,资本家也会用机器,而不是人。
因为一台机器安装了,后来的边际成本就是0,生产再多都不用付工资。
而如果用加人方法,工资再少,也不可能是0。
所以算长远的账,加机器比加人好。
人多并不是资本家不采用新机器的原因,未来市场的变化才是。
只要添加新升级的机器是有利可图的,可以在未来赚回来,那么资本家就会毫不犹豫地加机器,不管人力是便宜还是贵。
而珍妮机诞生后20年,英国已有两万台在运转。
大规模使用机器,哪怕只是木质和半自动的珍妮机,也标准了现代制造业工厂的诞生。
05
稍微总结下英国的爆发工业革命的优势。
长期实行重商主义的英国,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前,其原始工业就已经遍布英国各个乡村角落。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国内外市场被打通了,原材料充足了,市场规模更大了。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政府在1736年通过的曼彻斯特法案,在关税、管理、扶持等方面支持棉纺织业发展,这也算是现代第一部产业振兴计划法案。
重商环境、原始工业雏形、市场规模扩大、选对产业——棉纺织业、政府支持这让英国成为了最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
上述条件,中国在明清时期,缺哪个?
重商环境就不用说了,中国一直都是重农抑商。
工业雏形,中国是有的,在当时的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诞生。
市场规模方面,中国也不错,中国的三大出口支柱——陶瓷、茶叶、丝绸,吸收了全球一半的白银,比英国的纺织业更赚钱。
但中国选错了产业。
陶瓷工序太复杂,无法上机器。
茶叶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农产品,靠天吃饭。
而丝绸,和棉布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是在原材料,丝绸的原材料是蚕丝,在产业链中,需要种桑树、养蚕,桑树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种植,对环境要求大。
而棉布的原材料棉花就不一样了,全世界能种植的地方多得去了,美洲能种,尤其是北美南部,印度能种,当然中国也能种。
棉布的原材料大大的有,哪怕你换上机器生产,24小时不停地转动,原材料也能源源不断供上来。

很显然,中国的三大出口支柱产业,都无法像棉纺织品那样,需要使用机器。
所以虽然瓷器、茶叶、丝绸很好卖,中国也无法用机器扩大生产,产量相对固定,那中国产品就只能越卖越贵,而不像英国的纺织产品,越发展,越便宜,越便宜,市场规模越大,需求越大,增添机器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工厂像雨后春笋般崛起。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往往被联系在一起
因为代表商人的资产阶级掌权了,他们才能推动国家去扩张市场规模、升级技术、创造财富,而工业革命就是这些举措的结果。
最先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荷兰,靠商人治国、社会经济高度自由化,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后崛起的大国。

那为什么荷兰没最先爆发工业革命呢?
资本主义制度是爆发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吗?
下一篇,我们来聊聊荷兰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