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材价格持续上涨,增加的成本到底谁来...

工程建材价格持续上涨,增加的成本到底谁来买单?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风险又如何划分呢?
最近这波拉升有点诡异,最高的时候钢材期货突破了6000元大关。各地因此出现了不少停工,搞的人心惶惶。
其实很多干工程的朋友应该记得,早在2008年,人材机价格在短时间内就出现大幅度的涨落,到了让人瞠目的程度。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当时全国多个省份都陆续出台文件进行规范。
就甲乙双方来说,约束的核心还是合同。许多具体风险分担内容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里面涵盖的范围已经非常广了。其中,主要工程材料、人工价格与招标时相比,波动幅度超过合同约定幅度的部分,风险应该由建设单位承担。
比如钢材,一般都约定一个比例,通常是5%,这个幅度之内,造成的盈亏都是施工单位内部消化。像目前的情况,价格上涨远远超出,相应的调价机制就启动了。但要说明一点,老价格加五个点,这个范围建设单位不负责,再多的部分,都是建设单位承担。也就是说施工单位也亏了五个点。这个涉及对合同文件的解读。
如果现场碰到合同里没有明确,或者强行要求施工单位承担全部风险的霸王条款。施工单位有权要求签订补充协议,进行价差调整。[灵光一闪]
不管怎么说,建材价格大幅上涨,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不愿看到的。风险分担的时候,一般是建设单位拿大头,施工单位管小头,具体就要看合同和相关文件怎么签的。
很多干工程的朋友都忽视合同。其实,没事的时候,合同能放到发霉。真到了需要坐下来掰扯的时候,当初的合同才是说话的底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