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教名胜及名人
河南是道教鼻祖老子的故乡,五斗米道的最早传教点之一,也是道教的重要传播区域,道教文化历史厚重,道教名人数目众多,道教名胜比比皆是,道教文化亮点至今熠熠生辉,为后人难忘。
道教第一宫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 5公里太清宫镇的东北隅,是道家老子的诞生地和祭祀老子的祠庙。该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始名老子庙,唐武德三年(620),尊老子为始祖,起建殿宇“如帝者居”。现存太极殿、三圣母殿和娃娃殿、围墙和山门等。太清宫内原有历代碑刻百余通,现仅存30余,其中不乏《道德经注》碑、《先天太后之赞》碑、重修太清宫之碑等珍品。老子,楚国苦县 ( 今河南鹿邑 )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东汉中后期道教创立,奉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如何成了道教鼻祖呢 ? 首先,东汉时期神仙派要想建立一个能和佛、儒分庭抗礼的教派,需要寻找一个相当的人物作为教主,老子不逊于释迦、孔子,自然首当其冲。其二道教直接汲取了道家哲学中的思想,加以宗教性阐释的同时,还把神秘化了的元气说与“道”的思想相结合。其三老子虽然不讲鬼神,但《道德经》中长生久视的说法,正好为道教修炼的主要理论根据。《史记》说 “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又说老子西出函谷关 “莫知其所终”,这些后来都成为了神仙家穿凿附会的好资料。
老子西行遗迹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我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上有望气台,传为纪念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望远,见云蒸霞蔚,紫气浮关,太上老君皓首童颜骑青牛缓缓徐来的吉祥之气而建。“紫气东来”即源出于此。当地至今保留有“正月二十三,老君过函关,家家贴青牛,岁岁保平安”的古老风俗。还有太初宫,据说是当年老子著《道德经》处。如今正殿保留有唐、元、明、清建筑构件。殿脊和山墙檐边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造型,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宫内存有元、清碑两通。函谷关上另有一石,形状特异,上下平滑,传老子著《道德经》于其上,百姓奉之为灵石。到此观光的游客都要伸手摸上一摸,以图吉利。
道教最早的传教点之一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洛阳城北4公里处,古时又名郏山、平蓬山、太平山。北邙山古木苍翠,环境优美,为道教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七十福地。邙山虽然不高,名气却不小,传为老子炼丹之所,丹成,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此后汉代帛和、东汉张道陵等先后在此隐居修炼。东汉时期北邙山还被张道陵列入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传教点),因此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传教点之一。如今邙山还存有上清宫、下清宫和吕祖庵三座道观。
上清宫是道教名观,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所,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青砖绿瓦,清静幽雅。下清宫位于上清宫南,青牛峪之腰,又名青牛观,传为老子骑青牛西去的始发地。初建于唐,现仅存后殿“混元道德洞”和山门,山门顶上镌有“古青牛观”四个正楷大字。吕祖阁又名吕祖庙,它是奉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数次重修,现存砖石结构的山门、琉璃瓦顶的卷棚、大殿、青瓦顶的后殿等建筑26间。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济源市,为我国道教名山,号称“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因“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山上清溪环流,云雾缭绕,宫观庙宇点缀其间,历来为道家修行的绝佳之地。传说远古黄帝曾在此设坛祭天,并建上访院,拜广成子为师,最后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李耳也曾在王屋山炼丹,现在天坛顶尚存“老子炼丹池”。其他还有广成子、浮丘公、《太平经》的作者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东晋名道葛洪等于此修道。唐代被玄宗皇帝尊为“全国道教首座”的道教宗师司马承祯,奉命在王屋山建庙而居,后来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入王屋山修道。此后王屋山陆续建成紫微宫、阳台宫、清虚宫、总仙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并成为全国道教活动的中心。
中原地区最大的庙宇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嵩山太室山东麓的黄盖峰下,距登封市区1公里。嵩山历来为道教所尊崇,是三十六小洞天之六,东汉的张陵,北魏的韦文秀,唐代的司马承祯等纷纷修道于此,现存中岳庙、老君洞、奉天宫、峻极宫等名胜,中岳庙名气最大,它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处庙宇。始建于秦,其前身为太室祠,为祭祀中岳嵩山山神之地。中岳庙占地11万余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400余间,金石铸器200余件,古柏300余株。庙内中岳嵩高灵庙碑是我国道教立碑之祖,碑文记述了北魏文成帝太安二年(456),著名道士寇谦之修复中岳庙及在此传播道教的经过,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金石资料和古代书法艺术之珍品。庙中还珍藏有铸造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的四大铁人像,为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之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铸造较佳的艺术精品,属道教文物。中岳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名山亚武山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传说真武大帝在亚武山出家,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得道,亚武山由此得名。亚武山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是河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传说真武大帝得道后,眷恋这里秀丽山色,每年都要回来避暑,所以这里每年6月都要举行庙会,周围数省的教众信徒蜂拥而来,人海如潮,山上山下大戏连台,盛会长达1个月。现存旅游景观有天一宫、避静宫、玉皇殿、南天门、玉锁关等20多处。
天一宫位于中峰,是亚武山最大的建筑群,大殿供奉真武大帝。该建筑坐南朝北,这一独特风格,据说是因为真武乃北方之神,由北方而来,所以庙门朝北。避静宫位于北峰,传为真武大帝当年修炼之所,该建筑上有插天绝壁,下临万丈深渊,要到此一游,必先登北峰顶端,凭铁链拽行至一石崖,贴绝壁直行50米方可到达,对于普通人绝非易事。
上清派的宗源地二仙庙
二仙庙位于沁阳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报答二仙奶奶的救命之恩,仿唐朝大明宫而建,是道教上清派的宗源地。二仙奶奶即魏华存(252~334),字贤安,晋代女道士,号“南岳夫人”,道教上清派开派祖师,所著《黄庭经》、《上清经》等书为道教重要经典,被道教界尊奉为“紫虚元君”。据说她曾在沁阳市二仙庙附近的阳洛山中隐居修炼42年,并在此撰写了传世之著《黄庭经》。现该庙三重五进,楼、台、厅、坊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占地约11万平方米,气势恢宏,并有碑石二百余通,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不可多得的古代园林景观。
唐代著名道学家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不详。唐初太宗李世民曾亲自将其召入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年间,流放郁州,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成玄英开创了唐代道教吸收老庄哲学向义理化方向发展的端倪,并且为从道教哲学立场解释老庄作了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代道教发展的方向。
一代宗师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温(今河南温县)人,唐代著名道士,茅山宗一代宗师。早年入嵩山学道,隐于天台山,唐开元十五年(727),玄宗李隆基命司马承桢于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道院。他提倡“主静去欲”说,对理学家周敦颐“主静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著有《修真秘旨》、《上清天宫地府图经》、《道德论》等。阳台宫位于济源王屋山南麓,是开元年间司马承祯奉皇命所建,原名为阳台观,金代改观为宫,元明清屡经修葺,今存三清殿、玉皇阁皆为明代建筑。
内丹修炼法创始者陈抟
陈抟(?~989),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好研《周易》,手不释卷,曾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又作有《先天图》。其宗教思想融儒、释、道三家之学说,启宋代三教合一之思潮,于宋代理学影响较大。据传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其《先天图》被邵雍演化为“象数”体系。陈抟的丹道思想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应大道,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家、佛教的思想,构成一套系统的内丹理论,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太一教的创始人萧抱珍
萧抱珍(?~1166),卫州(今河南卫辉)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得道之初在家立教传道,因传授“太一三元法箓之术”而名太一教。太一教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济人。入元,忽必烈追赠其为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所创太一道流播于金、元。
全真教圣地延庆观
位于开封城内西南隅,包公湖北,与北京白云观一样被视为道教全真教胜地。金大定年间,王重阳携弟子由山东返终南山,途经开封时病逝,后人建重阳观以为纪念。元初,全真教兴盛,其弟子邱处机派人主持重阳观教务,并大兴土木,历时30载,建成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遭兵燹,明洪武六年(1373)重修殿宇,更名延庆观。现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 13米,坐北朝南,采用仿木结构,均用砖堆砌,下阁上亭,上圆下方,造型奇特,是蒙古包与中原阁楼的巧妙结合,具有元代建筑风格。阁内供有真武铜像一尊,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华派创始人宁全真
宁全真(1101~1181),俗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河南开封人,南宋初东华派创始人。东华派是从灵宝、阁皂宗分衍出来的一个支派,灵宝派盛于南朝,唐以后衍变为阁皂宗,在两宋时虽与茅山、龙虎二宗并称“三山符箓”,但一直不如其他二宗兴盛。据说宁全真资禀纯异,敏于记忆,师从灵宝派田虚真、王古学道,肇开东华派,将灵宝发扬光大。绍兴(1131~1162)中,宁全真以斋醮祈祷有功,被赐号洞微高士,继进“赞化”二字。朝廷凡有醮祀,皆命其主持。孝宗朝(1163~1189)为人陷害,此后晦迹深遁,益勤修炼,追随者众多。
“北顶”五朵山
位于南召县四棵树乡西部,风清景幽,山水秀美,历来为道家修炼之所。唐贞观年间肇建庙宇,初为祈雨之地。宋代称骑立山龙堂,元代称嘉显侯庙,明代称祖师庙。世传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下野后,辗转避至五朵山庙出家,民称“祖师爷”,并得此地天宝观道人张三丰相助,弘扬道场,声名大振。自此,五朵山始称“北顶”,又称“祖师顶”、“金顶”。后来允炆与张三丰南下武当山建庙,武当山又被称作“南顶”。两地香火旺盛,遥相辉映,后来发展成为中原和江汉地区的一项重要典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