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最杰出代表——苏轼
文/肖旭
苏轼的作品是我们的重点之一。要阅读好作品,首先要了解他政治上、思想上的复杂性的特点以及他的文学主张,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苏轼的作品。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主要是佛、道、儒三家思想的杂糅。从注重实际,关心政治来说,儒家思想是他的指导思想;在生活态度上,特别是为应付险恶的处境,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又更多地接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上的复杂性,必然带来创造上的复杂性。这复杂性表现为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而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的。在正统的儒家孔孟思想的指导下,苏轼关心国家命运,投身政治斗争,写下了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佛家、道家的处事态度使他遇事达观超脱,心胸匡放开脱,这都是他积极的一面,而有时从他作品流露出来的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等思想,则是消极的因素。苏轼的思想感情形成了他的性格,也形成了他作品的风格。他散文行云流水的风格以及词当中“大江东去”的豪放气概,都与他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前赤壁赋》和《大江东去》
这两篇有关赤壁的作品,写在元丰五年(1 0 8 2年),苏轼在黄州的时候。元丰二年(1 0 7 9年)御使中丞李定、舒檀等人从苏轼作品中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就以诽谤朝廷之罪逮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时间的审讯、折磨,最后把苏轼贬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实际上什么事也不管,行动也不自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对此,苏轼胸中郁积着强烈的愤恨、不平和苦闷。元丰五年(他到黄州后的第三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的赤鼻矶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知道这里并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但他并不是要写历史而是借赤壁抒发感慨,所以他将错就错,在词赋之中都谈到了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借怀古以伤今。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这段描写了泛舟大江的美好景色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几句,为我们烘托出一幅月白风清、水天相联的秋夜景色,“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写的是泛舟,既抒发了月夜泛舟的舒畅心情,又给人以乘风凌空,飞升仙境渺茫虚幻的感觉,为以下的议论作好了铺垫。这几句可以和苏轼中秋词当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联系起来看,去体会其中的韵味。第一段写夜游之乐,泛舟之乐。
第二段则由乐引出了扣弦而歌,又由歌引出了客人吹箫的悲凉,承上启下,自然而然的引出了第三段、第四段,主客间关于人生意义的一场辩论,文章自此出现了波澜、曲折。
第三段写客人箫声悲凉的原因,苏轼通过客人之口称赞曹操当年“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样的英雄气概。然后用感慨的语气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里表现出来的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内容。如此不可一世的曹操,都被时间的流逝荡尽了旧痕,而自己如今“与子鱼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能在历史上留下什么伟绩呢?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几句是苏轼借客人之口发出的人生太渺小了、短促了,这样的感慨。这是奋力于当世的苏轼,因为贬官黄州实感壮志难酬发出的深痛的哀叹。
这一段与下一段的主客问话实际上都是作者的独白,是他陷于深沉苦闷又力求摆脱的矛盾心情的表露,苏轼不愿沉浸在这悲观、失望思想中,但是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便只好搬出老庄的处世哲学作解脱。
文章的第四段,是写对客人的批评,作者借江水、明月眼前之景,形象地说明宇宙和人生都不绝对的永恒和绝对的短暂,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从旷达中求得了解脱和安慰。从变的一面看,人生是短促的,渺小的;从不变的一面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高官厚禄即非吾之所有,“一毫莫取”。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尽情赏玩又与世无争。应该说苏轼的这种自我解脱,这种自我安慰,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味道,但是他处在极端失意的时候,仍然能够处以达观,看到人生无尽的一面,这的确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的第五段从“客喜而笑”——结束,写随着夜景的消失游玩结束了,主客之间的思想矛盾似乎也解决了。实际上借酒浇愁愁更愁。这里的喜而笑,实际上掩藏着作者难以言表的苦闷。
在介绍了《前赤壁赋》各段大意之后,我们再从思想上、艺术上对这篇文章作个评价: 先看思想内容。《前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游的叙写来表达自己的宇宙人生见解。作者通过记述江山风月的清奇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以后,那种精神苦闷和自我排遣,在旷达超脱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感伤。作品虽然流露了一些虚无的现象和消极的情绪,反映了他深刻的思想矛盾,但也曲折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平的愤恨,表现了追求自我解放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文章写在苏轼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的第三年,当时他几乎丧失了人身自由,在这种极端困难、极端失意的情况下,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还是那么坦荡旷达,达观的处世,并能看到物我无尽的一面。因此《前赤壁赋》的确有积极意义。
从艺术上看,《前赤壁赋》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从文章的文体、文章的布局、意境上以及语言运用上都表现了苏轼散文的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调。
首先,从文体上看,这是一篇散文赋。苏轼在欧阳修的影响下,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赋,他充分运用了赋体常用的主客问答方式,押韵、排比对仗等,但是又有意打破了赋体在格律、字句方面的限制,文字奇妙,实在可以看作是一首散文诗,这是从文体上看。
第二,从布局结构上看,文章波澜起伏,曲折多姿。《前赤壁赋》先写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写“客有吹洞箫者”,其声悲凉,自然地转到主客问答,引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凭吊,凭吊江山,感人生如梦,留恋风月,喜造物无私,于是旷然下悟。最后用主客狂欢,一睡达旦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本文放纵恣肆,迭宕多姿,具有苏轼散文“行云流水”的特点。
第三,苏轼善于运用抒情的笔调创造出诗的意境。苏轼继承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发扬了韩愈以文为诗的长处,抒情中带有说理,作到了诗情与理趣融合无间。这篇文章叙事简洁明了,写景,气象开阔;抒情,意味深长;说理,滔滔雄辩。所谓抒情抒的是对江山喜爱之情,自己壮志难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凭吊之情;而说理则是表达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苏轼能够不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去阐述事理,把理由的申诉,感情的变化和文章层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带有形象性,具有感染力。文章也因此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这是讲文章的意境。
第四,从语言风格上看,《前赤壁赋》很能体现苏轼散文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行云流水的风格。如第一段写一叶小舟行进在旷远辽阔的江面上,由此而产生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起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想象,不由人不进入遇仙的飘飘然遐想之中。又如作者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多层的比喻,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呜咽的箫声,借以表现充满抑郁忧愤的心情。
另外作者明知黄州赤壁不是作战的赤壁,但他为了吊古伤今,故意以错就错,以用历史典故求故实,为我所用。再有这篇赋中既有大笔勾勒,又有生动形象的精雕细琢。赋散相间的句式,具有一种韵律美,也为文章增色不少。说它语言有概括性,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几句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大江秋夜面貌,留给读音丰富的想象余地。说语言精雕细琢,也举个例子,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话中的“徘徊”二字,就很有韵味地表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境。一轮满目刚刚升起,它也如同游人一样,陶醉于良辰美景,在星云之间漫步,而且还有意的把步子放的很慢很慢,“徘徊”二字生动形象不可言表。另有描写箫声的语言也是经过锤炼雕琢的。
这是一篇以文为赋的优秀作品。该文把传统的赋散文化了,这是诗与文的统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是唐以来和市民文学同时发展起来的,词以爱情为中心的主题与市民文学相同,他最终发展为曲,更是走了市民文学,俗文学的道路。而苏轼却把词散文化了。它使词从较小的领域接触到正统诗文已经获得的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接受了市民文学的影响,因此他的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理解了《前赤壁赋》,也就不难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篇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是相通的。
【念奴娇】主题,是一个历史的凭吊,而这凭吊是通过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向往来表达的,而这个风流人物不仅继承了魏晋的风流传统,又具有“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的青春活力。风流豪放与少年英俊的周郎的统一,按过去说法也就是正统诗文与新兴的词的统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的词。怀古的作品在古代诗文当中,都是古为今用。借对历史事实的评论,对古迹的观感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苏轼用词来表现诗文的内容、境界,这首词便也抒发了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词的上片主要写赤壁、写古战场的景色;下片主要写怀古,归到伤今;用怀古来发泄心中的不平。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贬到黄州已经三年,他能把自己的悲慨融在江山之中、历史之中,把自己放在千古风流人物之中,鉴往知来,这样一种开阔博大的气象。有了历史的现象,才能不把一个“小我”看得较我重要,也才能超脱自己的苦难。
词的一开头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通古今而观之,把自己揉进历史,千古人物的成败具在其中,当然也包括他自己。这是作者登高眺远,面对长江的感受,形象的表现他的历史观点。南唐后主李煜,也有写江水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很形象的句子,然而李后主所表现的是无法超脱的悲苦;苏轼的“大江东去”之句表现的则是超越了自我的历史观,超越了自我也就实现了自我、完成了自我。这两句是江山、人物合写。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为英雄人物出场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久的空间和时间的背景。下面则由对江山、人物泛泛的感想归结到赤壁之战的具体史记上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道是”表明认为这是三国时的赤壁,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传闻,而作者则是故意错用的。他是要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说赤壁又冠以“三国周郎”四个字,既突出了历史意义也为下文写周瑜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介绍了赤壁战场极其壮阔的景色。“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立的山崖,散乱地插入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江岸,一望无际的江面涌起千万堆蓬勃的雪浪。“卷”字极其形象地描绘了波浪的最美形象,就好像卷起一张白纸的样子。这是多么有声有色的描写,不但写出了赤壁的壮丽,又可使人想见出当年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古代的豪杰,而这些豪杰已经一个一个地被历史的长江冲走了,只剩下江山如画。
词的上片由“大江东去”这一场景的描写进而集中到“故垒西边”一小场景之中,人物也登场了。 “乱石穿空”三句,是景物的特写镜头,力量自在其中。最后归结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人物又一次集合成一体,但是人物已经从千古风流人物缩小到一时豪杰,总结了上片带起了下片。
苏轼在江山历史的结合中,在“一时多少豪杰”中,尤其向往周公瑾,这是为什么呢?先看苏轼对周瑜的描写,这里又是一个人物的特写镜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加工,把人物写的栩栩如生。据历史记载,周瑜在孙策手下当将领的时候,才24岁,人称周郎。他34岁时,与诸葛亮一起统帅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用火攻战术,把老谋深算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作者在写赤壁之战之前加入了“小乔初嫁了”一句,增加了词的风趣,有一点市民文学的意味在其中。这里既用美人衬托英雄,用生活细节烘托了周瑜年轻得意,又是在向人们暗示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如果这场战争失败,难免会出现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怀古诗《赤壁》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而周瑜是怎样对付这场重要战争的呢?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上描写周瑜的素装优雅,一派从容,他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指挥作战竟如此轻装便服,好一派儒将风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过程。试想,少年英俊的周瑜,雄姿勃勃,议论风生,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面对强敌,潇洒自得,谈笑间就逐虏千里,旌旗蔽空的曹操战船灰飞烟灭,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战争画卷,而画卷的中心人物便是三国周郎。
以上的内容都是怀古内容。写的是作战的场地、作战的人物。从“故国神游”以下转入了伤今抒怀。“故国神游”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上面讲的都是神游故国的事情是人家的事情,下面讲讲自己了。作者游赤壁思豪杰,本希望能够像千古风流人物和三国时多少豪杰那样的建功立业,特别希望能够像公瑾当年那样少年得志功成名就,所以他才专门选出周瑜这个人物来突出地描写。但是周瑜在赤壁立战功的时候,年仅34岁,如今自己已经年近半百,头发都发白了,一事无成反落得贬官黄州,相形之下这是多么大的不同,想到自己壮志未酬,却身遭迫害,心中难免有无穷的悲愤。但是苏轼贬谪黄州之后,佛老思想日益浓重,加上他开朗的胸怀,使他一直能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所以才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自嘲的话。他笑自己不该多愁善感,为古代陈迹而感叹,以至头发早已发白。“故国神游”二句是倒装句,从意思上讲,“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写的是自己的苦闷和解脱。这两句是从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的早生华发得来的,作者有壮志,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把自己同少年得志的周郎相比,在赞赏江山人物的同时,难免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感叹情绪。他的悲哀是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是壮志难酬,虚度光阴的愁哀:这种愁哀一经溶进江山历史之中,就带有一种博大深沉的豪放境界,而这正是苏轼的境界。我们看苏轼不能只看他豪放博大的一面,还要看他旷逸的胸怀,在诗意中达观、旷逸的胸怀,这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豪放而浪漫的苏轼。苏轼固然有“人间如梦”或“人生如梦”消极的一面,这是不同版本上的不同记载法,但还有“一樽还酹江月”达观的一面。
联系整首诗来看“小乔初嫁”,青春少年,功业宏大,“雄姿英发”的周瑜与那“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曹操一样。“而今安在哉”?他们都被大浪淘尽了,只有无穷的长扛才是历史的见证!那么我哪,作者与周郎、豪杰相比,自知自己也在千古风流人物之中,也要成为过去,于是有了历史的一种的观念。他把自己的哀愁,寄托在长江明月之中,“一樽还酹江月”是举杯邀江中月影,就消除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在感慨之中得到超脱。这是与江山明月结合起来,这种超脱只是超脱自己的苦难,而决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把悲慨与旷达结合起来,不沉于自己的苦难,能超脱自己的苦难,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充分的体验、感受,充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这正是词人苏轼浪漫主义的另一个侧面。
这两篇可以互为补充,对照着去谈,在阅读中了解苏轼的思想,了解苏轼这个人。
【念奴娇】这首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祖国瑰丽江山画面和历史人物雄姿英发的生动形象,而且表现出词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历史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挚着。所以通篇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健康、乐观的。对这一点一定要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