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谈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谈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文/杨蓉

重新读完美国管理学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再次确认 ,这是部经典之作。并不是指,这本书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也不是指它的读者遍布全球各个领域,七个习惯准则经历了时间考验并历久弥新,对组织的成功和个人的效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衡量一部书的价值,是读过它之后我是否“被影响”,并想做点什么。这话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老师说过“一本书再伟大,如果它对我产生不了影响,它是不存在的。”本书作者史蒂芬·柯维也说了“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做不知也等于未知”。

我在不久前的一篇《遇见》的小文章里写过:放在过去我是不会去看西方这类实用型的书,我向来沉溺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但现在却发现,这类书像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弱点)》那样,常常一语中的,直击要害,没有含蓄蕴藉之美,却有简单明了之智。

我把自己最近的阅读感受作了一个比较,似乎东方文化侧重于道的传授,西方文化侧重于术的指导,但二者殊途同归,最后都集中到人事之情理上。当然怎么去融会贯通,还要看如何实践。我再次确认的是,书和人之间的遇见,都是冥冥中的注定,早晚而已。那么,恰逢其时的遇见这本书,我确信它值得一读再读,更要强化实践。

书中的七个习惯说起来也简单,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之间的顺序不能改变,循序渐进,从个人领域的成功写到公众领域的成功。当然,这本书的首要意义不是为了告诉人们怎么追求个人成功,而更是服务公众。这七个习惯对人的影响在于,帮助人们认识最好的自己并且发挥出来。

这本书所阐释的高效能是强调以原则为中心(变化的是世界,不变的是原则),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我的某些思维定式,例如学会平衡,懂得更新,强化实践。以我个人来说,写作是向内探寻,教育管理是向外探究,如何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从做人到做事,如何提高效能,其中三到六这几个习惯对我启发较大,获益匪浅。

要事第一。是让我们学会去做第二类事务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通过自我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成为生活的掌控者。这让我从感性变得理性了许多,增强了自我的元认知,即使忙碌的时候来临,可我很坦然平和。因为我懂得按照轻重缓急来安排事务,改变思维来改变行动,从而提高效能。

在谈双赢思维之前,柯维首先谈的是关于人际关系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模式。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情感账户”,所谓的情感账户,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而人际交往的模式有六种,分别是:利人利己 两败俱伤、损人利己、舍己为人 、独善其身、好聚好散,最佳的交往模式应该是“利人利己”,也就是双赢。

柯维说,正如身体经常需要食物保持健康一样,人际关系也同样经常需要营养。而且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我们的生活中常有这种经验: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偶遇,毫无生疏之感,那是因为过去累积的情感仍在,但经常接触的人就必须时时投资,否则突然间发生透支,会令人措手不及。

他特意提到如何经营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他说人际关系越亲密,越不容易维护,如一对一的人际关系。如果婚姻关系中双方之间的情感账户不仅亏欠,且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再不善加储蓄存款,反而还想着一味索取,等待它的就是破产,最好的结局是好聚好散。

而在亲子交流里他谈到一定要避免与子女之间封闭的、机械式的交流,如果父母在子女那里信用度极低,尽管本身博学睿智,能助孩子一臂之力,但因为你们之间已经透支,子女不会为了父母短期性的感情投资而影响自己的决定。这给了我极大地提醒,我和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交流不能仅局限在吃穿学习方面,而是和他共同成长。

有双赢思维的人是基于“我们”而不是我,来进行思考问题,能在交往中寻求双方获利、互相尊重。他们总是通过向情感账户存款来建立与他人的互信关系。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

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则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人生不是竞技场,唯有击败别人才能成就自己,而是需要相互依赖。他说,相互依赖比独立还要难上十倍,只有真正独立的人才能做到有效的相互依赖。是的,一个人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知彼解己是指先寻求了解对方,再争取让对方理解自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聆听”,很多书告诉我们如何说,但比说更重要的是学会听。聆听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出回答,而是理解对方,触及对方灵魂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并且,信任和尊重终将产生爱。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它的精髓是尊重差异,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和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综合统效寻求变通后的第三种方案,它的基础是尊重、赞赏甚至庆幸彼此间的差异。它是某种创造性的合作,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整合或者经过改造后的第三种,就像1 1=3,或者更多。

最后一条是不断更新。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高效能人士不断在生活的四个方面(身体、社会/情感,智力,精神)更新自己,这将增加他们实践其他有效习惯的能力。

最后分享几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一些金句:

不读书的人和文盲没什么两样。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

里奥·罗斯金说过,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我们能赠予子孙的永存遗产只有两种——根和翅膀。

生活的节奏是渐强音。

退休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最棒的工作还是在未来。

备注:该文章为杨蓉老师原创,著作权和赞赏均归杨老师所有,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史蒂芬·柯维潜心研究美国1776年以来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有哪些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指的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柯维所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套正确的行为准绳.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杨蕾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曾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5个美国人之一,他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 关于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厉害的人,都懂得“不努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厉害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事,好像都很顺风顺水,甚至觉得这些人是天赋异禀或者幸运附体,令人好不羡慕. 然而羡慕归羡慕,繁华都是别人家的,而落寞的自己却依然平淡无波澜.那么到底是什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找准中心原则,快乐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作者柯维的一本书,它被评为福布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被汤姆·彼得斯称为"一本能改变你命运的奇书&quo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思维方式的力量

    文/月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篇第一部分就重点强调了思维方式与原则这一问题,强调了人是创造者,人应该掌控自己的人生,由内而外地全面塑造自己.因为人有四大天赋: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 ...

  • 思维导图102本书→1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本书主线 高效能的"七个习惯" 方法 提供开发个人.人际效能.高度整合 依次经历 人类成长三个阶段 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帮助更有效解决问题 把握机会 不断学习并结合其他原则 以 ...

  • 108页PPT笔记,掌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

    这篇笔记的整理花费了作者相当大的精力,力求使其结构清晰而完整,目的只有一个:看完之后你已经相当于掌握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 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这里的习惯等于原则,以原则为中心,来构建我们思维模式的底层.我想,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减少犯错,减少意外,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更容易在不确定的时候果断做决定. 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 ...

  • 思维导图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爱运营 2月17日 思维导图: 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张电脑版软件绘制的思维导图,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我当时绘制的思路. 首先,咱们看到了引人注目的中心图案,中心图案需要画在纸中央,要和主题相关,我画的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