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孵化器的运营模式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9.06.25

行业疾驰三年后,中国的孵化器数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我国绝大多数孵化器现在仍然还在扮演着“二房东”的角色,服务严重同质化,靠着政府补贴与收租才能侥幸存活,更别提给创业者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了。

如今,创业之风已经不像两年前那般浮躁,许多孵化器也会随之被淘汰,未来能活下来的孵化器,有且只有四种。

资本驱动的孵化器

以资本驱动模式促进孵化器的持续健康运营,这种做法高度迎合了美国成熟的孵化器模式,同时这也是孵化器运营主体与创业者共赢的理想状态。

从创业者角度看,在这种模式下,孵化器会对入驻项目进行价值判断,能够入驻的都是当下或者未来有投资意向的创企;孵化器不仅会为创业者提供天使投资,还会为其配备投资人导师,为企业传授运营意识、产品设计、发展经验等,降低创业风险,大大提升创业成功率。

此类孵化器在前期不追求盈利,在入孵时孵化器提供创投基金,毕业后的后续融资中再伺机退出,通过股权溢价实现盈利。极个别相当优质的项目甚至会出现孵化器一直伴随至IPO的情况。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孵化器还不具备对项目的投资孵化能力(这个投资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对创业者的指导和帮扶),能投通过投资实现最终盈利的孵化器,更是凤毛麟角。

但从长远上看,随着孵化器行业过渡到成熟期,优秀的孵化器会越来越重视创业投资的比重。从各地科技局近年对孵化器行业政策的转变上看,政府的政策也将会从各类普适性的补贴,转为对孵化成功并以适当比例持股的孵化器的定向补助。

总而言之,目前来看,依托空间对优质创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依然是孵化器最理想的经营模式。

多元结构运营主体的孵化器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在演讲说过,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联手与共享才是出路。

在孵化器行业也是如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意义上的几大运营主体:(科技)地产商、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许多短板。

做孵化器的地产商,包括万科、华夏幸福、SOHO、亿达等,具有场地、资金、物业经营等硬件优势,但它们在产业运营、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是短板;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创新人才和产业资源,但高校作为创业孵化器的角色,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孵化过程不明确,缺少科学管理机制等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转化落地能力,也容易形成相关产业生态,但资金永远是一大难题;金融机构有钱,也有投资能力,但由于对产业不了解,难以对入孵企业进行准确的投判断,更无法在技术提升和资源导入上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

于是,有一些运营商开始主动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孵化器业务,创建了包括“高等院校+科技地产企业”、“银行+央企”、“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多元主体结构的孵化器。这些孵化器集科研院所的产研能力、地产企业的经营能力、投资机构的孵化能力、科技企业的转化能力与一身,具有完善的专业化、垂直化孵化服务能力和技术、资金等各类无缝化服务支撑能力。

这类孵化器在目前我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存在体制障碍、沟通壁垒、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但类似于产业地产的“开发商+产业运营商”模式(详见:中兴万科合作背后,“产业运营商+地产开发商”模式正在崛起!)。多方联合,协同发展,必定是孵化器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垂直孵化的孵化器

垂直孵化型孵化器是指针对某一产业进行定向孵化,依托科研院所或高新技术企业的先进产业技术平台,并向创业者提供定向孵化基金,帮助特定领域创业者将技术落地。

这类孵化器一般由政府、行业协会或行业巨头主导,招揽特定行业创业者,依托庞大的人脉以及行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适宜其发展的一切产业、人才、技术、资本资源。

垂直孵化型孵化器的创业者层次较高,多为技术背景较强的海归、博士团队或大型企业内部团队创业,创业成功率高、产业带动作用强,能够扎实的把具有地方性特色或带有政府倾向性的产业扎实地发展起来,营造出品牌性的产业氛围。

由于其特有的“政治属性”,此类孵化器往往是政府文件中的重点项目,但其难度在于对发起人的背景很高,除非有大型国企、央企、行业巨头或有实力的行业协会、商会等作支撑,不然很难做成。

高品质纯办公型空间

前面提到,如今孵化器间的服务严重同质化,大多数孵化器张口闭口永远绕不开财税、法务、人力资源这些基础服务;随着信息的透明化,以及政府、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逐步开放,创业者对传统孵化器的需求,仿佛也不是那么强烈了。

于是,一部分熟悉了传统众创空间“套路”的创业者们会回归最初的办公理念,他们会把目光转向“最舒适的”高品质纯办公型空间。

纯办公型空间最大的核心卖点就是物业服务,包括给入驻企业品牌资产提供增值效应,为创业者提供足以媲美顶级写字楼的办公环境以及国际酒店般的生活和办公服务。此类产品对运营商的资本力量、品牌号召力及物业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纯办公空间的头部基本由国际连锁集团占据,如来自美国的WeWork和英国的雷格斯(Regus)等。高品质纯办公型空间一定是有市场的,包括WeWork在内的全球性公司,它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这些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国内的地产商们而言,当下空间过剩严重已然是业内的一大压力,转型高品质的物业产品,或许是传统地产商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机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