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六种中国武术古兵械

一、长兵械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乾坤日月刀10.枪 11.龙枪 12.凤枪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                                                           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二、短兵械1.汉刀 2.苗刀 3.菜刀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乾坤圈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三、双兵械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7.乾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乾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乾坤圈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乾坤圈 78.双轮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四、软兵械1.双头链子枪 2.链子剑 3.两节棍4.手梢子 5.三节棍 6.少林童子棍7.铁链夹棒 8.龙头杆棒 9.银丝鹿角棒10.独角椎 11.三仙叉 12.剑鞭13.三节鞭 14.九节鞭 15.筒子鞭16.虎尾鞭 17.赶山鞭 18.龙梢鞭19.西域鞭 20.蛇形软鞭 21.少林钩鱼鞭22.廿四节麒麟鞭 23.廿四节赫铃鞭 24.廿八节窜宫鞭25.卅六节天罡鞭 26.十三节蛇骨鞭 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                                     28.大流星锤 29.双流星锤 30.亮银链子锤31.棱角流星 32.彝族流星 33.狼牙球34.锚抓 35.双飞抓 36.少林滚龙掌37.少林大铁锚 38.蛐蜒 39.梢锤四节40.爝 41.绳镖 42.双头镖43.绳索 44.山河带 45.蒙仙网46.串珠 47.拂尘 48.铁莲花49.血滴子 50.阴阳扁 51.龙须钩52.呜喽嘟 53.藏族白嘎五、暗兵械1.飞镖刀 2.单指剑 3.三指剑4.匕首 5.袖圈 6.飞叉7.飞铊 8.飞爪 9.鞭铊10.有尾飞铊 11.飞锤 12.双飞挝13.铁蛤蟆 14.铁蒺藜 15.铁鸳鸯16.梅花针 17.点穴钉 18.锥镖19.鸳鸯镖 20.燕子镖 21.柳叶镖22.金钱镖 23.蝙蝠镖 24.四刃镖25.旋风镖 26.雪花镖 27.枣仁镖28.三星镖 29.七星镖 30.八刺镖31.仁者镖 32.四尖四刃镖 33.少林亮银镖34.袖箭 35.袖内箭 36.梅花袖箭37.摔手箭 38.卖眉弩 39.少林低头弩40.点穴针 41.飞腿踢针 42.掌心雷43.四门张 44.铁橄榄 45.崩龙袖锤46.少林金钗 47.双头判官笔 48.飞蝗石49.布依飞石 50.游球 51.排鞋针52.铁弹弓六、御射兵械1.弓 2.弓袋 3.弩 4.三弓床弩5.弹弓 6.弹丸 7.矢8.箭桶 9.火龙出水 10.长牌11.藤牌 12.竹立牌 13.龙头盾牌14.狮头盾牌 15.虎头盾牌 16.少林盾牌十八般武艺,指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水浒传》写到的十八般武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另外还有两部同名影片《十八般武艺》。同时有王力宏的最新同名专辑。【读音】shí bā bān wǔ yì【解释】:①比喻多种技能。【出处】: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示例】:假如有人以为我是老作家,必定~样样精通……那就难免捧得越高摔得越疼了。◎老舍《学习当先》【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各种技能详细释义“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

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十八般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十八般武艺”《水浒传》有谓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还有一说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耙、鞭、锏、锤、叉、戈、矛;另一说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武艺介绍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十八般武艺的名称,始见于南宋“武艺一十有八”。元朝流传甚广,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浒传》第 2回中描写九纹龙史进从王进教头习武时说:“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 鞭、锏、 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他指的都是兵器。到明代后期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5中说:“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所谓白打,据明朝朱国桢(万历天启间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艺十八事”中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十八般武艺原来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进去。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战时仍以弓、弩为远兵利器,故在军器三十六、武艺十八般之中,弓都列为第 1位。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4种说法:第1种说法认为是“刀、 枪、剑、戟、 镋、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图1)。第2种说法与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样,但最后 3件改为:代、抉、弓矢。第3种说法是“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九长九短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这是近代武师一般不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第4种说法,近代戏曲界有人认为是刀、枪、剑、戟、 斧、钺、钩、 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辨析十八般武艺指武术中常见的诸种兵器,初见于宋代戏文《张协状元》,后世有多种解释。其一,明代戚晋叔辑《元曲选?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若论着十八般武艺,弓驽枪牌,戈矛剑戟,鞭链镗锤。”其二,元明间施耐庵著《水浒全传》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驽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其三,明万历年间谢肇淅《五杂俎》:“十八般: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后世还出现了“九长九短”、“六短十二长”,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艺内容说。综合历代“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删去重复,共包括下列种目:属抛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铳。属长兵器的有:戈、矛、枪、棍、殳、杵、杆、杖、棒、斧、钺、戟、大刀。属短兵器的有:剑、刀、鞭、锏(简)、钩、镰、锤、拐、环(圈)属软兵器的有:链、流星、绵绳套绳。属徒手的武艺,统称为“白打”。历代“十八般武艺”中所指的这些种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飞刀、袖箭、三尖两刃刀、橛、匕首、鸳鸯钺、阴阳锐、状元笔、铁尺、绳镖、三节棍等均未包括。至于武侠小说家笔下剑造的许多“奇门兵器”,就更难以尽收了十八般兵器一弓:马箭、袖箭、步箭、二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三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看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四刀: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飞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挝):骨朵、锤、锥、椎、链子锤(流星锤)、蒜头锤、骨朵锤、卧锤、重锤。十四棍:双头棍、操钩棍、狼牙棍、闷棍、脚棍、齐眉棍。十五叉。十六耙:铛耙、耙、扒、省耙、铲、月牙铲、马叉。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兵器保护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申报的“十八般武艺”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般武艺又叫十八般武器。根据旧版《辞海》的解释,是“我国武艺之总称也,相传为战国时孙膑、吴起所遗传,分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所谓九长九短,是指九种长的兵器和九种短的兵器。古语“短兵相接”的“短兵”,就是指的这类“九短”。兵的本义为“兵器',所以《说文》说:”兵,械也。“后来即以执掌兵械的人为”兵“,是引申义。这是历代相传的第一种说法。可是,《水浒》第二回描写史进每天请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经过半年,史进的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都学得精熟。这和历代相传的十八般武艺有些不同。特别是它换上了弓、弩、矛、锤都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这是第二种说法,而且也比较全面,但是,明代马愈的《马氏日抄》却说:“己巳岁,兆寇作难,官司招募勇敢。山西李通,行教京师,无人可与为敌,遂应募为第一。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锤、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和《水浒》里描述的又有不同,这是第三种说法。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卷五,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十二都从此说,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更是完全本于《马氏日抄》。哪一种说法正确和全面,还没有人作出判断。只是三种说法虽有不同,其中绝大部分的武器都可以理解,“白打”是什么却要费点考证。据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卷上说:“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那么,白打就是赤手空拳地相打,也就是拳术。十八般武艺添上“白打”,自然是很重要的,也是常见的,只有这样,所谓武艺也才能够更加全备,甚至还是一切武艺的基础。不过,它并不属于兵器,只能说“武艺”不能说“武器”。《涌幢小品》将它列入“兵器门”,就很不合适。至于白打又为古代的球戏,属于“蹴鞠”的一种,那就更不属于“十八般武艺”的范围了。其实,古代武器中还有弹、矟、匕首、飞镖等等。《通俗文》说:“匕首,剑属。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而便用。”又说:“矛长丈八者谓之矟。”均见《艺文类聚》卷六十引。那么,张飞的丈八长矛应名为矟。弹则早见于《左传》。至于飞镖,也是属于短兵,而专用于投掷;还有一种毒药镖,更是很厉害的武器。《三侠五义》中的那些侠士,几乎每个人都善于使用。这样,所谓武艺就实在不止十八般,因而这个名称也有问题。怎么会成为“十八般”的,更是一个待破的“谜”。某大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这“十八般武艺”是指什么呢?明人谢肇淛(zhè)《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曰“白打”,就是“徒手拳术”。而《水浒传》写到的十八样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此外,还有的称十八般武艺为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棒、锤、杵。还有一说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另一说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虽然关于“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总的说来,十八般武艺指武术中常见的诸种兵器。当然,“十八般武艺”中所指的只是有代表性的种目,并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飞刀、匕首、三节棍等均未包括。古代兵器大全西周时期长兵有:戈、戟、 钺、矛、斧等。短兵则有刀、剑等。这些兵器多为铜质,质地精良坚利,使兵器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价段,并发挥其无比威力。铁兵器始于周代,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由于铁的蕴藏量较为丰富,铁器的坚硬度比铜制品强,又易于铸造, 因此,铁兵器逐渐代替了铜兵器,品种更为齐全。

越王剑戈、戟、矛、殳、 斧、钺、锤、锥、刀、剑、匕首等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中。作战时,士兵衣铁甲,操铁杖,使用铁斧、铁刀、铁钺、铁矛等兵器。到了汉代大抵完成了铜兵器向铁兵器的过渡, 至三国时期,铜兵器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演变为铁兵器的全盛时期。据《典论》记载:'魏太子曹丕选楚越良工制铁刀、铁剑、铁匕首,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即锻炼百次)'。这种武器质量上的飞跃,势必对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武艺的发展。隋唐五代时期的铁兵器中,长兵器以矛、枪和长刀为主。

霸王枪据《新唐书》记载:'光弼有裨将,援矛刺贼,洞马腹,中数人'。这表明唐将善用长矛而且技艺精良。短兵器则以刀为主。剑在这时已经失去了实战的价值,成为道士们的法器和民间习武器械。剑术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武术项目之一,佩剑之风长久不衰。相传诗仙李白经常舞剑,友人崔宗之称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结构精巧,规格多样,据《唐六典》所记。弓有长弓、角弓等4种,弩有擘张弩、角弓弩等7种,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种。

秦弩宋、元之际有所谓'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十八'不过是泛称而已,实际上远不止此数。据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长杆铁枪就有18种,另外长柄铁刀有8种, 各种短兵器有17种,如手刀、蒺藜、铁鞭、铁锏、铁剑、大斧、烈钻、钩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枪'就产生于宋代,其枪法已发展到纯熟的程度。元代兵器则精细而实用。据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有各种铁枪6种,各种刀7种。还有飞钩、镋、马叉、梨花枪、狼筅(长枪)、双飞挝、飞锤、铁戟等兵器49种,另有火枪、火炮6种。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内容。明人谢肇制《五杂俎》卷五中记载:'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予、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艺'讲的是演练兵器的技艺,所以它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种为 '白打',明代朱国帧《涌幢小品》中解释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清代的兵器与明代大同小异,不过品种更多而已。拿刀来说,有大刀、朴刀、春秋大刀、三尖两刃刀、大环刀、凤嘴刀、梅花刀、腰刀、战刀、苗刀、壮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余种。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钩、殳、锤、锏、鎲、棒、刺、钹、钺、钯、齿、铲等等就更多了。

楚戟刀是武术中最常用的器械,为十八般兵器之首。 练武中常见的刀法有砍刀、劈刀、撩刀、云刀、斩刀、抹刀、刺刀、挂刀、崩刀、格刀、背刀、藏刀、截刀、绞刀、缠头、裹脑、扫刀、按刀、推刀、架刀、分刀、带刀、点刀等。刀术的特点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经常习练, 能促进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内脏器官功能。《三国演义》所颂扬的蜀汉大将关云长,自桃园结义时打造了重82公斤的青龙偃月刀,跃马挥刀,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叱咤风云。

青龙偃月刀《古代兵器基础知识》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刀

刀 ,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形似环也,古称石兵或玉兵,又称“百兵之胆”,是强调其威猛彪悍之精神;主砍劈,可攻可守,灵活犀利,无论是战场厮杀、或习武格斗、或行旅防身,皆可发挥巨大功能。现今人们所知之中国刀皆为微弯、刃末梢大、带尖、单边开刃之兵器。现今人们所知之中国刀皆为微弯、刃末梢大、带尖、单边开刃之兵器。 据考古学推断,中国人早在旧石器晚期已有石刀出现,后陆续有骨刀、角刀、陶刀等出土,主要用为生产工具,兼具防御野兽甚至狩猎之用。据考古学推断,中国人早在旧石器晚期已有石刀出现,后陆续有骨刀、角刀、陶刀等出土,主要用为生产工具,兼具防御野兽甚至狩猎之用。在周秦朝,帝王诸候重剑不重刀,剑成战场主流,刀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但始终不及剑器普遍。西汉开始,随著骑兵的兴起,出现了一种适於砍劈的”环柄刀”,此种刀由於是单刃,背脊厚实,不但配备在骑兵,同时也成为步兵的制式装备。西汉开始,随着骑兵的兴起,出现了一种适于砍劈的“环柄刀”,此种刀由于是单刃,背脊厚实,不但配备在骑兵,同时也成为步兵的制式装备。后来这种刀的功能和需求逐渐凌驾长剑,成为战场上的新宠。后来这种刀的功能和需求逐渐凌驾长剑,成为战场上的新宠。至此而后,刀渐成为帝王、战将随身佩掛之护体、装饰物品,甚至成为皇帝封赏重臣之信物,如汉武帝赐东方朔“鸣鸿刀”;汉章帝以佩刀赐陈留太守马严等。至此而后,刀渐成为帝王、战将随身佩挂之护体、装饰物品,甚至成为皇帝封赏重臣之信物,如汉武帝赐东方朔“鸣鸿刀”;汉章帝以佩刀赐陈留太守马严等。而直刃长刀,也一直成为所谓中原地区,歷朝歷代之短兵器主流;除江南及西北民族用刀为弯刃外。明代受倭人入侵影响,刀制、刀术皆为之改变。明代受倭人入侵影响,刀制、刀术皆为之改变。军队大量改用“双手带”长刃刀,而即便是单手柄刀具,亦以“苗刀”形制为刃,与歷代大异其趣。清代佩刀,其形制则部份受明代影响,部份仍沿用传统宽头、尖峰、弯刃刀,唯装饰则较歷代华丽许多。清代佩刀,其形制则部份受明代影响,部份仍沿用传统宽头、尖峰、弯刃刀,唯装饰则较历代华丽许多。历代短柄刀形制极多,依各类史籍记载者即有:手刀、环刀、长刀、腰刀、佩刀、短刀、鬼头刀、大板刀(太平军专用,重十二斤) 、响环刀、象鼻刀、苗刀、戚门刀、乾隆刀、贝勒刀、吴钩刀、九环刀、砍刀、马刀、双刀、燕翎刀、子母刀、双手刀、破风刀、柳叶刀、燕翅刀、朴刀、直背刀、云头等之多,但在结构上,仍以刀柄、护手、刀刃三部份为主,而刀鞘、袋亦为携行时不可或缺之物品。目前国术中演练刀数套路运动用之单刀,不开刃,长度以演练者直臂垂肘抱刀时,刀尖不低於耳之上端为原则。目前国术中演练刀数套路运动用之单刀,不开刃,长度以演练者直臂垂肘抱刀时,刀尖不低于耳之上端为原则。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二:剑

剑 ,人所带兵也,从刀佥声,乃中国古兵之一,又称铗。是由匕首进化而来。多为平直、细长、尖锋,两边开刃之兵器。因其可刺、剪、劈、砍、撩、挑、错、摸、抛、冲、拦、 崩、挂、扥、绞、束、云等,功能万千,外型却又纤细、斯文,因此,又有“百刃之君”之雅称。在汉朝之前,剑是主宰战场之短兵。因骑兵兴起,重刀弃剑,因骑兵手持长剑驰骋疆场,由于交战马匹移动速度快,剑在直刺之余当需做大弧度的砍劈动作,造成长剑损毁。亦因为在制作上,剑有双刃,制作工程较单刃兵器更为需时,且剑刃单薄,砍劈易折。正如明《茅元仪武备志》所言:“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加以火器发明,战争方式、观念均大幅改变,于是剑具渐沦为民间习武或官宦冠服之装饰,甚至变为道家驱妖除魔之法器,而失其战场上原有之功能。而早在《周礼》一书中,即有以身高、地位区分佩剑规格的记载;自汉以来,贵族、百官皆有佩剑之美风;天子以剑为功勳、权位之封赏信物;武将以剑为征伐、建功之魂魄与精神;文人以剑为咏颂情志之强力素材;一般士人、百姓以剑为风雅的防身饰物;宗教家则以剑为行法、驱邪、镇方的重要法器;因此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仅仅在锋利剑身的实用面上,其所有考究而精巧的艺术配件,与形制区分之哲学意涵,更为历代拥剑者所津津细品与贴心珍爱。历代宝剑、名剑颇多,剑名更是雅致高贵;多散记于各类文集类书之中,而收集较为完整者,乃南北朝梁陶弘景著《古今刀剑录》、北宋为方便皇帝参阅之《太平御览》,以及清康熙年间翰林院历三年收编完成之《御制分类字锦》。现今武术用剑具之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时,剑尖不低于耳上端为准。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三:棍

武术长器械。棍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木制的棍有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等。金属制的棍有铁头棍、浑铁棍、浑铜棍等。还有铁制的带齿带钩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钩棒等。棍是原始人类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各朝各代无论是军中武术还是民间武艺,都对棍尤为重视。殳(棍)之由来已久,古人山居穴处,不免为毒蛇猛兽之侵凌,又无锐兵利刃以御敌;山间树木丛杂,随处皆是,往往折之以为自卫之器;故别种兵器,或全用铁制,或铁器而以木为柄,惟殳则完全木质,且构造亦异常简单,自首至尾,并无机括,不过一浑圆坚质之木杆耳;于此可见古时各事之简单,而原人之无机械心也。殳长约一丈二尺,粗细不等,盖亦视人力而为标准者;其实多用檀枣栗桧等木为之,或取其坚实,或取其柔韧,总以不易损折者为上品;若白蜡杆等,后已嫌其太软矣。殳法初无一定之组织,任意扑击耳,后人实创之,惟嫌其太长,使展不甚便利,故改为八尺,易名为棍,后又以人体之长度为准,使殳及其人之眉间而止,名之曰齐眉棍,始有棍之传世。按棍之有法,实始于魏;孝文时沙门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传入,惟非僧不授;唐之昙宗,宗之明性,又继其宗派而阐发之;故少林寺僧,至今以棍法为护教之祖,秘而不传,而世之言棍者,亦莫不崇少林,于此可见殳法乃出自禅家与拳术有相击之关系矣。且今之人,皆知有棍而不知有殳,盖因其更名巳久;而长短又绝不相同,即虽知有殳,而疑为与棍非一物,其实棍之制,则由于殳,殳之法创于棍,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至于矜奇眩异,而必谓之二物,而殳另有其法,却不知创自何时也。新中国成立以后,棍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多用白蜡杆制。根据《武术竞赛规则》规定棍长不得低于本人身高。故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棍的部位可以分为棍身、棍根、棍梢三部分。棍头是棍杆较细的一端的顶部。棍根是棍杆较粗一端的底部,棍梢是棍杆中细的一头。棍术的技击特点是勇猛、快速、多变。其流派很多,仅明代就有少林棍、张家棍等十几种著名棍术。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四:鞭

鞭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制 鞭节和圆环相连而成。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御,有7节、9节、13节之分,习称九节鞭。携带方便,使用可长可短,软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软鞭以圆运动为主,借助手臂摇动,身体转动,增加鞭的击打速度,改变鞭的运动方向。软鞭分单鞭和双鞭,也可与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两种,一是竹节钢鞭,形如竹节;另一种是13节水磨钢鞭,长约1米,鞭尾有坚木或铁制柄,头尾皆可握 ,能两头使。击法有挡、摔、掉、点、截、盘、扫等。方节鞭:由鞭身和握把组成。鞭身为十一节方形铁疙瘩组成。鞭把为圆形铁制。用时可以鞭身击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击。秦家鞭:此鞭鞭长四尺,通体为长铁杆。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圆球。无明显的鞭把和鞭尖的区别。其用法同硬鞭。雷神鞭:属硬鞭。其鞭长四尺,鞭把与剑把相同。鞭身前细后粗。共为十三节,形如宝塔。鞭身为方形,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尖成方锥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余。把手处有圆形铜护盘。鞭重三十斤,通体为铁制。水磨钢鞭:短兵器械之一。属于硬鞭。鞭长三尺五寸,鞭把为五寸,鞭身长三尺。鞭身后粗前锐。呈方形,有十三个铁疙瘩,鞭头稍细,为方锥形。鞭把粗为一寸三分。鞭头鞭把三处均可握手,能二头使用。竹节鞭:属于硬鞭。其鞭长四尺半,把手为圆形,上有若干突出圆结,便于握手。把手前有圆形护盘。鞭身前细后粗,呈竹节状,共有九节或十一节不等。鞭身顶端很细。通体为铁制。鞭、锏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初学记·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扑罪人,亦以驱马。故其文从革。《书》曰:“鞭作官刑。”此则施于民也。《传》曰:“左执鞭弭。”又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此则施于马也。其后以竹代革,则策二文,又并从竹,盖因驱策,击之义以立名也。后梁战将王彦音,不仅善枪,而且善铁鞭。冯云鹘《金石索》中,图示了王彦章铁鞭一幅,“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见《中国兵器史稿》)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宋丁度、曾公亮《武经总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唐代已广用之。”宋人喜欢用短小的打击兵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使用者必须是力气大的人,多在马上使用,徒手持用则重了一些。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但宋器铁链颇长而短棒怍方体;明器则中链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细圆体,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阵纪》说:“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由此可知,明军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鞭的实战能力。清代鞭形制已有软硬之分,但软硬之广用,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因为当时满族人及北方人喜练这种鞭。当时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于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抽开鞭头,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击、笞、勾、缚,善用者常可胜敌人之刀剑,一击而可拖拉敌颈或腿,使其倒地。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体协调性强,演练者强,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光撩乱,因此有极好的表演效果。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五:弩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踏张弩和腰张弩等,还有能数箭齐射或连射的连弩和装有数把弩弓的床弩。弩是一种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某些时候(尤其是以骑士为对象),弩弓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国的理查一世(狮心王理查)就曾经两次被弩箭射中,并在第二次伤重不治。如此一个伟大人物竟然死在一个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对于贵族来说简直骇人,为此,在十二世纪时,教皇就曾尝试以残忍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弩的出现应不晚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弩成为一种常见的兵器在使用。《孙子兵法 作战》中即已将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到战国时期弩更是广泛的运用于军事之中。《孙膑兵法》中称战国早期的擘张弩(即用臂力开的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发展到战国晚期出现的蹶张弩,如韩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这些弩因为必须使用更强的力量才能张开,就要求“弩机”更坚固,开始在“弩机”外加装“铜郭”强化机糟。这一时期弩在战争中运用的更普遍,如韩国的精兵就被称为“披坚甲,持劲督”(弩的一种叫法);魏选武卒,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挽十二石弩。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六:戟

戟在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是一种既可刺杀也可勾啄具有双重性能的兵器,能够明显提高战斗效能。《说文解字》载:“戟,有枝兵也。”是一种戈的柲顶有矛形尖刺装置的兵器,少数是戈和刀的合体。以前者居多,后者发现的仅限于西周时代。不论是戈、矛或戈、刀的合体,其形式都符合“有枝兵”的特点。戟在古代不仅是军队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为武器的泛称,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们今天所指的“战士”一样,包括所有拿枪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还以它的装备数量来象征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比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毛遂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劝楚怀王联赵抗秦,他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所谓“持戟百万”说明楚国当时有强大的军队,足以联合他国与秦国抗衡。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在河北藁 (gǎo)城台西的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长兵器,这便是戟的雏型。由于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它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bì)装插在矛体的銎(qióng)部。这种戟突出了矛的优势,刺杀有力,但勾啄易掉头。另一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这种戟形体单薄,易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饰兵器。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柄上。这种青铜戟直刺有力,横钩不易脱落,有的戟还在长柄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例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的长柄三戈戟。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力。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摧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戟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宽钝变为窄尖;与援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柲。由此,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故称“卜字铁戟”。西汉以后,戟的“援”由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戟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威力大。戟自问世以来深得兵家赏识,几经变迁,几番征尘,作为军队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敌寇的战绩。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下这样的名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后来,“折戟沉沙”一词被用来比喻失败惨重。还有“剑戟森森”一词,原来是形容剑戟遍布,戒备严密,后引申为人的内心险恶且深藏不露。戟,在古人眼里深受器重,因而铸造上颇为讲究,不亚于战国时名剑的制作。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七:甲

甲,又叫做介或函,用以防护人或马的躯干。甲是春秋时期主要的防护兵器,一般由皮革制成,分人甲和马甲两种,甲片表面霖漆。当时的皮革制造工艺有了突出的发展,造甲的工匠称为函人,《考工记·函人》对其制作工艺有详细的记载,其基本方法是先将皮革加工作成小甲片,涂上漆,然后用丝绳联成形制各异、用途不一的甲。就人甲而言,就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组成。其中身甲是人甲的主体,由胸甲、背甲、肩片、胁片等约20片编成。甲片的联缀,有固定与活动两种,按人体不同部位的形状和活动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联缀方法。当时人甲的防护部位已经达到胸、背、腹、膝、颈项和胳膊等,有效地减轻了格斗兵器和抛射兵器的杀伤程度。由于甲具有很好的防护功能,故被大批装备于军队,几乎每名武士都有一副皮甲,军中有多少副甲就相当于有多少兵士。“被练三干”、“带甲十万”遂成为表示军队兵员实力的代名词。马甲用于保护拉战车的马匹。《左传》所谓“介马而驰”,即是指将战车驾马披甲,然后发起冲锋。由于在车战战场上保护马与保护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马甲的制作和使用在当时颇为普遍。春秋时期的马甲一般也是以皮革制作,工艺与人甲基本相同。同时,由于当时杀伤性兵器的穿透力普通提高了,故不论人甲、马甲,都大大增加了强度。甲是古代将士穿着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它可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免受冷兵器的伤害。甲又叫“介”或“函”,古人称制甲的人为“函人”。先秦时期人们把用皮革、藤等物做的叫作“甲”,后来有了铜片、铁片制的甲便改称“铠”,唐代以后一律铠甲统称,不再区分质料。甲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借助野兽的皮、林中的藤、木等物,制成简单的护饰,穿戴在身,以抵挡木、石兵器的伤害。据说可以称为“甲”的防护装具是夏朝的第六代国君“抒”(Zhù音住)发明的。主要是用皮革制做,披戴在前胸后背、腰腹等部位,既不影响四肢的格斗活动,又能防御身体主要部位免受兵器的损害。那时的甲,只是整块皮革做成了甲片。殷墟中的土层表面曾发现皮甲遗留的痕迹,有黑、红、白、黄四种颜色涂成的斑斓纹理,残迹最大径约40厘米。这种皮甲距今已3000多年了。整片皮革制做的甲坚硬发板,兵士着装在身,持枪操刀搏杀时,十分不便。后来改为用小片的皮革联缀。可按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革片,每片穿小孔,用细绳联缀起来。为了增强甲片的牢固性,还用双层或多层皮革缝制,表面涂漆,既美观又实用。自青铜器出现以后,人们用青铜片铸成兽面护饰装在甲衣胸背部。在西周时的古墓中曾发现过钉缀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铜甲片。这种带青铜片的甲衣,其防护效能又增进一步。西汉以后,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编组方法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通常是选用搓得比较精细的三股麻绳编缀。其编缀方法大致是先横编后纵联,横编时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编缀,纵联时由上而下,所以编成的铠甲一般是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在需要活动的肩、腰胯等部位,则采用左右横向固定,上下纵向活动编缀,就是将编组的绳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动的长度。这种活动编缀的甲片,编时则需要下排压上排,整个铠甲的编缀方法简单而有规律,便于及时修复。汉代铁甲不仅在编制工艺上日益精湛,而且铁甲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高。据专家测定,西汉铁甲片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打成铁甲片后,再退火,表面脱碳,使炼就的甲片不仅坚硬而且富有韧性。不仅如此,汉代铁甲的生产量也很大,能够达到军队兵员一人一领的程度。据《东观汉记》载,刘盆子率20万人马向刘秀投降时,在宜阳城西堆积的铠甲,就像熊耳山一样高。三国时期,上好的铠甲都是用“百炼钢法”锻造的。诸葛亮曾下令制造“五折钢铠”。这种“五折钢铠”是选用反复选打五次的钢片锻造而成的。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筒袖铠”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流传几百年。这种铠甲不仅能抵御一般的锋矢,甚至连“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见其防护功能之强。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八:盾

盾是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古代将士在作战时,通常左手持盾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刃矢石的杀伤,右手持刀或其他兵器击杀敌人,二者配合使用。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后后来还称作“牌”、“彭排”等。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盾作为一种“主卫而不主刺”的卫体武器,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到唐代时,盾改称“彭排”。宋代时正式称“牌”。明清两代沿袭宋习,称牌而不再称盾。古代的盾种类很多,形体各异。从形体上分有长方形、梯形、圆形、燕尾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手持的盾牌一般不超过三尺长。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骑兵和步兵所用的盾牌渐渐趋于小型灵便、坚固耐用,而“鸿门宴”上,壮士樊哙使用铁盾将交戟门前的卫士撞倒在地,这种铁盾则是一种重盾。盾牌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其中用木和革制作盾牌的历史最长,应用也最普遍。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做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有一种木盾特别流行,顶上有双重弧花纹,呈长方形,表面涂漆,并绘有精美的图案。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最早出产于福建,明代中叶传人内陆。藤牌是采集山上老粗藤制作的,一般编制成圆盘状,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圆径约三尺,重不过九斤,牌内用藤条编成上下两环以容手臂执持。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加上藤本身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易兵器砍射破入,所以藤牌传入内陆之后,很快便成为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明代大将戚继光十分重视盾牌的使用。他非常善于量才用兵,选拔“少壮便捷”的士兵担任藤牌手,“健大雄伟”的壮士则当长牌手。步战时,他指挥队伍,前面“二牌并列,狼筅(xiǎn音显)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后。”(狼筅是一种简易的长兵器,多刃多层,具有刺、砍、钩叉等多种功能。)戚继光还命令伍长,手持挨牌在前,其余士兵按鸳鸯阵紧随在牌后 (挨牌是一种近似倒梯形的长牌,上下两缘呈弧形弯曲,高约5尺,宽约1尺多,用轻而坚硬的木头做成)。这种鸳鸯阵法,既科学又严密,曾经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大显神威。明代还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是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它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二三丈远,足可抵挡强兵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一二十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九:枪

枪矛,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与表演的效果。拦、拿枪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动作绕圈不宜大,防对方兵乘虚而入。此外,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都是枪术常用方法,要求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练枪时,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故有「开步如风,偷步如钉」之说。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枪的套路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杨家枪、犁花枪、六合枪、四平枪、锁口枪、五虎断门枪等等。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已。相传枪实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慴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孱弱不能军者,父母弃之,里人不与伍;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总之枪法之起于武吃氏也,可以无疑。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汉代长兵器,侧重戟、矛。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後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在以枪为主要装备的部队中,最有名的要属明代的秦良玉统率的白杆兵。白杆兵一律使用白蜡树(即小叶枔)作柄的长枪,故此的名秦良玉是中国战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她率领的白杆兵,在镇压杨应龙之乱和抗御后金(后来的清)以及评定奢崇明之乱和张献忠之乱中,屡立战功,被传为佳话。古代兵器基础知识系列之十:斧

斧是古代兵器。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类即用利石作为劈器。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罚之具。刑书释名载:黄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锯、钻凿、斧銊、鞭扑、是也。由此推之,则斧之始于黄帝时也,其理甚明;惟当时并无所谓三十六法,对敌时不过乱砍乱劈而巳;迄汉时,南中蛮人创斧法,亦如枪法之创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创者之为何人,则不可考据矣。其法初亦无三十六手之多,后之武师,从而增益之,使变化不测,成为战阵之利器,故今传板斧有三十六法也。汉刘熙《释名·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有大斧、凤头斧,都是隋、唐遗制。元代军队喜用小斧、大斧和宽体大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战场上使用灵活。我国史籍中鲜见斧兵的记载,而古典小说中则多有描述。《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道荣出马,手使开山大斧,……轮大斧竟奔孔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说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说李逵「拿著双斧,大吼一声,跳出店门」。从这些小说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斧是历代广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间武艺小说中一般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斧相较于刀剑,笨重是其最大缺点(某些方面也是优点),因而不适用于近战(例如城堡),步兵用单手斧则必须配盾,或装备副手刀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