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字原来是蚕丛

金鼎文“夏'字(之一)

这个“人”就是夏字,他在干什么?周人为什么造这个字表夏?

根据金鼎文的“夏”字,专家和学者一般认为和“蝉”有关,但蝉表秋,为什么夏人单单以此表夏?一直众论纷纭,只到二里头墓出现抱龙人终止,何驽指出是“蝉舞人'形象,真相似乎大白于天下!为什么呢?因为何驽未解释夏人头上“日'(⊙)是什么意思,众人皆以太阳谓之,夏天嘛!烈日当头十分自然!但问题是,春夏秋冬都有“日”,岂有特殊之处?既然蝉表夏(也不对),又多一个“⊙”来?专家们可能因为怕蝉不能表夏,拿“日”充数?哈哈纠结!直到二里头和三星堆挖出文物,我才恍然大悟此“日”非彼“⊙”也!请看下图:

茧包(三星堆出土)

看到没?这不就是“⊙”吗?夏人手中举的,头上顶的不是它吗?茧包嘛!那么有人一定会问,有什么证据一定是茧包?请看下图:

春祭全景图(广汉民间收藏)

注意看这些“蝉舞人”的行头,最后一位头上顶着什么?似乎是一个罐子?对吗?什么意思?春祭之中有人顶个罐子?是不是别的东西呢?我也懵了许久,直到见了下图:

广汉民间收藏

注意看此图顶部那个罐子!上面贡个“⊙”是什么意思?一查蚕丛和柏灌史,原来二人“干戈相争”,争的是茧包所有权!后来两人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史称丛柏“禅让”,故此“⊙″非彼日,乃柏灌纪念蚕丛让位之功德而敬“⊙”也!而“柏灌”二字即谐音“百罐”,夏人头上顶的不是百罐是啥?至于百罐的由来,我已讲过,不过是“破茧出蛾”而成的蛾罐!大立人头上戴的也是百罐(而冠通罐音),故称“百冠”或“蛾冠',成人礼即“加冠”!百字也有来历,甲骨文“百'通白,白通茧白,“罐”通“冠'音,本字“雚”“襄”,会意字:破茧成蝶,如下图:

破茧成蝶(蛾)之襄

这就是说,蚕丛让贤柏灌,实行政权和平过渡,都是茧包的功德。故柏灌贡之。当然,凡事靠实力说话,柏灌不六干戈也不会让位!和为贵也是打出来的。如此一说,夏人之“夏'字还真有“化干戈为玉帛'之义呀!佩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