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肌综合征的分析与治疗
旋后肌是肘后一块小肌肉,其作用是帮助肱二头肌进行一些动作,比如将手转动到手掌朝上的位置,这个姿势被称为旋后。如果在做这个动作时肘部被伸直,则只剩下旋后肌活动。
它起始肱骨外上髁和尺骨旋后肌嵴,止于桡骨的近端1/3的后、前和外侧面,分为深浅两层,桡神经深支经旋后肌两层之间通过,除支配旋后肌外,还支配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示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短伸肌及拇长展肌,是一种单纯运动神经。
在旋后肌浅层的近侧缘是较坚韧的腱性结构,称为旋后肌腱弓,神经常在此处受压。
旋后肌综合征是桡神经深支在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起腱弓卡压,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常见到。
病因和发病机制
40~60岁最为常见。
手工业工人、键盘操作者以及某些运动员因前臂伸肌过度使用所致旋后肌慢性创伤性炎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使旋后肌腱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
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以及桡神经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均可使神经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可逐渐发生伸掌指关节,伸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原因是尺侧伸腕肌受累,桡侧腕伸肌完整。无虎口区感觉异常,无疼痛。
旋后肌综合征的危害
旋后肌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肢无法活动、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检查和触诊
被动屈曲肘部以松弛肌肉组织,用拇指触及肱骨外上髁,向远端、稍前方触及旋后肌至桡侧头,应当注意要避免压迫在此位置的桡神经。
受试者拮抗旋后,已确认正确的触诊位置。
鉴别
旋后肌综合征与肱骨外上髁炎和高位桡神经卡压等病症有较多相似,需要仔细鉴别。
肱骨外上髁炎
患者通常表现为,在用力握拳、伸腕的时候疼痛加剧,严重的甚至无法拧毛巾、扫地等日常生活动作,肘部多有明显压痛感。
高位桡神经卡压
患者通常表现为手腕下垂、手指不能伸直,同时可能伴有手部感觉异常。
治疗
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将患者的前臂固定于伸腕、屈肘、前臂后旋位,最大限度的减轻桡管的张力,达到减轻神经卡压的目的。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对早期患者,如有伸指无力或不能、肘部顽固性疼痛,可采用神经松解术,切开旋后肌腱弓减压,解除神经受压。对晚期患者,如伸肌明显萎缩,时间超过一年半,可以考虑肌腱移位术。
由于桡神经的功能恢复较慢,加上长时间修养和石膏固定,患肢肌肉得不到锻炼容易发生肌肉萎缩的现象,所以需要患者在一点时间内坚持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旋后肌的伸展
将患者的手臂做旋前的动作,到达终端感有阻力时停住;
在此姿势下维持10秒钟,
把患者的手臂轻轻的带回一些角度,休息2秒,再继续上述的步骤,重复3~4次。
主动前臂旋后
这个动作可以自由进行,也可以稍微增加阻力来帮助加强前臂的肌肉。保持右臂靠近侧面,肘部弯曲90度。从手掌向下的姿势开始。慢慢转动前臂,使手掌朝上。可以手拿一个小哑铃,增加运动难度。
1元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