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华平教授:化纤科研的奔跑者

【引  言】

当年的成都街头,一些市民经常会看到好奇的一幕:一名青年迎着朝阳、沐着霞光,在追赶一辆公交车。落下了,车到下一站又给他追上,再次落下了,在下一站又给他追上,如此不断往复,公交车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站到终点站,来回近40公里,这位青年几乎每天一早都用1个多小时,这样追赶着公交车奔跑。

30多年过去了,上世纪80年代初,那名与公交车比赛的青年,如今仍在锲而不舍地奔跑着,只不过他如今不再奔跑在街头,而是奔跑在化纤材料的科研之路上,并从奔跑者成为一名领跑者。

他,便是教育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华平教授。

读中学时对化纤产生兴趣

1965年7月27日,王华平出生于宜兴新庄公社汤巷大队(现新庄街道核心村)。父母一辈子务农,在学习上并不能给他什么帮助。但在王华平的眼中,父母都是非常勤劳、睿智的人。他们说不出什么花哨的大道理,但是朴实的话语却意味无穷。王华平深深地把父亲的一句话记在了心里——做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去做,干活就好好干活,读书就好好读书。

“我很感激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孙静安,是她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王华平说。他口中的孙老师,当年从宜兴城下放到汤巷中小学做教师,她不仅富有学识修养,而且没有因为自身的遭遇而放弃责任心,在教育方面抓得很紧,也非常关心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王华平更是特别爱读书。

那时候课外书很难找到,王华平总是想着法子找书读。他的父亲当时是生产队农技员,有时候会拿到一些农技方面的杂志。王华平把这些杂志视作珍宝,每一本都细细地读。他还向哥哥姐姐要来他们的课本,尽管他们比自己高了四五届,以至于他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看初中、高中的教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功的王华平小学、中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新庄中学读高中时,学校与上海一家单位合作,办了一家从事化纤材料粗加工的校办工厂。课余时间,王华平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工厂,其间老师们还会给大家讲化纤的原料、加工和用途等知识。这是王华平第一次真正接触化纤,并由此对化纤产生了兴趣。

1982年,王华平参加高考。因为从心底喜欢化纤行业,王华平在填报志愿表时,郑重地写下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化学纤维专业,并被顺利录取。从此,王华平开启了在纤维材料科学孜孜以求的一生。

与车“赛跑”练成国家三级运动员

初到成都科技大学,王华平欣喜地发现,这里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这里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天晚自习同学们都要抢位置,不到晚上10点半之后,学生宿舍里几乎看不到人。

“而且,在这里我有幸碰到了很多好老师。”王华平说。一位老师用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读书理论——但凡读书,都需经过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由薄到厚”,第二个过程“由厚到薄”——启发他,让王华平真正掌握了读书的好方法。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则手把手地教他写论文、画图纸,得知王华平准备考研,更是郑重其事地用毛笔为他写了推荐信……

王华平说,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里,感恩在心,并化作学好功课的动力。这种刻苦学习的习惯,他直至现在都没改变。王华平的夫人戏称他为“书痴”,她说:“书房的书堆得快要'溢’出来了,多亏现在有电子阅读器,不然家里的书早就堆不下了。”

在上大学期间,为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王华平除了刻苦学习,还坚持体育锻炼。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后,他就开始跑步。在操场上跑圈未免有些枯燥,他便到马路上选定一辆公交车与其“比赛”。一旦落在车后面,他不气馁,而是坚持跑,总会在下一站追上车,再次落下了,车又会在再下一站被他追上,如此循环往复,王华平一直紧追着公交车不放。从成都科技大学站到终点站之间,一个来回近40公里,王华平几乎每天都用1个多小时,追赶着公交车奔跑。

这么一跑,不经意间造就了一名国家三级运动员。大学第一学期,王华平参加学校运动会,就拿下1万米长跑第二名的好成绩,后来加入学校田径队,获得了全校1万米长跑冠军。其后他多次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成都国际越野赛、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与公交车“比赛”,不仅让王华平跑出强健的体魄、获得国家三级运动员资格,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1986年大学毕业,王华平报考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化学纤维专业研究生,以高出第二名30多分的好成绩,被顺利录取。他的导师孙桐教授本来早就选定了自己的研究生,而面对成绩优异的王华平,当即将其收入门下。

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位于上海松江的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有一座科技展示馆,展品多为该校最新的纤维材料科研成果:有剧烈运动出汗不黏身的高导湿纤维;有仅150克便可“连接”地球与月球的超细纤维;有彪形大汉在上面蹦跳不会变形的薄薄一层蜂窝状的纤维材料;有看似和普通丝线无异,用火烧却不损丝毫的碳纤维;有用特殊纤维制成的防火布料、子弹打不穿的盾牌、人工肾……这一切,彻底改变了我们原本对化纤的认知。而这些新型纤维材料,正是王华平团队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

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华平便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先后担任化纤工程中心工艺研究室主任、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参与多项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至今,他和自己的团队先后获得4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高导湿涤纶纤维及制品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等5个项目,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4项。2020年5月,王华平还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在一个个让一般人难以看懂的科研项目背后,是王华平及其团队数年乃至一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奔跑”,每一项成果都饱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就拿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项目来说,王华平团队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研究。

这个项目通俗点说,就是一项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在很多人眼里,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也许会与“黑心棉”画上等号,但在王华平看来,废旧纺织品其实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

以前纺织品无需回收,因为在很多家庭,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件很正常的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已经罕见。据相关报告,我国每年产生的数以千万吨的废旧纺织品,大多进了填埋场,或者被直接烧掉,不仅严重污染环境,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早在2004年,王华平及其团队就开始研究将废旧纺织品变废为宝的中国方案。可是回收纺织品,可不像回收塑料瓶等普通废品那么简单,因为一件衣服,它不同的部位可能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颜色、质地、来源的材料。怎么回收?如何让废旧纺织品“美丽再生”?如何兼顾成本和品质?如何解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

面对这些难题王华平没有畏难。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凭着一股韧劲,一步步攻克难题。没有行业标准,就推动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消费者有误解,就严把再生纺织品的安全关;无法实现多品种化纤一次性回收再生,就一个一个品种去攻克……

如今,王华平底气十足地说:“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再生纤维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带领团队首创的聚酯纺织品物理化学法回收方案,实现了从纤维到纤维的高效再生,而且其性能足以与原生聚酯相媲美,经专业机构检测完全符合生态纺织品安全要求。

不仅如此,再生纤维还凭借其强度高、色牢度好、质量稳定等优点,成为很多高端服装品牌的首选原料,还在汽车内饰、跨海大桥、水利大坝、高速公路、建筑等领域被大量应用。

可王华平并不满足,在他看来,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方面我们才“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后面可能还要在这一领域深耕十几年、二十几年……

“但我们必须提前布局,完成顶层设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今天就要开始研究解决方案。不然,我国这方面的技术就会落后于人,受制于人。”他平时经常对团队成员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而且必须提前发现,提前思考,提前研究。

王华平从事纤维材料的研究,始终瞄准国家需要,并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如列入国家八五计划的“紧凑型现代涤纶纺丝工艺与设备”项目,本在1995年就完成了攻关,但当时我国高档涤纶面料仍需大量进口,为此他和团队继续深入研究。“到了2005年前后,我们的现代涤纶纺丝技术终于超过了日本;到了2008年前后,我们的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今依旧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王华平高兴地说。

如今,王华平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新的领域。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一大环境问题,而合成纤维服装在洗涤过程中的纤维脱落,被认为是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如何在源头降低微塑料的污染?还有,服装除了蔽体保温、美化生活等基本功能之外,如何具备自动控温、监测穿戴者健康指标等智慧功能……这一切问题,都在王华平的脑海里开始思考。

这样的家国情怀,正是王华平始终如一的初心。他乐于做中国化纤领域的领跑者和“未来问题”的解决者。

反哺家乡是一份责任

今年4月1日,冒着霏霏春雨,王华平教授专程回了趟家乡,到位于和桥镇的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查看公司PBT纤维的生产等情况,并指导企业做好上市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2016年,王华平团队就和兴盛新材料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为该公司提供先进的纤维原料PBT制造技术,PBT也成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BT生产企业。在王华平的促成之下,今年4月17日,兴盛新材料公司还与东华大学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

与王华平团队开展合作的宜兴企业,还有华亚化纤等多家公司。何以对家乡企业青睐有加?王华平说:“有机会反哺家乡,为家乡办点实事,这是我应尽的一份责任。”其实,除了深深的家乡情结之外,在王华平看来,宜兴以及家乡企业有许多让他欣赏的特质。比如,宜兴人历来尊重科学、尊重文化;再比如,宜兴人具有先进的环保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家乡人骨子里有一股务实、实干精神。

其实,王华平自己便是一名务实、实干的人。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脚踏实地地一点点去攻关,哪怕是解决一个小问题,就是成功。”

为了从成功走向成功,务实的王华平甘于寂寞,在化纤科技创新的大道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人物档案

王华平,1965年7月27日出生于宜兴新庄公社汤巷大队(现新庄街道核心村)。博士,东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重点实验室(B)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化学纤维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生物源纤维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纤维科学和工程研究,在纤维材料改性及加工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4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0项。曾获得中国纺织科技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桑麻学者、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纺织学术大奖等荣誉。

来源:看宜兴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