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唯有匠心,不负光阴

她毕业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守着一颗初心在非议中坚持创业;她赋“面塑青花”以文化内涵,决心凭一己之力把面塑事业发扬光大。她就是从事面塑教学和面塑表演传承的民间“面塑达人”李晶。

在李晶的童年回忆中,对手工艺人“鬼斧神工”的作品有着尤为深刻的记忆。小时候,她曾在街边看到一位用方便面袋子制作风车的老大爷,老大爷见她站在那里看得入神,久久的不肯离去,便送了她一个给,到现在李晶都还珍藏在家里的抽屉里。大学毕业后,她从事过设计、婚纱影楼销售等多份工作,但都不是她喜欢的。对未来有些迷茫的李晶,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能让自己全心投入的行业。

一天,李晶在网上看到一个旧视频: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女儿去公园玩,门口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小摊儿,捏面人的摊位前更是挤满人。小女孩穿过其他的小朋友,走进前排,近距离感受手工艺人的“鬼斧神工”。看到视频的那一刻,李晶的记忆被唤醒,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

她很快便在网络上查找到了大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刘吉程的资料,也欣赏到他的许多优秀的面塑作品图片。于是她找到刘吉程教授,诚恳而坚定地告诉对方,只要自己学好了做面塑,这一辈子就只干这件事。刘吉程被她执着打动了。2011年,李晶在周围人的质疑中赶到大连,师从刘吉程学习面塑。

刚开始,李晶想得比较简单,以为面塑不过是用面捏出想要的物件,只要脑中有图,应该比较容易捏出来,但真正开始学习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在进行了两个月的基础性学习后,李晶还是很迷茫,始终不得要领。回到家,李晶就每天不停地捏,经常弄到凌晨两三点。此外,她在吃饭、走路、干活的时候,也都会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面塑风格。丈夫看到她如此痴迷,也从开始的反对慢慢变成了支持。

三年后,初学归来的李晶开始到公园等场所摆摊,一边展示面塑制作过程,一边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一干就是四年。而四年的坚持,也让她的面塑事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其中最令她欣喜的是,在面塑摊位前,总会有一些小朋友久久停留。渐渐地,李晶拥有了一小批“铁粉”,并吸纳了第一批学员。后来,李晶的小学员越聚越多,商演、讲座、私人订制的邀请也日益增多。

之后,她又将精力放在出版儿童面塑教材上,2016年9月,她撰写的《面揉心声》出版发行了。2017年,李晶对传统面塑艺术进行创新,用半年时间设计出了一套满意的作品——青花瓷十二生肖。她通过这套具有文化内涵的属相面塑,让人们了解中华古老的生肖文化,了解青花瓷这一中华陶瓷艺术瑰宝的文化内涵。

唯有匠心,不负光阴。李晶说,所谓匠心,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从生疏到纯熟,从青涩到老练,漫长的一辈子,将光阴都奉献在一件事上,只为将手艺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几十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