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2-21世纪的突破及隐患

— 上期回顾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1

精准医学不同于以往的治疗模式,它会深入最微小的分子和基因组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和中医所提出的“同病异治”理念相似。也就是说,同一部位的肿瘤有不同的分子通道,就可以进行同病异治。相对应的,不同部位的肿瘤,它们的分子通道一样,就可以异病同治。

图1

但是,肿瘤是非常狡猾的,当你阻断一个通道的时候,它会寻找另外一个通道,去支持它的细胞不断繁殖。图1描述了我们现在发现的信号传导通道,而且针对每一条通道,现在科学家都在发明药物去阻断它们。比如像PKC、Braf、MAPK、NF-κB等信号通道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系统,所以有时候我们抑制一个通道是没有办法完全抑制肿瘤的,需要联合用药。

图2

图3

在靶向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有一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活时间不到10个月(图2)。当出现了靶向药和按通道重新分类后,非小细胞肺癌从最开始的只有三个分类,到最后可以分到十几种(图3),并且用靶向药治疗以后,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以接近50%(图4)。所以这是一次科学的革命。

图4

扶正祛邪-思维方法转变带来的革命

另一个新出现的科学革命是扶正祛邪。现在科学的进步让我们治疗肿瘤的手段非常多,特别是思维方法的转变所带来的治疗革命。过去发明的药物都是想杀肿瘤,不管是放射的、切除的、化疗的,还有靶向信号传导的,都想消灭肿瘤,让肿瘤最后走向凋亡。现在科学家们改变了思路,他们发现用药物去杀伤肿瘤会误伤免疫细胞,因为肿瘤会诱导免疫细胞,给它们上了一个闸(checkpoint,监测点或免疫检查点),这些闸上了以后,免疫细胞虽然聚集在肿瘤周围,也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但他们不发挥作用,而且分泌了很多淋巴因子,还成为肿瘤不断增长的帮凶。于是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个闸松开,所以就出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 point blocker)。

图5

现在发现这个闸在我们细胞上有几种,一个叫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淋巴细胞上有这个受体。PD-1可以识别肿瘤表达的PD-1的配体PD-L1,当它们结合以后,淋巴细胞就不工作了。所以要把它们松开,淋巴细胞就重新活跃起来,它的功能就恢复了,就可以去抵抗肿瘤了。

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是美国前总统卡特得了黑色素瘤,经过各种药物的治疗,最后都耐药了,他已经写好了《告美国人民书》,要告别这个世界了。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药Keytruda,当时还没有被批准,它就是来阻止PD-1的check point  blocker(图5)。然后给他打了这个新药以后,结果一个月后肿瘤消失了,脑转移的肿瘤也消失了。所以他举办了记者招待会,告诉大家说“这个药的名字我都念不出来,但是它治愈了我的肿瘤”(图6),这是非常神奇的。

图6

后来发现这种新药可以让15%左右的病人完全治愈,85%左右的病人使用后无效。经过研究发现,Keytruda只有对那些丧失了核酸出错修复能力的肿瘤有效,在闸松开以后,免疫细胞能非常好地消灭它们。对于基因检测出核酸修复能力下降100倍的肿瘤,它的效果可以接近90%。所以美国FDA批准了这个药用于核酸修复基因变异超100倍以上的肿瘤。这就是异病同治,不管肿瘤长在哪,如果检测发现有这样的特点,都可以去使用它。

但是这样做也带来了一个隐患,当我们把这个闸松开以后,免疫细胞就开始活跃,它可以攻击肿瘤细胞,但是我们正常细胞的闸也被松开了,最后可能导致淋巴因子风暴。所以,我们在治疗肿瘤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叫做“人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成为了一个新的领域。

除此之外,免疫细胞失能的另一个原因是前几期跟大家讲的肿瘤微环境(详见:肿瘤让免疫细胞力竭和失功能的秘密-道理和对策)。肿瘤微环境是一种低氧、低糖、高酸、高代谢物垃圾的微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我们把免疫细胞的闸松开了,它们大量的聚集,但也不去杀灭肿瘤。因为它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力竭状态,没有氧气、没有能量,而且有这么多垃圾,同时又在酸性的环境下,就出现了线粒体力竭,最后让免疫细胞失功能。所以,这又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下一步的肿瘤治疗实际上就是怎么样去改变肿瘤的微环境,同时松开闸。还有一个就是让这些肿瘤的抗原能充分表达,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杀伤肿瘤了。

图8

由此我们也看到,过去几年医学科学的进步非常大,我们已经从经验医学走到了循证医学,根据实验数据来制定指南,最后走向了精准医学。2014年,肖飞教授受陈香美院士的邀请写了一篇文章,在国内首次提出“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图8)。实际上,早在2012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医学大会上,由肖飞教授主持、吴孟超院士、王振义院士、陈香美院士主导、200多位医学专家参与下,就共同提出了精准医学理念。

到了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美国要走向精准医学(图9)。

图9

肿瘤的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另外一个领域。这就像疫苗一样,大家都觉得疫苗或者生物制剂是一个特别高科技的领域,实际上18世纪就有疫苗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已经有生物制剂了,比如说抗毒血清。细胞治疗在18世纪也已经出现了,用细胞疗法来治疗肿瘤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肖飞教授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到外科去工作,发现很多研究生的实验室在做LAK细胞,或者是TIL细胞。LAK细胞就是从病人的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淋巴因子白介素2(IL-2)激活扩增,再把这些淋巴细胞回输给病人 。TIL细胞就是把已经侵犯肿瘤的淋巴细胞取出来,在体外扩增以后再输回去。这些做法当时被寄予厚望,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投入了大量资金去研究,而且还做了人体实验,结果效果非常差。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理论上非常有效的,动物实验也有效,但到人身上就无效了呢?现在其实可以解释通了,实际上所有这些扩增再回输的细胞,已经不是特异性的细胞。而且我们现在又知道肿瘤的微环境,造成了没办法去把这些肿瘤消灭掉。所以,当时一片乱象,很多的科室都变成了治疗中心,像雨后春笋一般去培养并回输细胞,但是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最后研究生们发表了一些文章就算结束了。

细胞治疗在2017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突破。科学家做了一个嵌合式的细胞模型,把肿瘤抗原受体嵌合到T细胞上,这就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图10)。过去,我们知道肿瘤抗原需要巨噬细胞或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等抗原递呈细胞,把这些抗原表达在细胞表面,告诉T细胞这是敌人,激发免疫应答。现在是把肿瘤抗原受体直接嵌合到T细胞表面,这时T细胞就很容易识别有这种抗原的肿瘤,快速消灭它们。最常见的肿瘤抗原是CD-19,很多淋巴瘤上面都表现出CD-19抗原特性,当在T细胞表面装上CD-19受体时,它就可以去快速地识别并杀掉肿瘤细胞,但它也会造成淋巴因子风暴。

图10

还有一种细胞疗法是利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NK细胞是非特异性的,用于治疗肿瘤可能不太合适,如果说用它去预防新冠病毒应该有效,但问题是可能来不及把NK细胞培养10天后再输回到人体内。不过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来动员NK细胞,那就是运动。当你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那些挂在血管壁上的NK细胞动员起来。有研究发现,如果体内有一些早期肿瘤或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锻炼动员NK细胞进入到血液循环,聚集到肿瘤部位去杀伤它们,起到一个预防和控制肿瘤的作用。

还有一个就是肿瘤疫苗。这次大流行中大家都知道mRNA疫苗可以去预防新冠病毒,实际上mRNA技术最早是想用于治疗肿瘤的。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利用mRNA技术将肿瘤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表达好,打到人体里,人体细胞就会生产出来对应的肿瘤蛋白,这些蛋白可以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细胞识别这些蛋白以后就会攻击肿瘤(图11)。

图11

另外,还有基因治疗,即将外源正常基因转移到细胞内,去加强免疫的基因以及抗肿瘤的基因,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基因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疾病。

参考文献:

1.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2;346(2):92-98.

2.Science 2017;357(6349):409-413.

3.Nature 2017;35(4):297-298.

4.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372:793-795.

5.Nature Reviews Cancer 2016;16:566-581.

6.Science 2017;356(6334):122-122.

7.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378:1479-1493.

8.Nature Biotechnology 2017;35:998-999.

9.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376:848-855.

(0)

相关推荐

  • 关于NK细胞疗法,大家需要了解的6个真相

    在细胞治疗领域,研究人员一直专注于动员抗肿瘤T细胞.目前,FDA已经批准了五款CAR-T细胞疗法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应用于实体瘤的TILs疗法也在国际各大肿瘤学会议上大放异彩,有望上市. 除此之外,NK ...

  • PD-1、CAR-T后,免疫疗法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界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今年因为疫情于5月29日-5月31日以线上形式举办.大会重磅研究及数据接连公布,肺腾将持续为大家带来第一手资讯和独家解读. 添加肺腾小助手 ...

  • 五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策略

    肺癌排在男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肺癌分为两大组织学类型,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可分为四种亚型:肺腺癌(LUAD).肺鳞状细胞癌(LUS ...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3-对于肿瘤防治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们先将上期(肿瘤和肿瘤治疗里程碑2-21世纪的突破及隐患)所讲的内容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瘟疫:外来入侵者 肿瘤:内生的恐怖主义分子 化疗:恐怖主义分子出现,将他们全部消灭,误伤百姓,肿瘤干细胞复活 ...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1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的发现和治疗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如今,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提升,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本期<生命 ...

  • 2020粒子束放射治疗术语标准化评审会暨肿瘤质子治疗发展研讨会顺利在津召开

    10月24日早上8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主办.天津质子医院承办的<2020粒子束放射治疗术语标准化评审会>在天津空港白云酒店准时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 ...

  • 别出心裁,从临床试验观肿瘤药物治疗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国内制药行业的兴起,新药研发进入如火如荼的局面.国家大规模引进抗癌药物的举措,也让很多望尘莫及的新药进入到中国肿瘤临床的治疗中.在内外齐发力的碰撞下,国内的肿瘤药物治疗变得"眼花 ...

  • 程书钧院士:从治疗患者的肿瘤,到治疗带肿瘤的患者!

    肿瘤是什么 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已经进入了基因层面,而在靶向治疗药物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医学界仍面临巨大挑战--耐药. 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肿瘤不是一种局部病变,单单「基因突变」无法完全 ...

  • 吴雄志,在浙江中医学院讲肿瘤的中医治疗

    治疗肿瘤如何巧用温阳药 1.学术传承:要谈温法治疗肿瘤,首先我们看这个学术的传承,如果我们要去捋捋中医学对恶性肿瘤,或者我们以后简称的肿瘤的认识(我们以后的肿瘤主要指恶性肿瘤),它的学术传承有一个变化 ...

  • 迈向未来:肿瘤的精准治疗时代

    前言 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的技术突破不断驱动肿瘤生物学向前发展,癌症的前瞻性分子特征使医生能够实时确定每个患者肿瘤的基因组变化,并能够根据这些详细的数据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虽然目前只有少数患者受益于精准 ...

  • UC头条:针对难治性肿瘤, 多款治疗性癌症疫苗已问世, 晚期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

    最近让人振奋人心的消息,莫过于新冠疫苗的全民接种.可谁能想到,其实新冠肺炎疫苗(辉瑞疫苗)的"研发初衷"却是为了预防癌症.换句话说,新冠疫苗是研发癌症疫苗过程中的"意外产 ...

  • 抗肿瘤靶向药治疗后出现皮疹,了解这些就不必担心

    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 王丹 皮疹 是靶向药较为突出明显的不良反应之一,无论是轻微还是严重,均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停止靶向治疗.这造成一些患者出现皮疹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