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不必把这些人请进你生命里
绘本《阿狸·永远站》里有句话:
“人这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年轻时,我们总想认识更多的人,结识更大的圈子。到了一定年纪后,才明白彼此相处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人与人之间相交,最怕的就是勉强。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电视剧《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和冷清秋,一个是总理府最受宠爱的七少爷,一个是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
两个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于是打破了门第观念,风风光光地结婚了。
结婚后,金燕西照样吃喝玩乐,大手大脚地花钱。而出身寒微的冷清秋,劝他改掉挥金如土的习惯。他不以为意,反而嫌弃冷清秋缺乏见识。
冷清秋想读大学提升自己,金燕西则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没用。
金家衰败后,清秋劝金燕西学点真本领,自力更生。而金燕西却认为,冷清秋是在干涉他的自由,因此越来越冷落清秋。
几次劝说无果后,冷清秋终于看清了,彼此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和金燕西彻底诀别。
曾经处于浓情蜜语中的两个人,以为相爱就可以战胜一切。却殊不知,相爱容易相处难,婚前的两情相悦,也抵不过婚后的三观不合。
两个三观不同的人,就像两个圆,就算再怎么努力靠近彼此,也终究是走不到一起去的。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薛宝钗也是如此,在外人眼中,他们是举案齐眉的金玉良缘,然而宝玉却始终对宝钗敬而远之。
贾宝玉从小受众人宠爱,因此不谙世事。他厌恶八股文,对求取功名不屑一顾。而薛宝钗出身商业世家,目睹薛家败落后,她对仕途更是充满了向往。
和宝玉成婚后,她总是有意无意地借机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而每次对话都以“宝玉不答”作罢。
宝玉的心意,宝钗不懂;宝钗的话,宝玉不爱听。
后来,宝玉实在接受不了宝钗的观念,于是愤然离开,出家当了和尚。
《世俗与三观》中说:“三观没有标准,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是罪。”
真正思想契合的两个人,一个眼神,就能感知到对方的情绪。而认知不同的两个人,就算再怎么努力靠近彼此,也终究走不到一起去。
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三观契合和目标一致。
三观不同的,永远不会是一路人。所以,不必做廉价的自己,一厢情愿地去迎合别人。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在豆瓣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因业务往来,经常有机会和俞敏洪见面。
于是,每次工作结束,他都跑去和俞敏洪合影,俞敏洪每次也都不拒绝。年轻人便骄傲地认为,自己和俞敏洪已经很熟了。
等到第六次见到俞敏洪的时候,年轻人终于鼓起勇气,问俞敏洪:“你认识我了吗?”
然而,对方只是很冷淡地回了一句:“不认识。”
这时他才知道,有些圈子,不是靠合几张影,就能够融进去的。
自己在对方眼中,不过是个过客,俞敏洪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相熟了。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圈子不过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没有实力,谁也无法轻易挤进一个圈子。
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张芝芝和丈夫刘洋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张芝芝为了女儿雨薇能够上精英学校,于是一个劲地讨好富豪太太们。
她费劲地搜集每个人的喜好,熬夜做点心送给精英妈妈们;幼儿园里举办活动需要做一份策划案,张芝芝主动揽下这份苦差事。
每次活动,她都积极参加,聚餐时即便什么都不点,也还是会一起摊销费用。
张芝芝以为这样就能和对方成为朋友,却没想到,她们竟然把她移出了群聊。
李嘉诚说: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的宝贵时间去社交,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应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是的。
要知道,你在挑圈子的同时,圈子也在考量着你。真正优质的圈子靠的是彼此志趣相投,共同吸引。
圈子不同,注定是挤不进去的。没有实力作支撑,你的圈子也会嫌你“弱”。
想要真正融入一个优质的圈子,首先自己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频率不同,不必相交
知乎上有个问题:“好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作者简介:胡斐,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手中执笔,只为和自己和解,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