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字有多少种写法?看完你就太牛了......

牛年至

一起来了解一下

古文字中“牛”字的写法

及 “牛”字的 演变过程

商代早期

牛方鼎

最早的“牛”字

是以一头象形牛

商代中期

展开剩余93%

牛鼎 牛簋 牛鼎 牛鼎

至商代中期

“牛”字的写法

变成了一个 “牛头”

“美术字”的写法

围册牛勺

带“角”的牛

角巴戈 角觚

带角的“牛”字

后来变成了

“角”字的初始文字

“角”字简化后

角戊父字鼎

不同牛角的“牛”

牛卣 牛卣 兽面形铭觚

牛角写法的不同

代表了牛的公母

母牛则是“牝”

商晚期

父癸牛正尊(《集成》05755)

商代晚期时

已经实现了书写的简化

写法上只留有

牛角、牛耳、牛鼻

甲骨文

至商代晚期甲骨文时

演变为更易辨认的文字

西周

亢鼎 小盂鼎 师袁簋 匜 史叔簋 季姬方尊

西周以后

“牛”字的写法

已经基本成熟了

至小篆时仍无变化

与牛相关的文字有 “牧”

其变化规律也与牛字一样

商代早中期的“牧”字

牧木祖乙簋(《集录二编》380)

“牧”字牛头象形

旁边有一只手

持着赶牛工具

“牧”字的变化

商中-牧木祖乙簋 商晚-牧爵 商晚-牧共作父丁簋 商晚-牧正尊
商晚-甲骨文 周初-叔父簋 周初-小臣簋 周中-同簋

祝各位书友

新年快乐

辛丑年身体健康如牛!

学习、工作、事业

牛!牛!牛!

部分来源:毛节新古文字书法

牛年书法要变“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