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并不是腾讯公关总监的微博,而是微博下面的评论

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有个叫张军的腾讯公关总监发了一条微博。他本以为会像平日一样应着寥寥,没想到火了。

他说了一句俏皮话,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这句话我看了第一反应就是这哥们想要晒加班,跟张国立拍戏晒加班一个路数。

这在朋友圈里十分常见。当年微信朋友圈功能刚面世的时候,我还在带团队,那时候我最喜欢发的朋友圈无非三类。

1、晒娃。2、晒加班。3、晒出差。

经常就是披星戴月打的去机场,或者从机场回来,拍个朦胧的路景,表示自己见识过各个城市的凌晨四点钟。

或者就是过了饭点,在肯德基麦当劳里吃快餐,表示自己日子过得好辛苦。

兄弟们看了也明白这意思,就是说大家要加油嘛,要向上司看齐。

资方看了也明白这意思,就是说我没有对不起你们的钱。

客户看了也明白这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尽力了。

通常点赞回复的都是凑个趣,也没人当回事。

我估计张军发出去之前以为就像平日里一样,只是没想到把互联网给点燃了。

绝大部分评论对他的言论是这样理解的:怎么着?你青年爷爷们还不许睡个觉了?你有没有致敬的诚意?

然后就发现各路大V纷纷起身把这哥们骂了一顿。两种骂法:一种就是迎合评论,怎么让评论者爽怎么骂;另一种就是骂他缺乏职业素养,身为一个公关总监,未能预料后果,也不知道怎么混的。

骂他的大V里就有一个我的朋友。我很少看他写的东西,但是碰巧那天看到了,就很惊讶。

因为他在朋友圈里就是一个经常晒加班的人。换句话说,他明明是个加强版的张军,但是文章里感觉像是变了一个人。

我调侃他,怎么转了性,他笑着告诉我,这是最好的时代。

我听得懂他的意思,于是就不追问了。

这哥们和我差不多大,我们那一代人的性格绝大部分都是反省式的。

我知道有人会举例子,比如咪蒙,咪蒙比我大不了几岁,她整个一个喷天喷地型的。

是的,今天互联网上有很多大V都是和我差不多岁数的人,30多,40多这个范围。确实里面有很多人的风格是琼瑶剧男主角马景涛型的,也就是咆哮帝。

但大部分都是在表演,或者说职业需要。

就像咪蒙,我见过这人,性格非常平和,思辨型的,冷静,成熟,而且内省,就是遇事先反省自己。

那你说为什么到了网上她完全是另外一个极端呢?职业嘛,很正常。

就像你看星爷,实际上是个内向,严谨,一丝不苟还有点孤僻的人,到了剧中,十分的夸张,无厘头表演风格的开创者。

所以那位大V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就是指这个,今天互联网的口味和二十年前不一样。

你觉得内容创作者最希望的是什么样的观众群体?

当然是同质化的群体,如果能够简单化,幼稚化就更好。

算一笔账就知道为什么。

如果100个观众,分10拨,都喜欢小众的,艺术片类型的,思辨的,你拍一部电影,最大的受众也就10个。

但如果这100个观众,喜好是趋同的,同样拍一部讨好他们的电影,最大的受众可以有100个。

要知道做内容的,做出来的成本是差不多的,受众大十倍,利润可能会大出百倍千倍的。

所以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可以模板化批量生产,大规模投放,受众非常广大。

他确实非常成功,他们号的利润是我们的50多倍,而且他不用亲自写稿了,他提炼出了一整套讨好观众的套路。

或者说,人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我这里还是个手工作坊。

他就像当年我做架构师的时候一样,定一个方向,比如迎合,大家喜欢什么,就顺毛捋;再定一套模板,起承转合怎么烘托气氛,怎么控制别人的情绪。

然后就可以组织写手,用流水线的方式制作内容。

架构师并不需要亲自写代码,代码框架搭好,虚函数写好,实例化让工程师去填就可以了。

但是我这里就很LOW,我得亲自写稿,因为每篇文章的价值都在于我的思维中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你要提供与众不同,你要提供思辨,就得自己上,费力不讨好效果还很差。投放出去影响力很低,观众大爷们普遍反映不好。

我们一个号的日均阅读量也就两万多。

那个大V朋友也看过我的文章,用他的话说,你们号的天花板太低了。

他说,如果有6亿网民,肯天天来看你文章的潜在读者不会超过十万。也就是说哪怕你的知名度覆盖了全体网民,撑死了日均阅读十万,这就是你们号的天花板。

而他,6亿网民里,起码有5亿以上都是他的潜在读者,所以他的天花板近乎无限。

所以从公司估值的角度讲,你做的这个号,根本没有前途可言。你也做投资的嘛,他是指我,应该明白估值和预期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我是深以为然的。

那么说这二十年来网络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主要是年轻人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那时候解决问题,或者说,改变自己的概率还是蛮高的,成功率蛮高的。所以大部分人趋于自省是划算的。

我举过一个例子,当年我实习的时候,十二个研二的实习生,有一个哥们表示不满,很多原因吧,说好了午餐报销后来取消了,说好了公寓单人间变成双人,茶水间零食的品种也变少了,而且996的时间也太长了。

你搁在今天的网络环境,没啥好说的,他绝对是意见领袖,大家会合起来把那家公司骂死。

但是当时,跟HR谈的时候,十二个实习生里面并没有人支援他,他最后是自己愤而离去。

他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我们是最先到的两个实习生,住一起。

这个话题我和他私底下讨论过很多次,我当然觉得他是对的,他本来就是对的。

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有没有那么急迫,或者说是不是当下最重要的,又或者说,我们当时有没有谈判的筹码,值得商榷。

我想,其他实习生没有人支持他,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

一方面实习生有十二个,转正的名额只有两个,说白了,这件事不是卖方市场。

另一方面,当时我们的处境下很少有人想过自己会打一辈子工。

这十二个研二的学生都毕业于头部院校,而那个时候行业也非常朝阳,你会在身边发现很多财富神话。

比如就在我们公司隔壁,有一家游戏公司,就做了三年就上市了。员工一个个的财务自由。

就像火箭上给你一个位置,是不是头等舱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座位窄一点就窄一点,反正很快就到目的地了嘛。

我自己一共也就工作了八年多一点。

所以那年月的年轻人,更容易听进去反对意见,更容易自省,或者说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并不是很难。

我见过非常多的孩子,就是普普通通农村里长大的,没有任何资源背景,就是在火箭上的窄位置里忍一忍,就可以到目的地。

所以他走了之后,我们剩下的十一个人还经历了很多更糟糕的事情,但也都忍了下来。

比如后来来了一个部门经理,成天骂我等渣滓,废物,饭桶,甚至更难听的。还成天跟我们宣传他年轻的时候每天只睡4个小时。

要搁在今天,这人在网络上早被社死了。但当时我们也无非给他起个外号叫扒皮。调侃完了之后,我们依然会自省,会真的按照他指明的那种苛刻的,不近人情的方向去努力。

你注意,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我一共也就工作了八年。如果你给我把周期拉到四十年,我也抗不下去的。

所以到今天,思辨、自省、改变自己,变得没有那么大市场了。大部分人不相信这玩意儿了,因为总的成功率下降了。

于是,一部分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就敏锐的抓住了这一市场变化。

毕竟他们是在极其苛刻的思辨,自省的环境中成长的。像星爷这样认真严谨,极度自律的人哪怕做谐星都能把搞笑做到极致。

于是这帮人把迎合网民这件事,也做到了极致。

他们发疯式的深入研究你的每一个毛细孔,争取做到让你每一个毛孔都舒畅,让你觉得,哇,这就是知音啊。

定向的数据信息喂养,就这么产生了。

来看咱们文章的读者中间相当一部分人问我未来什么是朝阳产业。

这就是。

定向的数据投放,像头条那样。人家爱听什么,你就说什么,这就是内容创造的方向。

俩字,讨好。讨好网民。

当然,我说过一句话,骗子骗谁都不会骗自己。

你自己不能讨好自己,你自己要养成思辨,自律的习惯,哪怕成功率下降了,你也得坚持,这就是唯一可行的路嘛。

而咱们这里就是思辨的一块保留地。

至于你们出去,创业,怎么对别人,我管不着。

毕竟我觉得这也没啥,各取所需嘛。有的人需要思考,就像有的人需要情感上的慰藉,都是一种需求而已。

就像前几天置顶的那位叫东华帝君的朋友,有读者认为我在嘲讽他,其实我绝无此意。

我就是给另一个职业写爽文的内容创作的朋友,推荐客户而已。

我并不觉得人世间非得这样或者必须那样。生命是多彩的,也是开阔的。

有的人需要思考并不是他们优秀,而是他们发现思考能赚到钱;有的人放弃了思考也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赚不到钱。他们已经很清楚自己就这样了,那为什么不能追求爽,为什么不能选择放松一下呢?

TVB有句经典台词怎么说的?做人开心最重要。

开心做出戏 黄霑 - 鹿鼎记 电影原声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