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世界无法掌握,但我妈只偏心我!
今天又是母亲节,我妈妈已经离开我四年零三个月了,我已经没有妈妈了。
今天回家帮妈妈把照片擦拭干净,给她老人家磕了几个头,然后站在我的书房前眺望离家1000米的妈妈的墓地,想起我和妈妈在一起的过往,有妈妈的孩子多好。
无论多大,有个人让你叫一声妈妈,你的心就是安定的,温暖的。
曾经,曾经,曾经:
我以一声妈妈为理由,向她无尽的索取。
她以一声妈妈为枷锁,向我无限的付出。
感谢感恩您不是超人,却为我变成了万能。
感谢您做我的妈妈,这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与福气!
有娘的朋友,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老娘...........
她永远爱您。
朋友们:
父母看一眼少一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珍惜,感恩!
这是我2016年10月26日妈妈生病回家陪伴妈妈的时候写的,今天翻看的时候,眼泪哗哗的流淌。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刊登出来祭奠我那远在天边的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在那边一切安好,多多托梦与我,让不孝的儿子与您拥抱与您交流。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季羡林——题记
我有两个手机,从来,从来,从来,24小时不关机。
我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我的工作有多么忙,也不是平常有太多事情,更不是要与其他人多联系,而是,我怕错过一个人的电话。
那个人,就是我至亲至爱的体弱多病的母亲。
居住在农村老家的母亲,身体很不好。10年前因为心脏问题置换了瓣膜。谁知由于是文盲,我们给她准备好的药因为品种太多,她吃的时候经常会遗漏,再加上血压高,置换瓣膜后半年,又突然中风瘫痪半身不遂,行动非常不便,每顿饭吃的都很艰难。时不时还会因为头晕发病。以前在乡下工作,骑车10分钟就可到家,经常的回家看看,帮母亲做点什么,病情恢复的还不错。谁知道4年前,由于教育布局调整,学校撤并了,我到了县城工作。
平时母亲的生活起居就靠“文革”中被误伤的已经开过两次大刀,胃子被切除2/3的体弱多病差不多每年都要住院治疗的70岁的父亲和残疾的三弟照顾。我的二弟又远在青岛工作,于是家中父母每当生病不舒服的时候,我这个在县城工作的儿子,当然是他们最重要的依靠,总是会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让我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晚上,只要是老家的电话打过来,十有八九是老人身体不适。
所以我的心每时每刻都会,也一直在悬着,外出的时候每天要给他们打电话,从不敢在外待3天以上。
正因如此,我晚上睡觉从来不敢关掉手机,生怕哪一天母亲突然有事,却拨不通我的电话。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把两个手机调成震动,放在床头。这样,既不会让手机铃声吵醒妻儿,又不会错过家里的电话。神经衰弱如我,那怕一点震动的声音都会足以让我惊醒起来。
昨天中午我睡午觉的时候在朦朦胧胧中听到手机震动的声音时,我神经质般地就爬了起来,猛地从床头柜上抓起了手机。
看着闪烁发亮的手机屏幕,发现是老家的电话。
看到电话,我已经手足无措,因为睡午觉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不祥的梦,梦见母亲犯病了,眼巴巴等我回家。冥冥之中,也许真的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和心灵感应,在连接着我和家人。
谁知一接电话,残疾的三弟口齿不清地说,母亲不行了,哥哥你快回家。我问了三遍,弟弟都这样说,我能感觉到自己当时都要瘫痪了。
于是立马包一辆出租车回家。到家后发现右边半边脸都破了,流血不止的母亲瘫痪在床上,在镇上打工的父亲在我之前已经赶回家帮她进行包扎,安排母亲吃了药。我立即帮母亲换下全身是血的衣服。母亲看到我后,立马好像感觉好了许多,清醒了许多。眼睛里满是泪水。
于是我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中午吃过午饭三弟就出去玩耍了。父亲下午1点出门打工的时候,母亲一个人还在外面路上拄着拐杖蹒跚的走着(因为怕她肌肉萎缩,我和父亲一直建议母亲每天到门口大路上走走),也许在外面跑的累了,再加上10多天的阴雨让人心情烦躁,母亲回家就在由堂屋进自己房间的时候跌倒了,不省人事。但到现在都不知道跌倒究竟在什么具体时间。
也许上苍有眼;也许好人有好报;也许上苍感动母亲年轻的时候吃的苦太多(要知道我母亲在70/80年代跑步几十公里陪父亲到外地县城和扬州看病是多么的辛苦;陪父亲看病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母亲还经常从家乡挑一担鱼到县城贩卖,赚钱帮父亲治病;父亲病情稳定后,又和父亲种地打渔(每天早上5点多卖鱼的时候要从墓地旁边走几公里才能到集市)供养我和二弟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要知道80年代,一个农民家庭供养两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就是现在,每次家乡人看到我,都说我母亲是全镇吃苦最多的人)。
正好有人到我家门口的菜地弄菜,听到了母亲的呻吟声,就到我家帮母亲擦身上的血;一贯吃饭后玩到3点多才回家的三弟今天好像也有感应一样,也在2点多一点回家了,于是和邻居把母亲抱起来坐到椅子上,此时的母亲什么都不知道,好像处于休眠状态,于是才有了开头三弟着急给我的电话。
现在想想,太可怕了,假如邻居不到我家门口弄菜,假如三弟和往常一样甚至更迟一点回家,恐怕就要出大事情了。感谢上天,这些假如都没有发生,母亲的命真大!
这时候我想到了季羡林大师的一句话:““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
季老为什么会有这番感慨?原来他最爱的母亲在他在外面忙碌奔波的时候突然离开了人世。
他说:“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是的,父母在,不远游,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其实早在7年前苏州中学给我发过邀请加盟信,我回绝了;近几年,一些大型教育机构邀请我加盟,我也拒绝了。不是我不爱钱,不需要钱(其实说真的,我比任何人都需要钱。父母都没有医保,父亲现在每天吃药要花钱,母亲现在每天要吃药10多种,要花更多钱,父母都还还时不时发病要住院,而我就是一个每月拿三四千块的穷教师),因为我明白:我的现在是父母给的,家里生病的二老和残疾的三弟都需要我;我更明白他们养我小,我就得无条件的尽自己最大能力养他们老。
想到现在年轻的孩子们总有太多的梦和欲望,可以为了事业,爱情奋不顾身,背井离乡。追求梦想,我赞成,可是追求梦想就一定要在大城市吗?就一定要远嫁吗?反正无论男孩女孩,我是都不赞成远娶或者远嫁的。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理想的实现其实是不是很多情况下是建立在上一辈的理想的废墟上的呢?若没有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理想来照顾家庭,年轻人的到处闯荡又如何可能呢?但是站在文学的角度看,似乎总会落入那种“环形废墟”。是不是人到一定的年龄才能理解这一点!这时候理解也迟了吧!
孩子们,希望你们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和父母斤斤计较,更不要再那么自私的活着。想想远方已是晚年的父母,你是否在心里永远为其点燃一盏灯,让他们内心温暖,可以放心的充满依赖。因为年纪越大,就会生出越多的不安全感。
孩子们,更别做断了线的风筝,乡音未变,却没有惦念。
记得以前有一期《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朱军和相声演员冯巩谈到母亲的时候,冯巩说每次回天津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回家和母亲吃顿饭交流交流;朱军说,工作疲惫的时候,回家有人让你叫一声妈妈,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惜我母亲不在了,当时听了一阵心酸。
今天妈妈病情稳定了好多,她一直催着我回家。临回家前,我再次望着老妈,看着她瘦弱的身影,我竟懦弱的相信了——老妈真的老了,突然之间就老了,虽然才68岁。
说实话,天天开着手机,天天电话为一个人而留,又天天担心接到那个熟悉的电话,这样的感觉,真的好累,好累,好累!
但人的一生,能有一个人让自己永远永远每时每刻担心,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纵然每天晚上,在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点点担惊受怕,但我仍然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过下去。
如果有一个期限,我选择是永远24小时开机。因为我害怕很多事情,更害怕来不及。
有关母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