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的专业素养与读书攻略

成为名校长是广大中小学校长的理想与追求。那么,名校长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能力呢?名校长应该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

创建名校、培育名校长是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成为名校长更是广大中小学校长的理想与追求。那么,名校长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能力、特质?根据近几年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实地考察以及与许多知名校长的沟通、交流,笔者试图对名校长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与能力作一粗浅探析。

名校长应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首先就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是学校之魂,思想是校长之魂。校长没有思想,学校便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发展方向,没有美好未来。

那么,校长如何将教育思想变成教育现实?一是将思想转变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将思想物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或激发教师合乎期望的教育行为;三是将思想传递给教师,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校内思维碰撞等途径,让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把教师引上预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态。这是众多名校长的成功经验。

名校长应有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包含对教育的感情、责任、理想和胸怀。对教育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乃至爱人类。对学生的爱,不仅仅包括对学习好的学生要爱,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爱,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是人间大爱。有了深深的爱,才会产生对教育的强烈的责任感,才会萌生自己的教育理想,才会具备宽广博大的胸怀。对教育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没有理想,把教育当职业去应付而不是当事业去追求,这样的校长是不可能办好一所学校的,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名校长的。

名校长应有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激情”即强烈激动的情感。创业激情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不畏困难、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激情可以产生动力,激情可以产生灵感,激情可以激励创新。校长具有持久的激情,学校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了激情,校长便会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而且这种精神状态会传染给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名校长应有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学习力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泰普斯科特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靠的竞争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取得成功,要想永立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坚持读书学习。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一校之长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学习,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教师。所有名校长,读书学习都是他们个人成功和治校成功的智慧源泉,书籍浸润了他们的思想、涵养了他们的生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名校长应有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笔者以为,目前的校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治”校长、“法治”校长、“文治”校长。“人治”校长即靠人去管理,大事小事校长一人说了算,校长整天忙忙碌碌,管理效益却不高;“法治”校长即靠法规和制度去管理,学校基本上运转有序,但缺乏人文关怀;“文治”校长即在“法治”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师生遵规守纪成为自觉,其中还充满着人文关怀。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学校管理上,一个名校长应摒弃“人治”,精通“法治”,追求“文治”。

“法治”应体现民主化、精细化。民主化即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决策和管理;精细化即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无缝隙覆盖、无障碍运转、无折扣执行。“文治”即营造一种学校文化,用文化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这种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这种文化虽有制度约束,却又操作无痕,充满平等、关爱、互助,师生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能够体味到快乐、感受到幸福。

名校长应有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视野”即视力所及的范围。名校长办学,不应把眼光局限在本校、本地,而要放眼到全国、全世界,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否则,便会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封闭办学,学校的发展不可能提升层次。校长的办学视野体现在前瞻的办学理念、长远的办学目标、灵活多元的办学策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当前,国内许多名校长都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视野,使这些名校独领风骚,经久不衰,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名校长应有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答案、探究未知世界的一种过程。研究是新时期校长重建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智慧、突破发展瓶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校长要想在治校上不断超越自我,必须重视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通过深度研究,不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推进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校长应研究什么?应研究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教育视野下引领学校发展;应研究学校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益;应研究课程、课堂、教学,提升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质量;应研究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应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等等。

名校长应有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写作是人们有意识使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人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能够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写作是一名校长走向成功必备的能力,而且这种写作要具有专业水准。试想,一个不会写作的校长,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推介自己的经验、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让同行、专家认同、借鉴?

未来已来。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竞争,从本质上说依然是学习力的竞争。读书是提升学习力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一个人的思想需要读书来开化,一个人的心灵需要读书来浸润,一个人的精神需要读书来培育。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我们应怎样读书呢?怎样通过读书来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大我呢?下面谈一下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读书的选择

按照陶继新先生的观点,教师读书走向要“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只能“得乎其下”。也就是说教师读书要读经典书,与名家大师进行心灵对话,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从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来看,教师读书选择要从两个角度来权衡。

1.从促进专业成长角度看

一是要读教育理论类著作。教师从事了教育工作,就要研究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朱永新说:“教育的生命力来自实践,但要驾驭实践,最终取决于理论功底。”广大基层教师大多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理论修养不够,只知道“下位”的东西,而不知“上位”的东西,只知道“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很多教师搞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缺乏深度,实际上就是缺乏理论高度。因此,教师首先要读教育理论类著作,中外教育名家的都要读。中国教育名家如马相伯、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等,当代知名教育专家于漪、顾明远、钟启泉、叶澜、魏书生、朱永新、李吉林、李希贵、冯恩洪等;国外教育名家如夸美纽斯(捷克)、洛克(英国)、皮亚杰(瑞士)、尼尔(英国)、布鲁纳(美国)、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杜威(美国)等。理论是根,实践是叶,根深才能叶茂。

二是要读学科教学类著作。学科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几乎每天都在从事学科教学工作。所以,关于学科教学类的书籍要多读,譬如学科知识类、学科教学方法类、学科专业发展类、学科教学指导类等。学科专业类的书是教师首先要多读的。只有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宽广深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厚积薄发、挥洒自如、精准施教。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指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是教师应该认真研读的,因为“课标”是教师学科教学的“宪法”,是“指南针”,是方向。方向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否则一切努力都等于零。

三是要读教育管理类著作。教师在履行学科教学职责的同时,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任务。管理与教学同步,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要读教育管理类的著作,特别是要多读班级管理、如何当好班主任之类的书籍,譬如魏书生等教育家的书。

四是要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类的著作。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师范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性课程。对这两类书籍,教师要认真读,而且要研究透。

五是要多读教育类报刊。像《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权威教育报刊等,这些报刊及时刊登国内外最新教育政策、教育动态,以及全国各地的治校办学、教书育人先进经验做法,对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从完善人格涵养生命角度看

从这一角度看,教师要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大家专著。

什么是“经典”呢?用陶继新先生的话说,经典就是“经由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仍然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中国的经典名著譬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春秋》《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史学、哲学著作;当代中国作家巴金、丁玲、鲁迅等作家作品;新时期知名作家王蒙、张贤亮、刘绍棠、蒋子龙、刘心武、张洁、高晓声、路遥、贾平凹、莫言等作家作品。外国的经典名著譬如《简爱》《浮士德》《红与黑》《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全集》《双城记》《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哈姆雷特》《十日谈》《老人与海》等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阅读。

阅读经典就是与经典著作中的人物相遇,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提升思想境界,涵养人格心灵,丰盈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知性、更加优雅、更加美丽。

二、读书的方法

根据笔者的体会,教师读书要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1.“精读”与“粗读”相结合。书的世界如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开卷有益,教师可读的书有很多很多。但如果什么书也逐字逐句逐段精读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有些书也是不需要精读的。所以,要学会“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需要精读的就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去读,甚至一遍又一遍地读;不需要精读的便可大体浏览,或者选读自己关注的、需要的、精彩的章节,达到阅读的目的即可。

2.“默读”与“朗读”相结合。成人阅读,大多默读。但有些经典书籍、精彩篇目、精美章节,特别是诗词歌赋类的,可以在家里,到公园、山上等不影响其他人的场所大声朗读,通过朗读体会其音律美、内涵美。

3.“读”与“诵”相结合。经典文章、篇目、章节需要背诵。像《论语》,像唐诗宋词元曲等,能背诵的越多越好。多背多记,对启迪人的语言思维、提高人的表达能力、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大有裨益。毛泽东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大部分诗文都能背诵。

4.“读”与“抄”相结合。笔者读书的习惯是一边读、一边抄,抄经典片段、精美语句。这些片段和语句常常拿出来赏析,久而久之便能诵记。

5.“读”与“辩”相结合。即常常和读同一部书的同事好友谈论、交流,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交流思想,碰撞思维,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6.“读”与“批”相结合。即一边读,一边圈划或作批注。毛主席读书就有批注的习惯,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7.“读”与“听”相结合。有些书都配有诵读光盘,在家里、在车上听也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在车上听“书”,还解决了没时间读书的问题。

三、名师读书多我们的启发

要想成为骨干教师、名师,不断读书学习、终生读书学习是必然的途径。很多名师、名校长读书的故事、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是特别善于读书的,他不仅读教育类的,也广泛涉猎企业管理类的。他读过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专著,汲取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嫁接”到教育工作中,譬如《掌握人性的管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马斯洛人本哲学》《领导学》《远景》《领导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本质》《六西格玛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等经典著作对他影响很大。

(二)李镇西。李镇西,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爱好读书,博览群书,几年前他公布了自己的读书篇目,其中《论语》、《孟子》、《庄子》、《老子》、《孙子》、《韩非子》、《史记》、《古文观止》等古典类24部;《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人间戏剧》等文学类37部;《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导论》、《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类20部;《忏悔录》、《宽容》、《马克思主义原理》、《自我实现的人》、《邓小平文选》、《顾准文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人文类24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读书》、《随笔》、《世界知识》、《美育》等杂志类17种。

(三)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是小学语文界知名的特级教师之一。可以说,是阅读改变了她的教育人生。他说:“语文教师的底线就是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阅读。”“凭借文学的力量,一位语文老师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并将之弥散到课堂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四)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创立者、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酷爱阅读,博览群书。读书使他的课如行云流水,如江河澎湃,如诗意流淌,成为教师、学生喜欢的思想盛宴。王崧舟读书涉猎广泛,从文学作品、教育理论、哲学名著到宗教著作,乃至奇门遁甲,他都喜欢读,都乐在其中。他说:“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甚至精神存在方式。”

四、个人读书的体会

一是广读杂读。本人教育类的、文学类的、史学类的、哲学类的、美学类的、武侠类的等等都喜欢读。读各类书感觉都有收获,书的内容都能整合到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之中,都是对个人生命的补充与丰盈。中学时代曾经三天三夜不睡觉,一口气读完《神雕侠侣》,曾经在课堂上读《红楼梦》,且做摘抄。参加工作至今,读教育类的书特别多,买的书也特别多。最近几年,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研读课程教学类的、教育管理类的较多,如《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中小学校管理评价》(袁贵仁)《课程论》(施良方)《课程的力量》(万伟)《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刘铁芳)《杜威在华演讲》《尼尔尼尔橘子皮》《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佐藤学)《让学校重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学校转型》(李希贵)《学校如何运转》(李希贵)《人生为一大事来》(刘彭芝)《致教师》(朱永新)《读书成就名师》(张贵勇)《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等等。读的与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相关的书就更多,偏功利性的,不再例举。另外,还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叶朗的《美学原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文化苦旅》等哲学、美学、史学著作。

二是越读越感觉自己更加渺小。越读书,感觉自己知道的就越少,感觉自己就越渺小,所以就积蓄了力量,更要坚持读下去。

三是三天不读书感觉思维就走向枯竭。不断读着书,思想和语言细胞就感觉一直浸泡在思想的宇宙和在语言的大海里,一旦停歇,就感觉思想遭遇沙漠,思维走向枯竭,语言索然无味。所以,读书成为了生活习惯和生命习惯。

四是“读”与“写”有机结合。只读不写,就好像一件事情只做了一半。无论如何,每天都坚持写点东西,以此保持思想的灵活与思维的敏锐。写的东西可长可短,哪怕是点评和感悟。

五是读写成为个人专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本人从一般教师到考入教育局工作,从一般职员到科长,从教研室主任到副局长,从副局长到校长,一路走来,大多是通过公开考选实现跨越的,而之所以每次考选都能胜出,主要得益于读书、写作、思考、研究,最终取决于读书。思考、研究、写作可以说是读书的副产品。所以,人要想不断超于自己,有一条路不可逾越,那就是:读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