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土茯苓:皮肤恶疾之药用利器,明清声名大噪,原因是这样
美国学者劳费尔著《中国伊朗编》对中药土茯苓有所记载,说“所谓中国的撒尔沙帕利拉”即土茯苓,它是治疗“美洲病”(即杨梅毒疮,现代所谓慢性、系统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梅毒)的良药。
古代中国早有这种药用植物的记载,早先出现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其功效为“调中止泄,健行不睡”。
近时宏治、正德间,因杨梅毒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至人用此遂为要药。”
又明代医者李中梓《本草通玄》中记录中药土茯苓的药用性能与功效为:“甘平,入胃、肝二经。健脾胃,清湿热,利关节,治拘挛,止泄泻,除骨痛,主杨梅疮,解汞粉毒。”以及清代名医黄元御《玉楸药解》载:“土茯苓燥土泻湿,壮骨强筋,止泄敛肠,极有特效。善治痈疽瘰疬,杨梅恶疮。”
实际上,在该病在明清时期流行时,医者们对该药的效用已掌握地较为熟透,汪昂《本草汇编》指出:“梅毒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祛湿,不能祛热。久病则热衰而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
由于该病的广泛传播,以及土茯苓突出的药用效验,土茯苓成为专病专药对象,在明清时期声名大噪。所以晚清时期的《植物名实图考》中,作者吴其濬指出:“土茯苓出近世,俗医治恶疾、邀重利,如操左劵。”这反映了民间医者的真实医疗情况,即认为利用土茯苓疗恶疾,足以稳操胜券。可见,土茯苓虽在明以前的药用记载虽不突出,但因明清时期盛行的梅毒疾患,土茯苓便显得重要起来,对于该药的药效挖掘或处方应用亦越来越多。
例如清代《春脚集》卷一载治疗“一切头痛、不拘正痛,或左或右偏痛皆效”的立愈汤(土茯苓、何首乌、天麻、当归、防风)。以及治疗牛皮癣,单用土茯苓水煎当茶饮(服药期间忌饮茶,饮茶常导致脱发)。
那么,以上所述土茯苓的效验,其发挥的机理是如何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李时珍有言:“土茯苓能健脾,去风湿。健脾而风湿去,故毒得以愈。”
在现代皮肤疾患中,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防风等中药常用以祛风止痒、解毒去湿,有较好的效用。
记一女性患者,耳朵湿疹、瘙痒症状反复,一老中医拟用健脾化湿法治疗,所用的方子中即加用土茯苓,以全健脾与祛湿之功。现代中医药界人士普遍认为,土茯苓为治梅毒的专药,为这一恶疾之药用利器,特别是梅毒相关皮肤性症状以及关节性症状,能发挥较好的效用。而在相关皮肤类疾患当中,亦有常用。
有关此药,笔者在撰写过程中,由于临床体会较少,着笔不深,望各位道友多多指导与交流医药经验。
注:本图像采自中国植物图像库、中药材图像数据库、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侵图请联系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