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邻居第51期荐书|出版人和出版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阅读邻居读书会
第51期
书目:《大留学潮》
时间:2016年11月29日下午
地点:读易洞
参加者:杨早、邱小石、凤梨,susu,半价,Nellie,白水 ,莫南北 ,Sarah,董冬冬,刘晓燕
刘凯:我叫刘凯,网名“懒散人”,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大留学潮》这本书的出版方。我美其名曰算成出版人,实际上不是读书人。我之所以能来这儿,还是跟孟老师,这学期有幸我的孩子成为孟老师的学生,加了微信,说有个活动介绍这本书,我要表白一下这是我们出的。孟老师说那你到我们这儿来看看,就这么来了。
实际上这本书说实话都没看书稿,我们这边流程是什么样的?有一个审读中心有专家在那审,我这边是负责签发稿件的。我就问了一下稿件有没有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的一些当时有没有敏感的人物、有没有敏感的事件,没什么就出了。
我们现在一年出的书比较多,大概有三千多本书,一般稿子我也看不过来,到我这儿都是觉得有问题的,编辑觉得含糊了。我们出的书多数是市场书,所谓市场书是给普通大众出的书,这种社科、文艺的不是太多。后浪跟我们合作,后浪出这种书相对多一些。他们虽然声名鹊起是因为去年的《秘密花园》,但是他们已经默默耕耘很多年了,他们有《大学堂》系列,还有《银杏树下》。他们的老板吴兴元也是跟很多的作者,特别一些知名作者都有联系,能签到比较好的稿子。在我们这儿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给我们出版社撑门面的品牌。
不能说文艺,因为每年出版界会有一些推荐、评奖,什么年度好书,平常有月度的,除了畅销榜单之外图书的评价之外,有的倾向性不一样,有的偏文艺一些、有的偏社科一些,有的偏相对有一点点在我们看来相对不安全的这些书几率比较高。后浪的书一直在这方面,在榜单上经常能见到,但有时叫好不叫座。他们都快撑不下去了,然后在去年时赶巧吴老师也说天道酬勤赶上《秘密花园》落到他们头上了,一下把现金流转起来了。
确实去年《秘密花园》起来之后,他更有力量和能力做一些他想做的书了。吴老师我很佩服他,他是一个挺有情怀的出版人,我这边也叫出版人,但我更多的职责,名义上是把关,替政府替主管机构把关。说得好听一点我是争取让更多的书能够面市,尤其有些书即使我这边手抬高一点让它出来之后,很有可能它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包括有一些书,包括吴老师曾经惹过事的书在我这转过没敢出,出来之后曾经也是被点过名。
刘晓燕:确实是,作为我们编辑来说,当然不代表吴老师,我自己觉得应该出一些尽量反映社会现实,然后让读者能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的书。但是这类的书往往需要严格把关,需要严格监督的。
刘凯:其实我今天来第一是拜访来了,不太了解咱们主要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刘晓燕:我也是第一次来,是杨早老师邀请我来。
刘凯:应该是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心得。我挺惭愧的,一直犹豫来不来,如果没有孟老师真的不好意思来,我真不是一个读书人,虽然每天看的稿件很多,就跟厨师做了很多菜,回到家等现成的一样。我平常基本没有时间读书,可能再看文字都已经顶了,每天工作都是跟它打交道。
但不好意思的是你要面对很多是看不上没有道理出的书稿。但这些书稿从经济效益角度或从市场角度还是有读者群的,因为读者群是分层次的,有一些要求看低端的,有一些入门级的,还有一些纯粹所谓的“无用之书”,没有什么书,它也是一种阅读,对他来说是一种收获。包括鸡汤文,这种鸡汤的我也不排斥,有的人是需要的,也许这里边一两句话或一两个故事真的启发了他,让他的人生有一些改变也未可知。
我的工作内容有时是很分裂的,有的书我觉得没什么意义,但是也不能说不出。有的书很好,我个人很喜欢,但是可能从某种因素上不能让它面市的,或者不能让它完整地面市的,我要做一些技术处理,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这两边之间摇摆,我今天来也是带着学习的目的来的,跟大家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也指导我今后的工作。
杨早:有没有一本书要推荐呢?
刘凯:我带了一本书《迷人的材料》,这本书有点偏理科的一本书。这本书挺有意思的,现在出版界有一个趋势,现在像科学普及类的,包括有一些在某些领域里头,在我们看来可能都很奇怪,是什么人读这些书,但偏偏这些书现在市场的前景非常好。比如说这个当时我们引进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犹豫了一下,它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物质,而且都是特别平常的物质,比如说玻璃、钢,还有石墨,甚至还有纸特别简单的物质。它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它是故事性的写法。
杨早:周四我跟绿茶在首都图书馆评“阅读之城”的推荐书,这本书在科普类的书里面得票率是最高的。首图(首都图书馆)它每年有一个叫“阅读之城”,推荐给市民的书,分成社科、文学、科普、生活、少儿这几大类。
刘凯:它这些物质都是平常能接触到的,但这里边背后有很多故事特别有意思,可能咱们没有想过。比如作者说到缘起时,他有一次坐地铁时遇到一个小偷,小偷是用钢片划包的小偷,不是拿手指头的。很奇怪突然感觉背后一凉,尖利的东西有异样的感觉,他身上皮夹克特别厚好几层一下全划透了。他就很奇怪,什么锐利的东西能这么迅捷穿透这么多层东西。抓到小偷发现就是一个钢片,他突然感兴趣了,钢怎么有这样的能量,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样的物质,开始探究背后的故事。
虽然他是偏理科的,作为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我是一个文科生看得津津有味,一点不枯燥,里边用引用故事性的写法,引言是故事性的,一下把胃口勾起来了。包括这本书拿回家给我儿子看,孩子都是一段一段时间的,有一段时间科普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拿给他看,没有到他能理解的深度,看着看着不看了。他说老师有一个理论,看三五页看不下去就不是适合你的书。
莫南北: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甘阳的《通三统》。因为我之前没有读过他的书,比较好奇这个人。这是读的他的第一本书,问同学他的书有哪几本可以读,同学提到了这一本。之前觉得通三统这个概念很神秘,后来看了就是说把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还有孔夫子的传统,这三种传统融合在一起。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他自己是想做“国师”嘛。
上篇主要写“通三统”的文章,还有分析中国国内一些情况,中篇是一个短篇,下篇主要谈大学的通识教育。我觉得下篇读得比较有收获,讲美国通识教育的做法,芝加哥大学哈钦斯校长他建立了比较规范的通识教育模式,对美国的通识教育影响较大。然后作者还对比了国内的通识教育的情况。其实回想一下我的大学,我们学校开的通识课和美国真的没法比,和国内的高校也相差很多。他在文章里也说国内的通识教育搞得很失败,大家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而美国则是让学生读一些原典接触这些东西,而我们的通识课连了解皮毛的程度都到不了,大家上几节那样的课就算过去了。敷衍了事。这本书其实是他演讲的集子,比较薄,读起来很方便。
(待续……)
本期编辑:绿茶
阅|读|邻|居
读不孤 必有邻
微信号:yuedulin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