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疗法时疼痛科基本治疗方法,由陈黔、郑拥军等11位专家编写的《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8月份在中华疼痛学杂志17卷4期发表。该专家共识从颈脊神经解剖特点、适应证与禁忌证、药物配伍、体表标记与定位、疗效评定、治疗目标与疗程、并发症与注意事项、相关内容推荐等级等方面,详细论述该种治疗的相关事项,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建议。
概述
颈脊神经解剖特点
适应证与禁忌证
治疗选择
体表解剖标记与定位方法
疗效判断
诊疗目标与疗程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专家推荐
附录:颈神经阻滞操作技巧
颈椎旁神经阻滞作为疼痛科必备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中广泛应用。常见颈椎旁神经阻滞有后入路与侧入路两种方法。
颈后入路法
(1)体位: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颈部前屈。
(2)体表定位:确定要阻滞颈神经之相应颈椎棘突,在其旁开3cm(距中线旁3cm)为穿刺点,画好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穿刺点局麻皮丘。
(4)采用长10cm、7号穿刺针。
(5)双手持针从皮丘处垂直刺入皮肤,然后取稍斜向中线方向进针,直至触及骨样物,即为颈椎椎板后侧,将事先套在针体上的深度标记物移至距皮肤1cm处。将针退至皮下,改针尖稍向外进针,沿第一次触及椎板外缘,继续缓慢进针,直至标记物触及皮肤。拔出针芯,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空气会有阻力消失,表明针尖进入颈椎椎旁间隙。
(6)针尖一旦刺入椎旁间隙,注入空气立即出现阻力消失感,此间隙在颈部互相连通,可使药液扩散至相邻的神经节段。
颈后路法图示
颈侧方入路法
(1)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肩下垫一薄枕以突出颈椎。
(2)体表定位:先确定颈3~7之横突,遇肥胖或不易触及横突患者时,可在乳突和颈6横突之间画一线,在此线后0.5cm再画一条平行直线,由于颈2横突不易触及,常位于第二条线的乳突尖下方1.5cm左右,以每个横突依此向尾侧移动约1.5cm左右即为各椎旁阻滞进针点,画好标记,遇身材高大或颈部过长患者相邻横突间距可相应增大。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标记处做局麻皮丘。
(4)采用长5cm、7号穿刺针。
(5)穿刺时先摸清穿刺部位横突后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后取稍斜向尾侧进针,一般进针2.5~3cm即可触及横突后结节或引出异感,回吸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射局麻药3~5ml。
(6)应特别注意穿刺针不要过深,防止刺入椎动脉。
侧方入路图示
注意事项
一定要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方可注药。如误将药物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出现全脊麻。如将药物误注入椎动脉,可使药物迅速到达脑干引起意识丧失。
颈部椎旁阻滞后入路法较侧入路法安全,只要保持穿刺针沿椎板外缘垂直穿刺不会损伤椎动脉。侧入路进针不宜过深(进针深度不能超过横突),应警惕误入椎动脉及阻滞膈神经。
禁忌同时行双侧椎旁阻滞。
颈椎横突定位方法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摸,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颈神经支配
颈脊神经共有八对,上下对脊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脊神经穿第7颈椎与第1胸椎间的椎间孔出椎管。
C1神经根向上,支配颈部上段后头枕部,颞部及耳后的皮肤感觉
C2神经根也向上,支配颈部上段,后头枕部皮肤的感觉。
C3神经根横行,支配颈部下段,前后皮肤的感觉。由于C3神经根后神经节靠近硬膜囊,易受增生肥大的颈3钩突和上关节突压迫,而 C2椎间盘突出则不易对神经根形成压迫。疼痛剧烈、表浅,由颈部向耳廓眼及颞部放射,患侧头部、耳及下颌可有烧灼、麻木感。体检有时可见颈后、耳周及下颌部感觉障碍。无明显肌力减退。
C4神经根亦横行,支配颈部后段,肩背后皮肤的感觉。此神经根受最常见,以疼痛症状为主,疼痛由颈后向肩胛区及胸前区放射,颈椎后伸可使疼痛加剧。体检时可见上提肩胛力量减弱。
C5神经根向下颈段分布,支配背部,上臂外侧,前臂挠侧皮肤的感觉。疼痛感觉位于颈肩部及上臂外侧,但不到手。主诉多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举困难,难以完成穿衣、吃饭、梳头等动作。体检时可发现三角肌力减退,其他肌肉如冈下肌、冈上肌及部分屈肘肌也可受累,但体检难以发现。肱二头肌反射也可减弱
C6神经根向下,支配手臂下段桡侧皮肤的感觉。此神经根受累常见仅次于C7神经根受累。疼痛由颈部沿肱二头肌放射至前臂外侧、手背侧(拇指与食指之间)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现肱二头肌肌力减退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其他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旋后肌、拇伸肌及挠侧腕肌等也可受累。感觉障碍区位于前臂外侧及手背“虎口区”。即颈肩、前臂桡侧至拇指。
C7神经根向下,支配手掌内外侧正中的皮肤感觉。C7神经根受累最为见。患者主诉疼痛由颈部沿肩后、肱三头肌放射至前臂后外侧及中指,肱三头肌肌力在早期即可减弱,但常不被注意,偶尔在用力伸肘时方可察觉。有时胸大肌受累并发生萎缩,其他可能受累的肌肉有旋前肌、腕伸肌、指伸肌及背阔肌等。即颈肩痛放射至食中指,感觉障碍区位于中指末节
C8神经根向下,支配手掌内外尺侧皮肤的感觉。疼痛由颈肩放射至无名指及小指,感觉障碍主要发生于无名指及小指尺侧,患者主诉该区麻木,但很少超过腕部以近。疼痛症状常不明显,体检时可发现手内侧肌肌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