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纹的演变过程及寓意(附图)
蟠螭纹
螭纹是龙纹的前身,也称为螭龙,它有四只脚,一条长尾,头上无角。半圆形或近半圆形盘区的螭纹称为蟠螭纹,此纹既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又是商、周、春秋战国、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
蟠螭纹是以螭龙盘曲纠结行为图案。图案表观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尾、蟠曲。民间有龙生九子的说法,蛟和螭都是龙子的说法,而蟠则指“盘曲而伏”。古代青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蟠螭纹 云纹铜禁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螭纹,是以蟠螭纹的方式出现,“蟠”有互相缠绕重叠的意思,蟠螭纹是以四方连续的方式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没有凸起的主纹,在青铜器表面组成繁密的图案。这种纹样既与周代以带状连续为主的纹样结构不同,也与汉代只有盘旋而无重叠的“云气纹”不一样,是春秋时期具有独创性的纹样之一。
蟠螭纹 铜镜
从战国起,螭纹开始出现在玉器上,并盛行于汉代。战国时期的玉螭纹,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饰,皆为扁平形,呈S形弯曲行走状,张口露齿,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且后飘上扬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状似龙又似虎,故又称螭虎纹。秦代玉玺皆为螭虎钮,传说“传国玺”为五螭相交钮式。玉玺采用螭虎钮,一直沿用到隋朝,从唐朝开始,才改为龙钮。汉代玉器(尤其是玉剑具)上的螭纹,多以深浮雕手法碾琢而成,其状弯颈曲腰,身形粗壮,筋肉饱满,四肢矫健有力,作蓄势待发状。头形似猫,双眼圆凸,炯炯有神。若从其头部上方俯视,头形略方,到鼻子为止,嘴巴不向前方伸出,故俗称“方首”,或称“方嘴”。
蟠螭纹 铜镜
唐、五代玉器上则很少见到螭纹。至宋代,复古风兴起,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此时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但宋代的玉螭纹与汉代风格完全不同,身形多细长瘦弱,身子和四肢往往作匍匐状,毫无力度可言,双眼圆而少凸,嘴巴向前伸出,使头形变尖,看上去像壁虎,完全丧失了汉代螭虎纹的神韵。此后,螭纹便成为元、明、清三代玉器的流行纹样,且每个朝代的玉螭纹均有自己的特色。
蟠螭纹 玉器
瓷器上的螭纹在宋代以后也大量出现。宋代的定窑以印花、划花等手法将螭纹装饰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元末的高足杯上也出现了螭纹。到了明清时期,瓷器上的螭纹表现手法更加丰富,有蟠螭、团螭、三螭、双螭等多种形态。
蟠螭纹 玉器
在明清家具中,螭纹是一种常见的吉祥纹饰,经常出现在椅子的靠背、架子床的围子、罗汉床的围子、画桌的侧面、脚踏的面上等,并出现了“六螭捧寿”、“螭虎闹灵芝”等吉祥图案,由此可见古人一直把螭视为瑞兽,有长寿、辟邪等吉祥寓意。螭龙有着奋力向上的升腾之势,象征着前途顺畅,大业有成,事业如日中天。螭龙的“龙”谐音于“隆”,寓意生意兴隆、子孙兴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