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该这样成长​?——“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发展构想​

我们是否该这样成长?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发展构想
(2021006)
前几日,爱心与教育研究会杨富志会长在工作群里发出通知:请各位以“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发展构想为题,把自己的一些好想法好点子,整理一下,分别发给詹校与我。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继承和发扬研究会优良传统的同时,立足于研究会的壮大与发展,着眼于研究会成员的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结合研究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进行有益尝试和创新。
具体来说,应该突出三组关键词。

第一组:学习和研究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李镇西,培养李镇西式好教师”。目标有五个:一是像李镇西那样师德高尚;二是像李镇西那样热爱学生;三是像李镇西那样教学娴熟;四是像李镇西那样反思成长;五是像李镇西那样能说会写。

如何践行宗旨,实现目标?

学习和研究!

学习和研究什么?

读李镇西老师的书,看李镇西老师的视频,听李镇西老师的报告……

如此,我们学习上有了内容,研究上有了方向。

窃以为,我们不妨按照“五个目标”,确立五个系列的研究课题,分组认领课题展开研究,定期展示研究成果。

所谓“研究课题”,也不一定非要按照正式的课题研究程序进行研究。如果可以的话,以随笔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可能更容易被老师们学习和接受,也更容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开花。

第二组:思考和实践

李镇西老师曾说:教师的成长,始终伴随着“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在“四个不停”之中,最核心的当属“不停地思考”:以思考统帅并贯穿实践、阅读和写作。

最关键的应是“不停地实践”:以实践带动和促进思考、阅读和写作。

追求“有思考的实践”和“有实践的思考”,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现行的做法是比较合理的,即:为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将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分解到一周之中,每天完成一个“一”,五天完成五个“一”,并把完成情况以图片、文字方式进行分享。

这种方式突出了学习团队的“督促”功能,但是要想看到实际效果,还是需要充分利用好每周六晚上的线上交流,老师们将自己的“五个一”完成情况进行展示。有展示才能有质量;有质量才能有提升!

鉴于我们的活动“时间短,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每周六只挑选五位老师进行展示,每人展示“五个一”中的一项内容,时长为20分钟(或者10位老师,每人10分钟;抑或是每次20位老师,每人5分钟)。大家轮流展示,每个人每年至少一次展示机会。

“五个一”即: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五个一”中既有思考和实践,又有阅读和写作,这不正是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吗?

第三组:展示和指导

关于成长,民间有句话说得挺有意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这句话采用了铺垫手法,最终要突出的是”领悟“两字。
对于教师成长,“领悟”当然非常重要,但前边的哪个要素不重要呢?教师要成长,缺少哪一个能行呢?
缺少哪一个都不行!
所以以个人之见,倒不如把“不如”改成“加上”更为贴切。即教师要成长,必须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个人感悟。
对这句话中的五个概念我就不一一分析了,我只想突出“阅人无数”和“名师指路”——因为其他几个我们都做到了或者正在做。
我以为对我们研究会来说,要实现“阅人无数”,就必须给老师们提供“阅人无数”的平台。我们应该把每周一次的线上交流活动利用起来,挖掘研究会内部资源,让我们自己的“名师”进行展示;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多邀请国内名家进行讲座。
关于“名师指路”,我们自己就有不错的资源。我觉得每周六的网络活动,每个老师的个人展示,都应该加上“名师指路”环节。这样,老师们能够明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一定会成长得更快,行走得更远。
以上“构想”不一定成熟,请参考。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