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不要再做吼叫的观众,您做教练我会更幸福。
“一个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
周末带着萌萌去书店买书,在那儿遇到了一位同学也带孩子买书,我们便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她问我最近有没有读到《让当代女性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是什么?陪娃写作业!》一文,并说她觉得那文章就是在写自己,孩子不做作业是慈母,一做作业就狮吼。她看孩子们在找书,就轻声轻语地向我大诉特诉自己水深火热地陪娃做作业的痛苦生活。
我认真地听她诉说,然后问她:“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吼叫,有没有花时间认真地找找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该如何解决?”
“当然有啦!”她回答道,“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方法,夫妇上阵,软硬兼施,恩威并用,虽然有点效果,但每次只能管一阵子。”
我便继续问她:“你看过拳击比赛吗?”
“你是想说让我击中他的要害吗?”她问道。
“不是,我不是想让你和孩子搏击,我是想问你,对于拳击手来说,观众和教练哪个重要?”
02
看她有些不解的样子,我就先向她描述了一下拳击比赛的情形。
拳击场上,两名拳击手激烈地搏斗着,拳来拳往,招来招去,左突右闪,时进时退。一个大摆拳抡得虎虎声风,一个左右勾拳交叉飞舞。一个嘴角被打裂,一个眼角在流血。直拳勾拳拳拳逼人,摆拳刺拳招招致命。
观众席上,群情沸腾,呼声震天,他们见到拳手被击中就欢呼,看到拳手倒下就狂叫。对于胜利者,他们毫不吝夸赞之词。对于失败者,他们不但没有丝毫同情,还狂吼着“打他!打他!”他们恨不得自己也上去打上两拳,踢上两脚。即使是原来的支持者,也会吼道“太没用啦!太让我失望啦!蠢才,为什么不爬起来?”
观众只在乎输赢,只愿为胜利者锦上添花。不同于观众,教练始终紧张而又专注地观看拳手的每一动作细节,感同身受地体会拳手每一次被攻击的疼痛。当拳手处在弱势时,教练就可能喊停比赛,让拳手休息并补充能量,同时帮助拳手分析敌我的战术和技术,鼓励拥抱后再让拳手信心满满地迎接新的战斗。 在新的回合里,原先的弱者可能由弱反强,绝地逢生,反败为胜。
观众只在乎拳手赢不赢,不问他累不累。教练既关注拳手的输和赢,又要关注他累不累。
03
当我们俩正在轻声地交谈时,一对母子走到我们附近的书架找书,只听见那个妈妈在数落孩子:“你看看你,让你坐在那儿看我给你找的书,你偏要自己起来找书。现在弄地连座位也没有了。”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小声地说:“我想找一点我自己喜欢看的书。”
“什么是你喜欢看的书?我给你找的都是好书,都对你的学习很重要的,能够帮助你提升成绩。好不容易给你占了一个座位,现在好了,位子没有了。这都怪你!都是你的责任!学习学得不好,连个座位也占不好!你说说你能做什么!……”
听到这个女人吧啦吧啦地数落孩子声,我头脑里面冒出了鲁迅的声音“救救孩子吧!”
04
等那对母子离开后,同学对我说:“看,按照你的意思,这个妈妈就是观众了?”
我点了点头,接着和她分享了萌萌参加钢琴比赛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在钢琴比赛进行中,我看见一个约五六岁小女孩被妈妈骂得伤心哭泣。那个妈妈不停地训斥:“就你弹成这样,还好意思哭!你知道你弹得有多屎吗?!要说有多屎就有多屎!!!一下舞台就要玩手机,我看你弹琴时就在想着玩手机吧!就这样还和我谈条件,你就甭想了!你在家都比这弹得好,弹得真是屎!你知道你让我有多失望吗?你知道你让我有多丢脸吗?……”
我问同学:“你觉得那个女人可怜吗?她是不是也是观众呀?”
同学说:“天呐,怎么能这样说孩子?”
“因为她把自己当观众,只知站在场外指手画脚,不管女儿还是孩子,不管孩子会紧张,不管孩子会害怕,不管孩子会失去自信,不管孩子会自卑,也不管自己的话有多刻薄,更不管会给孩子什么影响,虽然她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但实质上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对,她只想着让孩子飞得高,不管孩子飞得累不累。”同学回应道。
“是的。所以我觉得她很可怜,但更可怜的是她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作为妈妈有多么不称职。鲁迅曾说‘救救孩子吧!’我却想说‘救救妈妈吧!’”
“看来我也应该被拯救啊,现在我好像觉得自己也是在做观众。”同学说道,“那如何做教练呀?”
“教练和观众不同。观众可以指手划脚地评判拳手,因为他们不需要在意拳手的死活,不需要考虑拳手的情绪,不需要考虑拳手的发展。但教练和拳手是荣辱与共的,是要感同身受的,不仅要关注拳手的输赢,还要关注拳手的身体、心理和前途。”
05
当我们不忍心看拳击场上拳手的残酷争斗,往往忽略了我们把孩子扔在残酷的学习拳击场上。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输赢,更要关注如何帮助真正地帮助他去赢。学习竞争很残酷,孩子学习很辛苦,我们不能只做孩子学习拳场上的观众,而是应该做他们的教练。我们要像教练对待拳手一样,帮助孩子自己找到梦想并与之同行。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到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两次创造:由“不知”到“知道”的心智创造;由“知道”到“做到”的现实创造,其实也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教练要很好地帮助教练对象把知行统一起来,通过聆听、提问、分析和反馈等多种技术,帮助教练对象明确内心的声音和梦想,发现自己的盲点和潜力,帮助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然后陪伴和激励他们一起努力实现这个梦想。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帮助孩子明确他们内心的声音和梦想,帮助他们分析优劣势,激发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陪伴和激励他们去实现梦想。当孩子自己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热情地去学习,妈妈就解放了,孩子也就更幸福了。
孩子的学习拳击场上,需要父母做的是教练,不是观众。亲爱的朋友,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学着做教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