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这些小事,让你与孩子的关系陷入冰点
最近在发布一些育儿文章后,引来很多读者的共鸣,有的留言,有的单独来与我私聊。通过聊天发现,很多父母对于育儿方面的盲区确实不少。好在,我们这些80后的父母们,已经开始觉察并有意识地去学习。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育儿中的一些“小事”。小事因为“小”,被很多家长忽略。
殊不知:育儿无小事,成长无大事。
先来看两个故事。
或许你看了标题后会哑然失笑,尿床也值得一写,哪个孩子不尿床?是的,哪个孩子不尿床,这么常识性的问题,但到一些父母那里,就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看过一个心里医生写过极为偏激的一个案例,文中的女主人公因为童年时候尿床的阴影,几乎毁掉了她的一生。
女主人公30多岁,找到这位心里医生的时候,整个状态可以用槽糕透顶来形容。
她在一个南方的小城镇长大。在她长到3岁还尿床的时候,父母就利用家长居高临下的权威,对弱小的她或责备或谩骂,导致她每日都战战兢兢,变得异常敏感和害怕,感觉自己尿床是一件天大的不可饶恕事情一般。
于是小小的她告诉自己不能睡觉,因为不睡觉就不会尿床了。可是,怎么可能不睡觉?困得不行的时候睡着了,接着又尿,等待她的又会是一顿父母的数落。如此反复,一路渐渐长大,却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每次尿床,父母都会把被子晾到院子里,边晾边和邻居们大声地抱怨:“这么大的孩子了还尿床,也不知道羞。”弄得四乡八邻都知道她是一个爱尿床的孩子,甚至到了她上小学的时候,同学都知道她有这个毛病。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写道:儿童无论发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你应答复他的一切问题,解释他所想要明白的事物,按照他的年龄与知识的能量,使他尽量懂得。
可惜,这个女主人公的父母不懂这一点。她长成了一个在众人面前不敢抬头看人的自卑的孩子。那种自卑感,深深地侵入她骨髓里,在她心里和身上打上了大大的标签和烙印:我爱尿床,我有病。
后来,她拼了命的努力读书,来到北京,就是为了逃离那个让她窒息到无处安身的小城镇。
然而,逃离了出生地,她却始终逃离不了自己的心魔。
如今她30多岁了,拥有了不错的工作,但是,面对生活,她孤僻而自卑。因为现在的她依旧会间歇性的尿床,而这样的生活,让她根本不敢交男朋友。
有次,在和父母有了很大冲突后,她把内心憋屈了30多年的委屈和怨恨,全部都发泄了出来。
她说,现在他们在她眼里已经不再是那个让自己害怕的父母了,他们头发发白,步履蹒跚,即使再次对我吼叫,我也不再畏惧。所以,我把内心这么多年的委屈,大声地用血泪一样的控诉方式,咆哮地向他们轰炸过去,把小时候他们对我的这些态度,通通都还给了他们。
现在,看到他们伤心欲绝、痛不欲生的样子,我的心里,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甚至有了一丝快意:她们终于得到了报应!
这位心里学家说,当他看到她落寞怅然离去的背影,心里像被千斤鼎压着一样沉重。这是他接过最严重的一个患者,她的伤太深太重,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她,却还是杯水车薪,深感犹如蚂蚁搬车一般的无力。
而这个姑娘,即使和父母宣泄过后有那么一丝快意,也是转瞬即逝,她的人生终究无法重来。
她陷入的,仍旧是灰暗的童年给她知下的天罗地网。躲无可躲,逃无可逃。
儿童心理师非比说过:小问题,小时候不重视,往往在高中、大学爆发,那个残缺的成长黑洞已经很大,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发展结果已经很惨重,此时亡羊补牢做心理求助,晚不晚?困难,但青春期是人格改变、亲子关系改善的最后一个机会!
如果不做,后面的大半生就这样恶性循环的继续消耗,直到寻求心理治疗才有可能终止。但越晚求助,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将越大,愈后也没有早期干预效果好。
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己看了不下3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书中说到的一个细节——不要捉弄孩子,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故事是这样的。
圆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尹老师有段时间特别忙,于是就由她爸爸负债接送。
由于圆圆爸爸接孩子到单位还要一个小时才下班,圆圆就在爸爸的办公室里呆着。爸爸同事很喜欢和圆圆说话,但是是那种把孩子当个小动物一样捉弄的说话。
比如装出很凶恶的样子,强行要来抱孩子,孩子吓得直躲,他们则乐得哈哈笑起来;或者煞有介事地要圆圆喊他们“爷爷”,孩子不懂事,就叫了爷爷,逗得办公室的人都笑起来。
尹老师说,她可以想像得到,当时的圆圆一定从大家的表情中感觉到什么地方错了,但又不知错在哪里,她一定很惶惑,很不安。再后来他们又让圆圆叫爷爷,圆圆不叫,他们就假装生气,说你这个孩子不懂礼貌,弄得圆圆不知所措。
爸爸开会去了,他同事就会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
而这一切,她爸爸却觉得大人只是开玩笑,逗逗孩子罢了,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也就没去强行制止他们。但过段时间后,他发现圆圆和外人打交道时流露出不自信,说话时不像以前那么大方,经常是想说又拿不准,眼神一片犹疑躲闪等问题后,终于意识到,这些大人所谓“开玩笑”的话,究竟对孩子的内心有着怎样严重的创伤!
这种大人逗孩子的场景,大家生活中是否司空见惯?小的时候,我见过太多类似这样大人捉弄孩子的情形。他们经常把“逗”和“捉弄”两个词混为一谈。虽然初心不坏,但却不知道,这样的捉弄对孩子幼小心灵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
尹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对“逗”孩子和“捉弄”做了非常清晰明了的定义。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而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助孩子成就了大事。
蒙台梭利在《儿童教育》一书中写道:我们都知道,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所以,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初为人父母的你,面对弱小可爱的生命又毫无经验的时候,大量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和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儿童教育的理解程度。但是,这也恰恰被国人长期忽视。
第一个案例的女主人公,如果在后来的青春期父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可能结局会大不一样。又或者,他们对孩子和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多一些,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如此悲剧的人生。
而第二个案例圆圆的妈妈,因为了解孩子懂得儿童的心里,在爸爸没有及时保护好孩子的情况下,她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保护好孩子不再受到那样的伤害。在问题刚露出苗头时候就去纠正,远比青春期后再去纠正,来的要轻松简单太多。
学不学习,懂与不懂,天壤之别!
《堂吉诃德》一书中说: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滇的爱护。
希望你不是折断孩子翅膀,而是用正确爱的方式,为孩子插上翅膀,助力他展翅高飞的——那个父母。
正能量慕珂
与你一起狠狠改变自己~
阅读|亲子|理财|成长|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