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疾病,具有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的特点,西医学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休息、饮食调节——进少渣饮食,忌食乳类及过敏食品;重者应行肠外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蛋白质,改善全身状况,解除精神因素及对症治疗。
中医学没有相应的名称,一般将其归“肠涕”、“滞下”、“痢疾”、“便血”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肠澼”的记载,症状即包括“便血”、“下白沫”、“下脓血”等,并提出以脉象来观察预后。《金匮要略》创用白头翁汤和桃花汤,以清肠解毒、温涩固下之法进行治疗,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热毒乘经络,血渗肠内,则变为脓血痢,热久不歇,肠胃转虚,故痢久不断。”对病机阐述较为深。至宋代,陈无择将本病病因归纳为外感六淫,内因脏气郁结、饮食不当及纵情恣欲(不内外因)三类。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据病之虚实进行治疗:“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明清时期,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实践更加深入。如李中梓提出的“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迄今仍有其临床价值。
【临床应用】
王氏等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42例。药物组成:当归12g,白芍12g,延胡索12g,五灵脂12g,川芎9g,枳壳8g,蒲黄(另包)8g,甘草6g,千姜6g,小茴香6g,柴胡10g.1天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次饭后服。挟湿热之邪和白头翁汤加减,挟寒湿者和胃苓汤加减,虚寒者和理中汤加减,阳虚者和真人养脏汤加减。30天为1个疗程,定期查电子结肠镜。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肠镜复查结果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病变无改变。
治疗效果:治愈1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
【病案举例】
1.王某,男,41岁。1988年10月3日就诊。每日大便3~4次,质稀夹有白色黏冻,伴有少腹疼痛,怕冷,忌食凉物,身体消瘦,病已2年有余。曾服抗生素、鞣酸蛋白、矽炭银及附子理中汤(丸)、参苓白术汤(丸)等,屡治罔效。在市医院经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有两个病灶。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寒湿凝结,血瘀结肠。拟少腹逐瘀汤化裁为治:当归15g,赤芍、白芍各12g,炒五灵脂、延胡索各9g,炒干姜川芎、制乳香、没药各6g,肉桂10g,春砂仁3g,炒薏仁20g。水煎服,日1剂。
药进6剂,腹痛大减,大便日行2次,白色黏液减少;继进24剂,腹痛消失,大便回复正常而愈。后经乙状结肠镜复查已无病灶存在。追访一年,病未复发2
2.李某,男,56岁。1995年11月28日就诊。5年前左下腹隐痛,伴大便滞涩不爽,时或大便带有黏液。经某院结肠镜检诊为非特异性结肠炎。使用抗生素消炎、抗过敏,中药健脾益肠理气等剂,效果较差。
症见腹痛缠绵,大便不爽时带黏液,舌暗舌下血管显露粗大,苔白腻,脉弦。血常规无异常,大便镜检:黏液证属瘀痰湿互结少腹。治宜逐瘀、除湿、化痰。予少腹逐瘀汤加减:炒五灵脂、生蒲黄、乌药、槟榔、陈皮、半夏、茯苓、木香各12g,党参5g,苍术、白术各10g,桔梗炭18g,薏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腹痛减,便稍爽。
守方进退,进34剂,5年顽症悉除。随访至今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