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春秋 || 军垦战歌 || 八师文工团 || 杨头
八师文工团,曾经历了建团至文革前的一段辉煌岁月。在整个七十年代,文工团在二杨两位领导的带领之下,又走上了历史上的一次巅峰时段。
达西题记
乐队的刘忠江先生,曾建议我写一写有关于八师文工团的事情。我不是不写,而是觉得可写的东西太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前几天,我看见乐队的陈灵大哥发在群里的一张照片,触发了我写出此篇短文的冲动。
照片上有四个人,中间是两位老人。陈灵在照片下写到:路上偶遇老领导杨头及家人,祝他们全家健康长寿,幸福安康!照片中的两位老人,就是原政治部文工团的老领导杨志彬和他的夫人。陈灵还说,杨队长身体挺好的,他说挺惦念大家的。
看到这张照片,使我不胜感慨。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不禁历历在目。
我曾仔细地端详着这张照片,辨认着老领导的面目和表情。虽然杨志彬团长显得比以前要年老一些,但他的整体风貌还是依然如故。笑容可掬的面部表情,透露出他那心地坦荡的慈祥。他以前就经常这样,好像不经意间就会突然笑眯眯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总是这样,没有换过其他的表情包。
杨志彬和杨玉林两个杨头,是原政治部文工团,也就是后来的石河子地区文工团的主要领导。可以这样说,整个上世纪七十年代,两个杨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我这里说的核心,是指在那段时间,两个杨头始终是整个文工团业务指导的中心人物。尽管在七十年代后期,上级也曾派来了两位主要领导,如团长邵力夫和教导员刘玉璋等。但他们在文工团待的时间都很短,时间不长就调走了。
据说文革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八师文工团的一些老同志被下放到了小李庄等农场工作。后在原八师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杨志彬被任命为队长,杨玉林是指导员。所以尽管后来文工团建制恢复,两人都被任命为副团长之后,人们仍然习惯性地称呼杨志彬为杨队长,杨玉林为指导员。至少我在文工团的时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这样的。
那时,人们在说话时,会将他们两人统称为“杨头”。只有在指代不明的情况下,人们才在杨头后面补充上两人的姓名。
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来到八师文工团的。大概是在74年的春天,在一次兵团的美术创作会议上,我认识了文工团的舞美设计李文斌老师。恰逢不久,文工团招生。李文斌老师就引荐和介绍我到文工团午美队。一直到政审时,我才知道杨玉林团长的妻子是谭珍妮,曾经我中学的班主任。这叫我暗暗吃惊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最担心的是,我到文工团的好事会遭到谭老师的破坏。因为当时自己少不更事,谭老师在班里并不待见我。
当时的文工团,位于距离老新华书店和一招不远的对面。从公路旁边的一条往西走的小道,走不到100米的距离,左手就是文工团大院的大门。此处甚为优雅安静,四周都被高大的围墙和层层叠叠的白杨树、白蜡树和榆树所包围。院外的人们都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单位。只有不时地从墙内传出来的阵阵乐器和发音声,才使那些比较敏感的人们知道,之内可能是文艺团体的驻扎地。
向东穿过新华书店和一招,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广场。广场北侧的马路对面,是兵团大院,也就是现在的石河子军分区。广场西边是巍峨、雄伟、高大的工农兵影剧院。这是八师文工团的专业演出剧场。上世纪末,这座巨大的石河子的标志性苏式建筑,已经被石河子的败家子们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陋、粗糙而恶俗的超市。
广场南面,沿着一条通向八师医院的小道走不远,人们就可以看见路东的一栋U字形建筑。据说这是以前的八师建筑勘探设计院。七十年代,这里驻扎着兵团的一支现役部队,师部警卫连。但在这栋建筑的后面空缺地和一半房屋,是文工团舞美队的制景、道具和服装制作场地,以及宿舍和库房。
现役连附近,有文工团的几排家属房。还有一些人,住在八师大院后面的一个家属区。
文工团大院内是一片开阔的园地,大约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要大一些。大门两侧是两栋对称性的平房。左侧第一间,住的是乐队的高博生老师。他天天抱着他那小号,对着窗户乱吹一气。右侧平房为歌队的琴房、管理员办公室和库房。
一条向西然后折向南边的小路,将人们引向院内的主建筑,也就是文工团的宿舍楼。这是一栋东西向一字型座落的宽大伟岸的苏式廊道建筑。东头有一座巨大的门厅。拾阶而上,就可以进入到宽敞高大的走廊。走廊两侧就是文工团单身职工的宿舍。
宿舍楼西侧是长条形的排练厅。排练厅北头是食堂;南头是团领导、财务和编导创作组的办公室。排练厅前面是一大片苗圃,里面种满了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美丽花卉。尤其是那株株挺拔傲立,嫣然怒放的美人蕉,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宿舍楼东侧是一大片菜地。菜地南边是厕所和猪圈。
我刚到文工团时,就住在一进宿舍楼门厅后东头北侧的第一间。房间外面,挂着一部黑色的公用电话。房间里住着三个人。除了我之外,另外两位是舞美队的邱盛林老师和创作组的扬眉老师。邱盛林是画家;扬眉是诗人。他们两位年龄都较大,经常不在宿舍里。
记得我来到文工团的第一个晚上,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这时候,杨志彬团长来到我们宿舍。他是来夜间查房,还是专门来看我,我至今都不知道。我当时还是一个刚过完18岁生日不久的孩子,见团长来到宿舍还是有点紧张。但很快,我就变得不是那样拘谨了。
杨志彬团长个头偏矮,精瘦精瘦的,脸上总是流露出一种漫不经心、似笑非笑的神情。他是北京人,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语速极快。他语言流畅,谈吐幽默,非常平易近人。
后来听人们说,杨志彬团长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曾在战友文工团和总政军乐团工作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支援大西北转业到了甘肃省歌舞剧团。1962年,他从甘肃省歌舞剧团调干来到新疆石河子,担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队的副队长。1970年,在原文工团的基础上,他和杨玉林受命组建政治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那天晚上,杨志彬团长与我攀谈了很长时间。他先关切地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然后就对文工团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在交谈中,他主要介绍了团里的几位老同志,如马静露、王志和张箸等。对几位已经离开文工团的老领导和导演,如田野和张诚等也做了简单介绍。可惜的是我对那几位没有见过的老领导印象不深,只是记住了当时还在团里工作的人。
从他的讲述中,我才知道,马静露老师在延安时期就参加了儿童剧社,并且是剧社的小鬼领导。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马老师为了对剧社的小孩们进行保护,自己站出来承认了身份。这就形成了马静露老师以后的所谓历史问题。王志老师以前是西北空军文工团的团长,被打成右派后来到新疆。而张箸老师是抗战时期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北京一直走到大后方,参加了国民政府组织的战地演出团体。解放后,他在总政和哈尔滨话剧院工作过。被打成右派后,从福州来到了新疆石河子。
杨志彬团长特别健谈。他说起这些老同志,如数家珍,说的眉飞色舞。客观来说,他介绍这些老同志的历史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恶意和贬低的意思,反而给人留下有一种非常厚重和浓郁的历史沧桑感。这些都是我喜欢听的。
杨志彬团长在我们宿舍待到很晚。他离开不久,邱老师就回来了。睡觉前,我兴奋地对邱老师说,没有想到,我们文工团还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谁知,邱老师听后马上就警觉地反问道,是谁告诉我这些的。当我告诉他是杨志彬团长后,他沉思了片刻后就默默休息了。在淮海战役之前,邱老师的父亲就去了台湾。就是因为这些,他为人处世都比较谨慎。
到了文工团以后,自己直接与杨志彬团长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因为文工团的工作专业性较强,有话剧队、歌队、舞蹈队、乐队、舞美队和编导创作组等。除了演出外,一般都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而进行活动的。因为自己当时年龄较小,对于团里的两位主要领导都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
相对而言,接触多一点的是杨玉林团长家,那是因为谭珍妮老师的缘故。尤其是后来我的宿舍搬到舞美队那里以后,与谭老师她们家所在的那栋平房近在咫尺。
到了文工团以后,我和谭老师的关系得到了彻底改善。后来听李文斌老师说,政审时他们还专门到谭老师那里了解过我的表现。谭老师对我的大加赞赏,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对此我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所以,谭老师叫我去她家帮着干一些体力活,我就得义不容辞地去完成任务。有时,谭老师家来人时,我还要负责带着谭老师的两个小女儿红红和露露,去电影院去看电影。而自己感到肚子饿的时候,也会到谭老师家去索取食物。大凡这个时候,谭老师只是让我自己去厨房去搜寻,也就是能找到一两块玉米发糕而已。
只有在帮助谭老师家上房泥和挖菜窖时,自己才能近距离接触杨玉林团长。大多数时,他对我来说,都是只能“远观而不能亵渎”。就是在干活时或干完活之后在他家吃饭时,杨玉林团长也几乎不与我说话。
杨玉林团长,高个长脸,不苟言笑。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河南省艺术学校声乐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他来到位于郑州市的公安3师文工团工作。55年部队授衔前的部队整编时,公安部队番号取消,他被留在部队机关给师长当秘书。当时正直总政编撰大型回忆录《红旗飘飘》。他在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着师领导撰写回忆录。他不甘心丢掉自己的专业,遂后就转业到了甘肃省歌舞剧团。由于痴迷于那一身军装,1963年,他又同谭珍妮老师一起来到文工团。1970年,杨玉林团长来到石河子,受命与杨志彬团长一起组建政治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对杨玉林团长在北京看病期间,在他的小女儿杨路家的餐厅喝茶时告诉我的。在那几天,他给我讲述了自己的很多经历。可以这样说,那几天他对我说的话,比在文工团五年的总和还要多的多。
对我来说,杨玉林团长总是虎着一张脸面对着我,鲜有笑容露出。我记得,除了能在排练厅的全团学习时,他能敏锐地发现我在角落里闭目养神之外,杨玉林团长对我最关心的一次,是突然露着神秘而诡谲的笑容对我说,小杨,潘杨两家历史上是不通婚的。听到此话后,我顿时一头雾水,感到大惑不解。莫非我与什么人有过不恰当的交往和接触?思量一番后我幡然醒悟,他原来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我。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杨志彬团长家在什么地方,我还真不知道。还是那句话,当时自己少不更事,不知道关心领导。
但在团里,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杨志彬团长,见到他脚步匆匆地在团里忙来忙去;见过他鼓起腮帮子吹着小号;见过他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即兴打着架子鼓;也经常见到他替换马静露老师来充当乐队的指挥。听乐队的人讲,马静露老师指挥的特点是细腻而精致;而杨志彬团长那就是激情澎湃,感情充沛。他往往更能带动起乐队每一位演奏员的情绪。
2006年,邱盛林老师的儿子结婚时,在婚宴上我见到了李文斌老师。他问起我对在文工团五年的感受。我对李老师说,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黄金五年,也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五年。当时,李文斌老师激动的差一点来拥抱我。但我的此话绝非虚言。
八师文工团,曾经历了建团至文革前的一段辉煌岁月。就我的体验而言,在整个七十年代,文工团在二杨两位领导的带领之下,又走上了历史上的一次巅峰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边陲小城石河子的八师文工团,是全疆可以挑战军区、自治区和兵团等省级文艺团体的唯一一个地区和师级文工团。在新疆、兵团,尤其是石河子,八师文工团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是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的专业演出团体,也是一代兵团和石河子人的骄傲和美好记忆。
当时团里人丁兴旺,一片意气风发的景象。一到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排练厅的灯火就已经开始点燃。在那郁郁葱葱的院落里的各个角落,很快就传出了小提琴那吱吱歪歪的练习曲声;那依依玛玛的各种长长短短的吊嗓子声,以及那此起彼伏的各种乐器的吹奏和敲击声。那时的年轻人都很用功和刻苦,几乎没有睡懒觉的。
话剧队的刘建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当初在文工团过的日子,就是一种研究生的生活。此言甚为精辟和准确。记得闲暇时,老邱、贾江、陈灵和董华璋老师等,我们就经常在一起探讨着音乐和美术。韩方略、刘建新、周勃和我等几个人,还组织过一个进行文学艺术探讨的小组,进行着不定期的活动。而我们年轻人的导师,就是团里的每一位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事。
团里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朝气蓬勃的业务学习景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与二杨领导重视业务分不开的。我记得,二杨领导不仅能够参与一些大型话剧、歌剧和歌舞晚会的组织和导演工作,甚至他们还时常担任舞台监督,进行后台管理,以及扮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和跑龙套等。如杨玉林团长就担任过大型话剧《万水千山》的总导演;杨志彬团长就经常亲自担任一些大型歌舞晚会的乐队指挥等。
至少是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入团工作的学员,都非常怀念文工团的那段难忘的岁月。这也成为维系大家情感的一种割舍不掉的无形纽带。
恢复高考后,我离开文工团去上大学。记得不久后,我还回到团里去开过一份证明。我找到杨志彬团长之后,他不由分说地就将我带到了团领导办公室,叫徐会计给我办理。不好意思的是,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来到领导办公室。局促而狭窄的房间里,仅仅就摆了两张简易的旧办公桌。证明开好了之后,杨志彬团长还问我这样写行不行。盖完章后他将我送出了办公室。我至今还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听到杨志彬团长对徐会计说:小杨是个好孩子,从来没有给领导们找过麻烦。
这是我一生中,所遇到过的领导对自己的最高评价和褒奖。我非常感激杨志彬团长对自己的厚爱,并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2013年,杨玉林团长因病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年,我们在京的原八师文工团的同志参加了他80寿辰的盛典。不久后,受在京战友们的委托,我到郑州参加了杨玉林团长的追悼会。钱瑛从上海专程前来参加了悼念仪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八师文工团,度过了二杨领导的辉煌时代。那是一个不可克隆和复制的年代。
杨志彬团长和家人在一起。
图片陈灵提供。
杨玉林团长七十大寿时和家人在一起。
图片杨路提供。
文工团乐队部分成员合影。前排着深色衣服者为马静露老师。
图片文工团战友提供。
文工团舞蹈队部分人员的合影。
图片文工团战友提供。
当年八师文工团的演出剧场,工农兵影剧院。
图片文工团战友提供。
作者简介
达西,男,河北涞源人,职业为医生、教师和自由撰稿人;为上过山、下过乡、吃过糠、扛过枪的一代人。曾长时期在新疆生活,从事过工农业生产、文学艺术和科技医疗等工作。
在八师文工团工作期间的作者。
图片作者提供。
达西后记:
1961年至1962年,兰州市的一批批艺术家陆续来到新疆石河子。
1962年10月,由原兰州市文工团、甘肃省歌舞剧团、原兰州市艺术学院等单位的127名艺术工作者所组成的政治部文工团正式成立。
曾在八师文工团工作过的梁志芬老师说,1961年9月30日,兰州市文工团的人员到达石河子;62年9月中秋节前几天,当时兰州艺术学院表演系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和表四、表二,以及音乐系的部分同学,由田野老师带队来到了石河子。文工团成立后,设置了话剧队、歌舞队、乐队、舞美队、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和编导室等。后来陆续有甘肃省歌剧团的马少敏、牛宁年、田文辉和杨志彬;省歌舞团的李学文和张桂珍;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的王志和程家琪,以及兵团工二师文工团的魏德琴和钟德芳来到团里。
在八师文工团工作过的刘颖正老师说,62年来疆的兰州艺术学院学生,除了有话剧表演专业的,还有一些舞蹈班和声乐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有一些很优秀的老师,如田野、刘安煌、王志、马静露、程家琪、张桂珍和张乐群老师等。
老文工团的赵长久老师告诉我们,八师文工团成立后的第一任团长是张诚,协理员是陆振欧;第二任团长是王芳,协理员是候卫东。
对于当初来到石河子的情景,刘颖正老师曾深情地回忆道:兰州市文工团到迖石河子的时间是1961年9月30日的晚上。当时火车只到盐湖。我们在盐湖乘的是卡车,一路颠颇,十分辛苦。从乌伊(乌鲁木齐至伊犁)公路拐进石河子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朦胧中,马路两边的钻天杨列队欢迎着我们。看着随风摇曳的茂密杨枝,大家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1970年,政治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立。不久即恢复文工团番号。1975年兵团解散,改称为石河子地区文工团。1981年兵团恢复,文工团重新定名为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
当时,由于多数演职员皆毕业于大专院校,政治部文工团的演出艺术水准很高。文工团成立后,排演了话剧《战斗的青春》、《万水千山》、《八一风暴》、《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白毛女》、《江姐》等;文工团自编自演了反映农垦生活的话剧《军垦战士》、《紫山朝阳》,反映新疆历史的话剧《边城春秋》等。八师文工团的演出在兵团非常受欢迎,《八一风暴》连续演出了100多场。在几十年的演出生涯中,文工团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著名艺术家。
当时,王震将军对石河子文工团关爱有加。他每次到石河子视察,都要来观看八师文工团的演出,并和剧组的同志们进行亲切交谈。八师文工团还曾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过专场演出。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惊悉原八师文工团第一任团长张诚先生因病于2019年6月14日下午7时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刘颖正老师说,张诚团长是兰州文工团的第一任团长,也是八师文工团的第一任团长。他热爱艺术,珍惜人才,为八师文工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切都将深深地镌刻在八师文工团的历史上,铭刻在几代文工团员们的心里。他的功绩将永垂不朽。
张团长,一路走好!
责任小编:青冰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