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竹汤临床运用点滴思考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13天。

临床中,有个清热化痰的药,大家不可忽略。

先举个例子。

男,40岁,因意识障碍伴右侧肢体乏力3月入院。头颅CT:脑干出血10ml,患者刺激无明显收缩反应予,睁眼昏迷,呼之不应,肢体活动障碍,频发嗳气,呃逆,痰液粘稠,上半身汗出明显,下半身无汗出,汗出热不退,气管套管、胃管、尿管通畅在位,无肢体抽搐,无呼吸气促,大便失禁。外院提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查体:T39.2℃,P75次/分,R20次/分,BP120/82mmHg, 睁眼昏迷,被动体位,舌无法查看,脉沉细微。

六经辨证分析:患者目前高热,痰多,频发嗳气,呃逆频频,为热证实证,脉沉细微,为阴寒内盛,阳气脱散,急需回阳固脱,予益气扶正温阳为法。

六经辨证:太阴病夹湿夹痰。

中药以益气扶正温阳为法,治以四逆汤加减。

5月14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没有发烧,呃逆嗳气基本没有,处于睁眼昏迷状态,呼之不应,肢体功能障碍,痰热粘稠,气管套管、胃管、尿管固定通畅,脉沉细。守上方加石菖蒲、远志。新鲜竹沥水80ml,兑服。 拟方:附子30g,干姜15g,炙甘草20g,檀香15g,茯苓45g ,生白术60g,红参10g焗服,生龙骨45g,生牡蛎45g,枳实30g,半夏20g,石菖蒲10g,远志10g

执2剂,水煎服450ml,分早中晚服用。

5月16日患者没有发烧,无呃逆嗳气,处于睁眼昏迷状态,呼之不应,肢体功能障碍,痰热粘稠减少,气管套管、胃管、尿管固定通畅,脉沉细。守上方加胆南星10g,天竺黄15g,新鲜竹沥水80ml,兑服。体会:患者反复高热,呃逆,气管套管,痰多,一派实证,仔细体会却不是,脉沉细微,阴寒内盛,阳气脱散,在外院已经用过高级抗生素,用过温胆、化痰通络清热等方法不行,且对抗生素不敏感,那么就转变思路,温阳服阳固脱,降逆化痰,体温很快能够下来,这个也是给我们感触很深,有些是自己真正临床实践才体会。这个患者最终出院的时候,没能封管,却是平稳度过,没有发热,抽搐,痰多等症状出现。竹沥水,是我临床中治疗痰热内扰的一个药,其实在平时中往往有时三个药一起合用,竹沥水,竹茹,竹叶一起合用。由于城市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我们小时候,农村还有很多的竹子,现在是越来越少了,遇见城市的病人,有时,也不知道叫他们去哪里找。我一般叫病人选择比较青、比较大的得到的竹沥多,小的竹子在烤的时候竹沥水就会比较少。

制法为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

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鲜竹沥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其药性甘、寒,归于心、肺、肝经,具有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的功效。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痰热郁肺导致的咳喘、顽痰等疾病。

还可以用来治疗中风痰迷导致的惊痫癫狂等疾病。

竹叶,清心火,清热,通过利小便的方式起到清热的作用,典型的代表方子就是导赤散了。

舌尖红,孩子哭闹不安,惊吓,睡不安稳,我会叫父母用点淡竹叶,灯心草,钩藤,3-6克,煮水用效果非常好。

竹茹,祛痰,开郁,降逆止吐。

竹茹经典代表方就是千古名方温胆汤了,有失眠,心烦,舌红,我一般都会加上竹叶,竹沥水,来自城市的就比较难自己做得到竹沥水,那就只能用竹茹,竹叶。

三个药一起合用,可以清热豁痰,治疗肝气郁而化热,胃火上逆,烦躁不安,痰黄痰粘,心烦,失眠烦躁,舌红苔黄,脉有力等引起一系列疾病引起的症候反应。

记得有个老年大学的阿姨孙子咳嗽,有痰,老是不好,我在课堂上讲了竹沥水后,她也是回到老家坎了竹子,自己做了点竹沥水化痰,三天就好了。

这三个药,都是偏于清热化痰,利尿的,对于中焦虚寒,阳气虚的不合适用,如有上热下寒,切管切开后痰热明显,但病人昏迷状态,看不了舌,脉是无力的,那么我会合用四逆汤基础上合用,效果比较理想。

林佳明,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首届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老年大学保健班教师,广西医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

跟随经方大师冯世纶教授学习经方,参加第17期经方传承班学习,之后一直践行经方。

全国名老中医董少龙教授、黄李平教授,广西名中医姚宝农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北京归来后一直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2期初级经方传承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林利城,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医院首届名医,师承首都国医大师、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贺氏火针传承人贺林教授,是姚宝农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曾到中山大学一附院东院眩晕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深入研究仲景经方与火针、黄帝内针,善于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焦虑失眠、健忘痴呆、耳鸣耳聋、肩臂腰腿疼痛麻木等各种疑难疾病。

(0)

相关推荐

  • 竹子类分用----沈绍功

    79.竹子类分用        竹子几乎全可药用.        淡竹叶,解热除烦,清心利尿特别增加氯化物排量.        竹叶卷心,系苦竹初出之卷状嫩叶,清心为主,专治疗热病神昏.        ...

  • 中药古今研究:竹茹

    中药古今研究:竹茹 2021-09-09 21:58·药王追随者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本草备要>: ...

  • 温胆汤不仅治疗失眠 还治疗这12种疾病

    温胆汤,最早见于北周·姚僧恒<集验方>(已佚) 后由唐·<外台秘要>收录,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 ...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草药止咳化痰平喘药2清热化痰药之四

    每天学习一味中草药止咳化痰平喘药2清热化痰药之四

  • 三四汤临床运用及思考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12天. 临床中,遇见很多上热下寒的患者,这类人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从师父那里回来后,我尝试着六经辨证与师父 ...

  • ​下瘀血汤临床新用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 -龙博探宝

    图文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5月10日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 方义: 为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的方剂,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 ...

  • 退肿汤临床应用(1肾源性水肿、2妊性水肿、3心源性水肿)

    退肿汤是南昌已故著名老中医许寿仁治疗水肿病的经验方,全方由麻黄.桂枝.白术.黄芪.苡仁.通草.茯苓皮.赤小豆.冬瓜皮.木香.陈皮.独活组成.许老常用本方加减,为治疗水肿病的通治方剂.余嗣后在临床中验证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

    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 ...

  • 由几则汉方医案引发对大黄附子汤临床使用的思考

    这个医案读来很有意思,有几点让我非常有感慨,今日不吐不快! 1.胆石症发作的典型症状就是胁肋部疼痛,呕吐,大便秘结,发热,基本符合大柴胡汤的适应症,所以在临床上就会有一个偷懒的思维,就是一看到胆石症,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症并治全篇,本方是为少阴病兼太阳病而设,其病机由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故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欲卧等症.故设此散邪温经之剂,俾外邪深入 ...

  • 【焦树德】瓜蒌薤白白酒汤临床运用体会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全瓜蒌30克(原为一枚),薤白10克(原为半升),白酒30到60毫升(原为七升).取前两味水煮,去滓取汁,兑入白酒分为两次服(原为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 单玉堂谈六味地黄汤临床加减应用

    X 单玉堂老先生墨迹(弟子许振寰收藏) 单玉堂 谈六味地黄汤临床加减应用 这篇临证用药经验是父亲单玉堂老先生写于文革中的1973年,至今整整四十年了!此前去过"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