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感

使命感

“使命感”,听起来很神圣、很高大上,似乎与我等凡夫俗子挂不上号。其实不然,无论你高踞庙堂或散淡于乡野,无论你傲立峰巅或匍匐于沟底,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责任担当,于是乎,就有了使命感。掌大权挑大梁的则无须说了,主政一方,管辖一隅,责任大了去了,自然应当如履薄冰、恪尽职守。即便是咱平头老百姓,身为学子,理应好好读书,不说悬梁刺股,至少应当努力地丰厚自身,天天进步,知书达理;身为员工,自当按部就班,埋头辛劳,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地做好份内的事情;身为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伺弄好名下的那一亩三分地,也自是天经地义;身为军人,站岗放哨,秣马厉兵,一声令下,冲锋陷阵,自然不在话下。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父母养育子女,儿孙孝敬长辈,含辛茹苦,关爱有加,克己奉献,忍辱负重,皇皇然人伦正道是也。

世界很大,人等各色,各人对于使命感的认识和践行往往不同。

当年在单位的家属小区居住时,同幢五楼的史君,多年如一日,无论寒暑晴雨,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做好早餐,到楼下车棚把两个女儿的自行车推将出来,擦拭干净,打足气,让她们一吃好早饭就可以安然地骑车上学去;下了班,精心准备好晚饭,又巴巴地在小区门口守望,直至暮霭苍茫、夜色深浓。如今他的女儿们早已成家,事业红火,当年那种父爱如山的厚重,让人回想起来,依然由衷地感佩。这是使命感至诚使然。

我一再提及的浦书记,是我所际遇的在文史钻研方面最勤奋的一位导师,他不仅每天坚持记日记,60多年不辍,还坚持创作,日积月累,始成大观。除此而外,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嗜好,从来不在打牌、游乐方面抛掷时光。他总跟我说,时间太紧了,许多事情都来不及做,许多计划都没法付之实施。这是使命感紧迫使然。

一位退休的乡镇干部,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孙子,为了他们的日常起居可谓殚精竭虑,孙子要吃夜宵,他可以寒冬腊月半夜起身去拾掇。他年迈的母亲如今还生活在远郊,他每个周末必定赶去为老人买菜做饭,并陪着吃饭、过夜,多少年来风雨无阻。尊老爱幼,恭顺孝亲,往往说好说,真正做到长年累月、体贴入微,确实不易。这是使命感深重使然。

退休后,无锡李氏宗亲会邀我去参加一些活动。宗亲会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没有法定的责任义务。但是,我看到其间的一些人等,年纪都老大不小了,为了祭祖祀奉,为了家谱编纂,为了寻根问祖,为了氏族公益,为了文化认同,义无反顾地付出了极大的热忱、耐心和一片心血。这是使命感天成使然。

使命感里包含了太多质感的内涵。人生在世,使命感应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使命感的人,就没有起码的担当。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无关能力大小,无关财力厚薄,无关地位高低。在职场待了大半辈子,看多了尸位素餐、不担肩胛的官僚,夸夸其谈、不做实事的庸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阴险,弄虚作假、揽功诿过的伎俩,搬弄是非、不务正业的无耻,孤傲自恃、自以为是的可鄙,大事不擅、小事不屑的矫情,投机取巧、居心叵测的丑陋,游戏人生、只图享受的放任,不仁不孝、浑浑噩噩的混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心头无有责任,肩头不扛斤两,枉在人世走这么一遭。

年纪大了,激情消退,雄心不再,也不必奢谈什么远大理想、专攻事业、锦绣前程,但做人的起码准则千万丢不得,该尽的责任还是要尽,该做的事还得去做。网上有句话说得很透彻:“年轻时,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时,不拖累你生的人。”所以,进入老境,开疆拓域、改天换地、负重担纲的事是做不了了,但至少,要好好活着,自己打理好自己,不给身边的人添麻烦,不让关爱你的人多操心,能做点事就尽量去做,想做的事就尽量抓紧做,会自己做的事就尽量不叨扰别人,可以做的事就尽量做好。这,就是使命感。

(图片选自友人发帖)

2019年3月12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