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我是铝厂人

我 是 铝 厂 人(散文)

·马腾驰

铜川铝厂,位于铜川市北关雷家沟,铜川人直接叫它铝厂。我曾在铝厂工作过5年多,是地地道道的一名铝厂人。

铝厂,留下过我青春年少时的足迹,有我很多难忘的记忆。在这里,我成家立业并有了孩子。在这里,我出版了第一部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写作事迹入选家乡礼泉县志。在这里,我当选为铜川市青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成为政协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中最年轻的委员……铝厂,给予了我很多很多,对铝厂,对铝厂人,我是有很深感情的!

我是1987年12月进的铝厂。因为之前发表过多篇新闻与文学作品,很快,就被调到厂宣传部工作。

铝厂,是一家以铝冶炼为主、多品种、深加工并举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是铜川市第一利税大户。那时,铝厂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后沟的一期扩建项目已投产,二期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厂里机器轰鸣,铝花绽放,职工们立足本职工作,吃大苦,耐大劳,勇于奉献,企业效益节节攀升。

从事宣传工作的我,被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生产场面感染,写铝厂的新闻稿子,一篇篇在各大新闻媒体不断发出。《陕西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发过我和记者合作采写的铝厂长篇新闻稿件。

为了加强新闻宣传,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厂里决定由厂宣传部负责筹办厂报。我曾在《铜川矿工报》工作过,对办报的流程相对熟悉一些,部长、另外一位同事和我,我们三个人投入到紧张的筹办活动之中。

要釆写稿件、组稿、编辑、划版,还要跑印刷厂、校对样稿,忙得不可开交。那时,没有电脑排版系统,印刷,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照片制版要跑到《陕西日报》去,先送照片到西安,过几天,再去取回已制好、带了木托的锌版。在铜川和西安之间,从北关的厂里到市区的印刷厂,我来回奔波着,忙碌着。

很快,铅印的第一张厂报《铝厂通讯》就印出来了。

铝厂有了自己的厂报啦!厂领导看了报纸后很是满意,说,没想到,报纸办得这么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厂子,必须要有一张办得很好的厂报!

报纸下发到各个车间的班组,反响非常热烈。职工们拿着报纸,翻来覆去地看着,这是报道与反映他们身边人和身边事的报纸,离他们最近,他们觉得很是亲切。样报贴在厂办公楼门前,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围着看,他们边看报纸边议论,你看,你看,这不是报道咱一车间的事吗?这里还有连轧车间的新闻呢!嗨哟哟,我的天!谁谁谁的照片上报纸啦!他们围在报纸旁,乐呵得合拢不住嘴。

超常的付出,得到各方的认可,所有的辛苦与劳累,一下子忘记了,一下子全忘记了!

《铝厂通讯》试印几期后,更名为《铜川铝厂报》,办理了陕西省内部报刊登记号,请当时主管工业的曾慎达副省长题写了报名。厂报创刊号出版时,举办了盛大的创刊庆祝活动,邀请了市上有关领导、省市媒体记者与各兄弟单位参加,很是隆重,很是热闹。

搞过报纸的人都知道,看似平常的一张报纸,从组稿、划版到印刷成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间的环节太多太多。报纸一旦印出来,错了的地方,白纸黑字就搁在了那里,抠也抠不掉,所以,不敢有半点的马虎与大意,任何时候,我们的弦都得紧紧的。办这张厂报,人手少,只有我们三个人,大量的具体工作又是由我来做的。那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我都围着这张报纸在转。

那个年代,彩色电视还是稀缺货,我们宣传部有一台21寸的日本原装进口彩电。晚上,政工楼上没事的人都来看电视,办公室不大,我的办公桌离电视机也就是两三米的距离,电视声吵吵嚷嚷地响着,我还得加班编稿子、划版样。刚开始很不适应,无法工作。没办法,报纸等着要出,我只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他们看他们的电视,我忙我的事。到后来,电视声、说话声已与我无关,我照样快速忙着我手上的活。不能不说,我比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报纸要编,宣传部日常的工作要干,我还要叼空给外投稿,繁忙紧张之中,厂报一期一期出版着。在当时的陕西企业报中,《铜川铝厂报》成为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

大概过了一年多时间,我被调到厂部办公室当秘书。

到了办公室,工作性质发生转变,我除了要写各种各样的大型材料,事务性的事也多了,忙,仍旧是一个忙。厂部办公楼隔一条马路,过一座小桥,就是电解铝一车间。我记得,晚上赶写材料时,过了夜里12点,从车间又传来了打壳机“嘭嘭嘭”、“嘭嘭嘭”的响声。夜深人静,那个声音特别地响亮。打壳机打过,上夜班的电解工们,又要在电解槽前开始一轮紧张而艰苦的工作了。

写大型材料,我原在焦坪矿劳动服务公司写过不少,但真正要说掌握了,能写出高水准的材料,还是在铝厂办公室学会的。

当年,铝厂是铜川市最大,也是效益最好的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有色金属加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铝冶炼企业50强”、“全国有色金属铝行业14家重点企业”许多荣誉称号。

荣誉多,总结与经验材料就多,就要一个个地去写。在厂领导与办公室各位的帮助下,我读了大量的公文写作理论书籍。实践中,我写着,不断地写着,琢磨着,不断反复地琢磨着。慢慢的,我笔下的各种材料一天天地扎实起来,活泛起来,一天天好看起来。不管是经验交流会、上报的各种材料,还是厂内的年终总结与职代会工作报告,客观地说,我写的那些材料是过硬的,是赢人的。

办公室工作,少不了迎来送往。省委书记、省长、中央与省上有关部门到铜川视察与检查工作,肯定要到铝厂来。每年,上海、广州、青海等地的补偿贸易单位要来厂里,商谈来年的合同执行事项。全国兄弟铝厂来厂参观与交流。等等。许多大的活动与事情,我都参与了接待,熟悉与了解了全部的过程。在办公室,我增长了见识,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受用终生。

忙完本职工作,业余时间,我没有丢弃文学创作。那些年,晚上12点以前我没有休息过,早上5点准时起床,多年养成的习惯,到现在还没改。付出了总有回报,我在忙完正常的工作之外,除过发表了大量的新闻通讯稿件,还发表了不少的杂文、散文、诗歌与小说。

稿子发表,不断有5元、10元、20元不等的稿费寄来,对工资只有120多元的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补贴。每有作品获奖,往往有几百元不等的奖金,其中,一篇杂文在辽宁获奖,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让很多人为之惊叹!妻子说,看来,苦没有白下的,你能写,就好好写吧!她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让我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与创作之中去。

我明白,铝厂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机会,给了我很多的扶助。在铝厂,年轻的我懂得了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在铝厂,我的职场路走得扎实而稳健。铝厂人,那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在铝厂那一桩桩难忘的往事,我是牢记于心的,是永远感恩他们的。

1993年初,我离开铝厂到了咸阳。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7年就过去了。多次在梦中,我回到了铝厂。其中有过这样几次梦,我在外边混不下去,没有了上班吃饭的地方,焦灼,痛苦,愧疚,忐忑不安的我回到厂里,见了厂领导,要求重新回厂工作。领导没有迟疑,没有多余的话,只说了:外边混不下去了,回来!还在办公室,好好上你的班!还能让你没了饭吃?!梦里的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梦中醒来,坐在床边的我,长叹短吁到天明。不光是在梦里呀,现实生活中,铜川人好,那是真真确确地好,铝厂人好,那也是真真真确确地好啊!铜川是一座温暖的城市,那里的人们大气豪爽,看重感情,厚道质朴,谦诚可亲。在铜川工作过,在铜川待过的人都懂!

离开铝厂这么多年,我时时关注着铝厂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铝厂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经历了改革、改制的阵痛:资产重组后的铝厂,并入了由陕煤化与陕有色共同投资建设的美鑫公司。铝厂人的精气神,铝厂人能打硬仗,敢于争先的气度与风骨,将会重新在美鑫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会的,肯定会的!我懂得他们,因为我是铝厂人!

2020年9月29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0)

相关推荐

  • 宋治清:薛鸿林与铜川工业陶瓷

    黄堡文化研究 第343期 薛鸿林与铜川工业陶瓷 宋治清 铜川有我国古陶瓷六大瓷窑遗址之一的耀州窑,是北方陶瓷的故乡.提起铜川陶瓷,人们不约而同的说道,倒流壶.公道杯等青瓷,很少知道铜川工业陶瓷的情况? ...

  • 陈炉瓷镇出了个艺术家王耘风

    从瓷镇走出的艺术家王耘风 许永杰 书法家王耘风 王耘风,原名王云峰.1957年出生于渭河北岸黄土高塬的陈炉镇.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广播电视系统从事新闻宣传,在省级教育 ...

  • 铜川县区划分演变与黄堡镇历史演变

    黄堡文化研究  第158期 铜川县区划分演变与黄堡镇历史演变 宋治清 一.铜川县区划演变 我是铜川市人,按照现在区划是王益区黄堡镇小河那村人.我小的时候,我们村的郜尚文搬到梁寨河去了,于是我的小朋友虎 ...

  • 【 第49期】762厂 宋海明 — —我的母校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西北三线的关注及赞赏鼓励 西北三线 微信公众号于 2017年3月25日 由762厂子弟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西北三线 (上图:三线遗址画--7 ...

  • 商子雍、和谷、朱文杰的铜川情结

    黄堡文化研究 第426期 商子雍.和谷.朱文杰铜川情结--铜川文事之九  刘新中 商子雍 和 谷  朱文杰 商子雍 贾平凹 和谷在黄堡书院 商氏三兄弟 贾平凹 和谷 和谷 韩俊芳 贾平凹 冯有源 商子 ...

  • 陕西省铜川市

    铜川市,陕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陕西中心,陕北黄土高原的南缘,东经108°35′20'-109°29′04',北纬34°48′16″-35°35′16″:东和东南与渭南地区的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接壤, ...

  • 马腾驰//都是访春人

    都  是  访  春  人(散文) ·马腾驰 前几日,是杏花开得最艳的时候.手机朋友圈里,杏花已霸屏,那幽幽的杏花香,似乎从手机里弥漫出来,丝丝缕缕的甜香要醉了人. 和几个朋友曾相约,要去我老家礼泉的 ...

  • 马刚作品:我是龙江人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我是龙江人 作者|马刚 主编|幽梦静美 清晨跑到了冰城走进松花江洗洗澡用白云擦擦身躺在太阳岛上打个盹儿爬上大小兴安岭青松技掌着天我像只猴子钻在原 ...

  • 【远方】青海《我是青冈人》 作者•马书元 主播•孙秀风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 主播 我是青冈人文/马书元我是青冈人黑土是我轻叩的门我在松嫩坝上开花追寻故乡冰雪的暖春 我是青冈人猛犸象是我的魂我在远古上苍奔驰追寻一片丰茂的林荫我是青冈人青纱帐 ...

  • 马腾驰//茶亦醉人

    茶  亦  醉  人(散文) ·马腾驰 那天,在西安,朋友邀请去曲江一家专销云南茶叶的旗舰店喝茶.在那里,茶醉了我. 那是我记忆深刻的一次茶醉. 以前,我不相信茶还能醉人.真正茶醉了,这才会明白,茶不 ...

  • 丰阳玢子//“状元”就是那些干活干得好的人 ——读马腾驰《装门人》有感

    "状元"就是那些干活干得好的人 --读马腾驰<装门人>有感 · 丰阳玢子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状元是谁?就是那些把"三十六行"的活儿干很有良心,干 ...

  • 马腾驰//挂画人苏文帅

    挂 画 人 苏 文 帅(散文) · 马腾驰 开着电动三轮车,拉着要安装上墙的书画框,车厢里的工具箱,装着电钻与铁锤等等挂画的工具.咸阳城里,挂画人苏文帅每天穿大街,过小巷,给这家挂完字画,再去给那家挂 ...

  • 马腾驰//老水井

    老      水      井(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村人吃水,都是从人工打的井里绞水. 水井,不是每家各户都有,一个巷子,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老家的井深十几丈,打一口水井,不但要好吃 ...

  • ​ “这是谁的女朋友,一个人睡在马路边,没人要我可扔垃圾桶了啊”

    "这是谁的女朋友,一个人睡在马路边,没人要我可扔垃圾桶了啊"哈哈哈哈 你知道女生为什么化妆吗?看完这张图你就知道了. 哈哈哈~村花我养你啊!你爱不爱我啊! 小姐姐这个泡泡真够大的啊 ...

  • 马永钦:人到六十

    人到六十 河北 马永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蓦然回首,已到花甲之年,退休了,没有任何工作上的压力了,将开始新一段的人生旅程. 人到六十,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不论从前如何,如今已是一身轻松,尽量不与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