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哲学,西方的技术,缺一不可。
东方的哲学提供目标,西方的技术提供实现。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搭配,缺了目标之后,技术变得迷茫;缺了技术之后,目标难以实现。
---六号
引言
昨日“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这么一个大IE之梦?”一文发出,竟然获得最多的感慨是:精益咨询行业鱼龙混杂,很多精益咨询师只是忽悠忽悠,骗骗钱而已。这个让我着实意外。今天我来阐述一下,我眼中优秀的精益咨询项目推进法。大家可以对照之看看哪些咨询师是骗钱的;也可以自己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推动的项目里面还缺什么。^_^
正文
1、目标的确立
东方的哲学提供目标,西方的技术提供实现。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搭配,缺了目标之后,技术变得迷茫;缺了技术之后,目标难以实现。精益和six sigma和TOC的诞生地不同,精益管理方式来自于日本,一个东方国家。这个就导致了精益出发点是东方的哲学,而不是西方的技术。
全员参与、消除一切浪费。这些已经隐隐约约让我们感受到精益的哲学高度。再看看它稍微细化的原则,其实都带有着浓重的哲学色彩。比如“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重视质量控制的文化”这一原则。立即是多久?10秒钟内?1小时内?1天内?1个月内?都没有说。对于这些,喜欢把管理流程化、量化朋友的感受就是:空。
好了,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能理解为什么觉得某些益咨询师在忽悠。因为他们只讲哲学,大家可能听得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回去一想,觉得十分空洞。我想说:讲哲学十分必要,且没有错,因为这是确立大格局目标的过程。否则很容易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效果的时候,大家开始质疑,开始退缩,回到之前的状态。但是只讲哲学就不对了。有一小部分的精益咨询师就是只讲哲学,且定位培训对象是总经理、生产副总,毕竟是周瑜打黄盖,个人也无法评价。
2、落地实施
然后,讲完了格局大的、层次高的哲学目标。那么接着就是要具体实施,实实在在去提高系统整体效率了。而具体实施又牵扯到两个角度入手:管理 or 工程?
2.1管理入手
精益入手点更多的是管理。它把握住了人在生产系统中核心的位置的关键理念,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各种全员参与的奇迹。比如5S,TQM,TPM。能如此激发人对于标准的执行、改善的精神的背景条件是日本人的经济条件、民族性格、素养(详见为何中国人做不好精益生产?)。所以在国内,如果要复制精益管理体系,那么最最核心的问题,不是研究这些原则怎么实施,而是怎么把工厂内的人变成“日本人”。所以,几乎所有的咨询项目都要从5S、标准化作业开始;从提升员工素养开始,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
多久能把厂内员工变成“日本人”呢?这个就是从管理方式入手提升效率最最尴尬,难以回答的问题。虽然很多人说,日本人也是人,中国人也是人。日本人能做,中国人也能做!但是事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和人确实不一样,民族也是。你可以完全想象的出世界上各个民族擅长的点都不一样。(还是推荐:为何中国人做不好精益生产?)
所以往往单纯从管理入手的方案大多都不了了之。一般性的、大部分的精益咨询师就是做到这个地步。
2.2工程入手
另一方面,一部分精益咨询师也懂工程。知道作业如何测定,知道量化标准如何制定。这样,事情就变得容易了。因为整件事情不再是痛苦地把中国人变成日本人的漫长过程,而是建立一套量化管理的绩效体系。这样的体系也是最受西方人认可追捧的。
但是纯粹的工程的弊端就是:它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把人归类为资源、量化成模型。可能在一个纯粹工程师的眼中,人只是一台柔性高,可靠性高,方差大的设备而已。这样的方式扼杀了人员的自主精神,改善精神。也就是为什么TQM、TPM不是一个纯粹的工程师创造的。
所以往往单纯的从工程入手的方案被人认为压榨工人。
2.3管理,工程应当综合入手
一个好的咨询项目必定是工程、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的。所以好的精益咨询师必定是管理、工程都有所涉猎的;东方的哲学、西方的技术都有所研究的。一个绝对拥护某种理论,而排斥其他的咨询师往往水平不怎么样。
结束语
上述不一定针对于咨询师,大家也可以自己拿回去对照一下自己的推进项目的方式,看看自己是否做的合理。持续改善是一个工业工程师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