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区系列:汉阳区中小学教育格局概述(高中初中篇)

【前言】:本文是武汉各城区学区系列第27篇。前面先后写了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的中小学教育格局,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汉阳区。

一、汉阳区的高中学校概况

汉阳区高中一共有6所,公办5所(武汉三中、二十三中、晴川高级中学、建港中学、弘桥中学),民办1所(武汉情智学校)。其中省示范高中2所(其中领航高中1所,即武汉三中;特色高中1所,即二十三中),市示范高中2所(晴川高级中学、建港中学)。

汉阳区的6所高中,根据学校性质(省市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等可以分5类,详见下表。

汉阳区高中分类

汉阳区中学高中初中分布地图

(说明:上图2016-2019年汉阳区高中录取分数线来源于武汉初升高,在此表示感谢。)

简析】:

1、从各城区横向对比看,汉阳区的高中一共6所(含2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数量少于武昌区的10所高中(含8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江岸区的9所高中(含4所省示范、3所市示范)、江汉区的9所高中(含4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硚口区的8所高中(含3所省示范、2所市示范),尽管高中数量不太多,但汉阳区的高中教育并不差,武汉三中是武汉市九大名高(即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二中、三中、一中、六中、武钢三中、十一中)之一,长期稳居武汉全市第五,处于第一梯队,而且武汉三中学生多次荣获全省、全市高考状元,实力不容小觑。二十三中的实力稍逊,基本上位列武汉全市高中第二梯队。

2、从汉阳区域范围内部看,汉阳区的高中、初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晴川大道以西、琴台大道以南、龙阳大道以东、四新大道以北这个区域范围内,整体上略显失衡,这一点跟硚口区等很多城区都有点相似。毕竟教育均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短期内搞一刀切,实现绝对的平均主义。

相关说明】:

1、武汉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705年,早期名称为晴川书院、汉阳府中学堂、湖北省汉阳高中,1953年更名为武汉市第三中学,属于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第一批)、武汉市普通高中领航学校(首批12所)。

2、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创办于1896年(英国循道工会修建),早期名称为训女书院、私立汉阳训女女子高中、汉阳训女中学、湖北省汉阳女中、武汉市第二十三女中,1968年更名为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也是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第一批)、武汉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25所)。

3、武汉市建港中学:创办于1957年,定位为平民学校,将“立足平民教育,福泽汉阳百姓“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是武汉市市级示范高中、武汉市体育特色学校。

4、武汉市弘桥中学:创办于1957年,原名为汉阳铁中,属国家铁路系统办学,2005年划归地方,是汉阳区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5、武汉市晴川高级中学:创办于2019年4月,武汉三中采取集团化办学,在武汉三中原校址(拦江路150号)新建的一所公办高中,从武汉三中选派一些人员担任晴川高中的正副校长和教师,晴川高中与武汉三中实行“四个共享”(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研成果、共享教学活动、共享评价考核),2020成为武汉市市级示范高中。

二、汉阳区2017-2021年省示范高中分配生总量与其他城区对比

【简析】:

1、从示范高中数量来看,汉阳区共有2所省示范高中,略低于江岸区(4所)、江汉区(4所)、硚口区(3所),稍逊于武昌区(8所),但高于其他城区,居武汉市各城区第5位。

2、从分配生人数总量来看,通过对2017-2021年武汉市各城区的省示范高中分配生名额数据分类统计,我们不难看出,汉阳区的分配生总量仅次于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持续稳居武汉市各城区第5位。

3、从近五年的分配生数据增长情况来看,汉阳区的分配生名额分别为495人、500人、510人、518人、525人,五年累计增加分配生名额30个,稳中有增,但增量明显小于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

三、汉阳区2017-2021年省示范高中分配生名额对各初中分配概况

(说明:上述各表主要选取了2018年-2021年汉阳区的武汉三中、武汉二十三中2所省示范高中给本区初中学校的分配生名额统计表数据。信息来源于家长帮、家长100、武汉初升高等相关机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简析】:

1、2018年-2021年,武汉三中、武汉二十三中的分配生数量总体上呈稳中略增态势,而且三中、二十三中的分配生数量基本上相等。

2、从分配生结构来看,与江汉区、硚口区相比,汉阳区呈现出“寡头化倾向”的非均衡格局。
(1)第三寄宿(公参民初中)一超独大。晴空云鹤对2018年-2021年的分配生数量进行统计,第三寄宿占武汉三中分配生总量的64.4%—72.2%,占汉阳区分配生总量的49.8%—52.6%,占据全区的半壁江山,其占比远高于一初慧泉约占江汉区的三分之一、十一崇仁约占硚口区的四分之一。
(2)二桥中学,进步明显。晴空云鹤统计,2018年-2021年四初的分配生数量之和分别为76人、81人、83人、114人(含芳草路校区),分别约占汉阳区分配生总量的15.2%、15.9%、16.0%、21.7%;成为汉阳区的公办强校。
(3)晴川初中(原二十三初)、翠微中学,略有下滑。晴空云鹤统计,2018年-2021年这两所初中的分配生数量分别约60-81人、40-51人,分别约占汉阳区分配生总量的15.6%—11.4%、10.2%-7.6%,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尤其是2021年的分配生数量同比2020年均有明显下滑。

(4)武汉三初(原钟家村中学),名难符实。晴空云鹤统计,2018年-2021年的分配生数量之和分别为4人、5人、3人、3人,约占汉阳区分配生总量的1%—0.6%;2021年武汉三中竟然没有给武汉三初分配生指标,让人有点费解。可见,钟家村中学尽管更名为武汉三初,但并不被三中、二十三中这样的重点高中所认可。
(5)上述第三寄宿、二桥中学、晴川初中、翠微中学4所初中的分配生数量之和,约占汉阳区分配生总量的91%;另外8所初中的分配生数量合计约占不到10%,可见汉阳区初中强校弱校之间的分化,真是云泥之别。

3、从汉阳区初中教育格局内部来看,分化、失衡的特点很明显。但是,从外部不同城区之间的教育竞争来看,由于汉阳的教育整体上弱于武昌、汉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与武昌、汉口竞争,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超级强校”的崛起,类似中西部地区在与沿海地区竞争中纷纷采取“强省会”战略的道理相同,否则就容易沦为“群山无峰”的窘境,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生源)的流失,这确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四、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一是关于学区房的问题。可能是受我文章标题的误导,有的读者说我炒作“学区房”,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住的是普通小区,小孩上的也是普通学校,又不炒房,所以不存在通过“学区房”来获利的可能性。不过,我承认,我只是借用“学区房”这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来概述各城区的教育现状格局,以此提高关注量和阅读量(注:这是我的一点私心)。考虑到有的读者不喜欢“学区房”这个词,所以,从本篇开始,文章标题略作改变。

二是关于高中的问题。为什么晴空云鹤写各个城区的教育格局,都是先从高中阶段写起?主要原因是,高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区中小学教育的天花板高度。优质高中越多,分配生指标就越多,本城区的初中生就更容易上优质高中,就越容易吸引优秀的生源到所在城区就读中小学,类似“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路。因此,写各城区的教育格局,我都是先从高中阶段着手。

下一篇文章,晴空云鹤将重点介绍汉阳区的初中和小学,敬请关注。(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