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妙语桑园会:趣谈《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元代石君宝把这个故事搬上了杂剧舞台,全名为《鲁大夫秋胡戏妻》。

鲁国人秋胡与罗梅英结婚后刚三天,被征去当兵。一去十年,毫无音信,梅英在家辛勤劳动奉养婆婆。同村财主李大户要想霸占梅英,被梅英坚决拒绝。这时,秋胡由于军功,做了中大夫,得意荣归。凑巧在自家的桑园中碰到采桑的梅英,彼此已经不相认识,秋胡竟无耻调戏梅英。“桑园会”就是全剧中关键的一折。石君宝写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秋胡的丑恶行动是有步骤的,先是引逗,高论绝妙:“力田,不如见少年;采桑,不如嫁贵郎。”梅英回答得更妙:

你待要谐比翼,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你道是不比俺那养蚕处,好将伊留住;则俺那蚕老了,到那里怎生发付?〔上小楼〕

一方面宛转地劝秋胡,不如归去,死了这邪念,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绝不会贪恋什么贵郎。当秋胡堵住桑园门,企图强行非礼,梅英厉声怒斥:

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眼脑儿涎涎邓邓,手脚儿扯扯也那捽捽。是他便拦住我还家去路,我则索大叫波高呼。〔十二月〕

秋胡心生一计,把国君赐与他侍养老母的一饼黄金取出,利诱梅英“好歹随顺”了他。梅英乘机逃出了桑园门,冲着秋胡:“兀那禽兽,你听着!可不道男子见其金易其过,女子见其金不敢坏其志。”这是一段深刻的曲诗:

可不道书中有女颜如玉,你将着金,要买人殢云殢雨。却不道黄金散尽为收书。(按,这两句意为轻黄金而重读书)哎! 你个富家郎惯使珍珠,倚仗着囊中有钞多声势,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 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耍孩儿〕

梅英对“富家郎惯使珍珠”是早有认识的,她在当年严拒李大户以铜钱相诱时就曾明确表白自己对铜钱“觑不上”,她曾嘲讽李大户说:“我道你有铜钱,则不如抱着铜钱睡!”梅英对金钱肮脏本质的揭露是深刻有力的,这使我们想起了莎士比亚剧作《雅典的泰门》中关于黄金的罪恶作用的著名独白。秋胡见利诱不成,就以威逼,扬言一不做二不休,要打死她。此时,梅英的反抗精神终于爆发出来:

你瞅我一瞅,黥了你那额颅;扯我一扯,削了你那手足;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搂我一搂,我着你十字阶头便上木驴。哎! 吃万剐的遭刑律! 我又不曾掀了你家坟墓,我又不曾杀了你家眷属。〔三煞〕

淋漓尽致的斥骂,使胡秋竟无招架之能,他以解嘲式的一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用言语将他调戏,倒被他骂我七代先灵。”

张萍、朱宝光演唱的京剧《桑园会》片段

小程序,

凤巢视频 , 交易担保 , 张萍、朱宝光演唱的京剧《桑园会》片段 小程序

从以上四段唱词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秋胡步步紧逼,梅英迫不得已反抗的矛盾由松至紧的发展。上引〔上小楼〕曲尚属“宛转”,〔十二月〕曲已为“厉声”,至〔耍孩儿〕曲则为“怒斥”,而〔三煞〕曲显然是“痛骂”了。曲诗情绪的这种“动势”,实则是语言的内在动作性,这是曲诗戏剧性的一种表现。

元杂剧中有不少动人的妇女形象,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窦娥冤》里的窦娥、《救风尘》里的赵盼儿、《望江亭》里的谭记儿、《墙头马上》里的李千金等,但大笔书写农村劳动妇女的,以《秋胡戏妻》首屈一指。

就全剧来说,梅英原出身大户家庭,秋胡则是贫家少年,由于生活境遇的变化,他们的思想恰巧在相反方面变迁。梅英成了贫苦农妇洗衣刮裳、养蚕择茧,艰苦的劳作凝聚了她勤劳、善良、淳朴的性格。当秋胡以四句歪诗“嘲拨”时,她并不见怪,心想“他不是闲游的浪子,多敢是一个取应的名儒”。当秋胡出语荒唐,梅英一面发怒,一面感到不知所措:“他酩子里丢抹娘一句,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面对着秋胡的突然袭击,她在严斥力拒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慌乱:“桑园里只待强逼做欢娱,吓的我手儿脚儿滴羞蹀躞战哆嗦。”但这时,她开始认识了秋胡这个人:“则道是峨冠士大夫,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当秋胡使用利诱威逼的伎俩时,曾经与李大户斗争过的梅英完全看清秋胡丑恶本质,反而镇定下来,俏皮的怒骂,巧妙的反击,以弱女子始而以强女子终,一个不屈淫威的反抗型农妇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从刚才的几段唱词中作者将剧情发展和梅英的性格统一的如此合谐,心理活动细腻、丰厚。每个戏曲作家在填写曲诗时,总是在此很下功夫。问题在于,这种“内心动作”是否具有多面性与发展感,是否具有“动势”。而《桑园会》的曲诗恰恰在这点上很见作者的匠心。

杨宝森,高华之《桑园会》

石君宝的戏曲语言生动泼辣,接近关汉卿,人称“本色派”。《桑园会》的语言生动的体现这一风格。上面所录的四首曲诗是“泼辣”的典范。曲中句子与说话一般自然,但又具有诗的节奏,而且严守音韵与曲律,演员唱来易于上口,观众听来又明白易懂。

再如梅英刚上场时唱的两曲:

自从我稼的秋胡,入门来不成一个活路。莫不是我五行中合见这鳃寡孤独,受饥寒捱冻馁,又被我爷娘家欺负。早则是生计萧疏,更值着没收成歉年时序。〔粉蝶儿〕

俺只见野树一天云,错认做江村三月雨。也不知是谁人激恼那天公,着俺庄家每受的来苦,苦。说甚么万种恩情,刚只是一宵缱绻,早分开了百年夫妇。〔醉春风〕

这是以曲代白,明白如话。简洁洗炼地交代了戏剧情境,而且符合农妇的口吻。不是停滞的铺排,而是推动情节的伸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是刻意雕琢,而是力求通俗,从人心中自然流出。这正是本色语言的重要特点。

本色派戏曲作家特别注意对民间语言的提炼吸收。《桑园会》全折十一支曲,曲曲通向民间声口。最典型的是梅英唱的 二煞〕这一曲:

俺那牛屋里怎成得美眷姻?鸦窠里怎生着鸾凤雏? 蚕茧纸难写姻缘簿,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不活比目鱼,辘轴上也打不出那连环玉。似你这伤风败俗,怕不的地灭天诛!

真是妙语联珠。曲中汲取的民间俗语既富有生活气息、斗争气息、又充溢着本色泼辣的机趣。若不是熟悉世俗民情的大手笔,怎能够写得如此光彩照人?明代戏曲家徐渭曾这样评论本色语言:

“常言俗语,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我们正可以此来借评石君宝的《桑园会》。

(0)

相关推荐

  • 风柔丝柳,酒浓新句,细把梅英数。

    蓬庐且喜诗情煦.启吟箧.书佳句. 1 水调歌头·秋登司空山 紫府入云闼,青壁浣炉烟. 披襟策杖登眺,木叶正斑斓. 疏密虬松擎盖,断续鹍鸡鸣涧,尘履濯清湍. 更蹑三千级,振臂九霄巅.   拜司空,抚碑刻 ...

  • 关、王以外的其他杂剧作家(2)

    文/肖旭 四.爱情婚姻家庭剧.元杂剧中的爱情剧约有三十多种.这些爱情剧的题材很多与唐传奇有着渊源的关系.作品内容大都是描写读书人的爱情生活.在作品中,爱情与仕宦两者常常是纠结在一起的.在这些爱情剧中, ...

  • 秋胡戏妻故事演绎的终结点:从《秋胡戏妻》到《桑园会》

    (文:谷曙光) 多年前,笔者曾撰写过一篇论文<论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相同题材各文体的承传创变>,指出秋胡戏妻故事是从西汉开始就广为流传的著名历史故事,历代各个文艺品种都 ...

  • 汉乐府故事|痴心女子负心汉,秋胡戏妻令人叹

    汉乐府故事|痴心女子负心汉,秋胡戏妻令人叹 文:枯木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人们通过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词语,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结合音乐,从而表现现实生活,抒发心理情感和精神追求,借以抒情 ...

  • 【艺术殿堂】秋胡戏妻不可取,妻子身份大有来历!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中学课本上的<陌上桑>?当年我就在想: 罗敷将自己的夫君描述的仪表不凡身份尊贵,究竟是真是假? 兜兜转转,某一天我竟然发现:<陌上桑>中的罗敷,极有可能是我 ...

  •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五六:秋胡戏妻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五六:秋胡戏妻 [简介]"秋胡戏妻"这一典故,出自汉·刘向<列女传>,亦见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秋胡,是春秋时鲁 ...

  • 古代爱情故事之: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原是一则早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故事讲的是秋胡新婚才三日,即被征召人伍,留下年纪轻轻的妻子罗梅英一个人在家伺候公婆,采桑养蚕,日子 ...

  • 姓名趣谈(一秋)

    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互相寒暄说的第一句可能就是:"先生,贵姓?" 对方也客气地回答:"免贵姓王,您怎么称呼?" "噢!久仰!我姓孔." 姓孔 ...

  • 蒲谷妙语虚不动,慧明趣谈太极功

    慧明决定明天先行回南安.小珠与兴隆商量过,留下来继续和拳友大娣拍档做饭菜为慧明饯行,兴隆稍晚过来. 大娣做饭菜很有气概,看她熟练地斩鸡开鱼下配料,"滋滋"的油锅欢唱,不一会的功夫, ...

  • 奇谈怪论,数字趣谈,东西方的吉凶数,“250”为什么会指蠢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各位带来了一篇"奇谈怪论",文章略显荒诞.无厘头,知识上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最后,恳请审稿的编辑能高抬贵手,予以通过,让此文与广大读者见面,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