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玄机367:关于"先天地生"的深度思考

2020-03-21 09:51·太极拳玄机

道德经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这里对先天地生进行深度思考,对练拳修道具有指导意义。

字面上是说,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了道。既然道生万物,那么万物必然带有道的先天属性,我们讲人的稟性,也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所谓先天性,就是天地产生之前就具有的属性,也就是道性。所谓后天性,就是天地赋予人的东西。

换个角度理解,人修道,道是本来就在还是人修出来的?既然道本来就在,人还修个啥?

那么,练拳是练先天还是练后天?这个问题是练拳人必须要弄明白的,而且最好在开始锻练之前就弄明白。

简单讲,先天即道,后天即肉身,道是隐形的,肉身是显形的,常言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练后天怎么会得道呢?

后天为器,先天为道,练拳是为了器与道和谐共处,既不可能把器修成道,也不可能把道修成器。

怎么才能达到器道和谐呢?

所谓和谐,物理学称为频率共振,人文学称为共情。夫唱妇随,叫做和谐。一人振臂高呼万人响应,叫做和谐。

在道与器的关系中,道是主导者、主动者,器是追随者、被动者。道有道的振动频率,人有人的振动频率,所谓修道,就是调整人的振动频率去和道的振动频率,和上了叫做入道,入道则人的能量大增。

天地运转是天地和上了道的频率,所以天长地久。

人和了道,则称为返先天。

(0)

相关推荐

  • 西藏颂钵灵魂净化,旋律优美的深度冥想音乐!(建议收藏)

    西藏颂钵灵魂净化 Himalaya bowl 颂钵诞生于古印度,也称为喜马拉雅颂钵,欧洲称之为行星颂钵. 古老的颂钵由喜马拉雅山陨石烧熔提炼手工打造而成,融合了金.银.铜.铁.锡.铅.汞七种金属. 颂 ...

  • 什么是法器?

    没有法,又何来法器? 首先,自古有语云:睹物思人,说的是,看见器物就能想起曾经器物的主人,为什么?因为那上面有他的气息.什么是气息?"气"原本解释为天地人即万事万物所具有的,&qu ...

  • 太极拳玄机178:解析"无极"能力

    2019-09-11 15:30·太极拳玄机 无极是空间,练太极拳首先练空间能力,这是太极拳最独特之处,自然也是太极拳与其他拳最大的区别. 练拳者身外是空间,身内也是空间.无形的能量就弥散在空间,把握 ...

  • 太极拳玄机198:"三道圈"的练法、用法

    2019-09-28 09:22·太极拳玄机 三道圈是杨式太极拳的内功,是太极原理的具体体现. 三道圏是指肩胯圈.肘膝圈.手脚圈,是以丹田为气心往外逐层扩散的等距圈. 三道圈内功属于无极功法中冲功的一 ...

  • 太极拳玄机201:对"雀不飞"故事的误解

    2019-10-01 09:00·太极拳玄机 杨露禅当年表演雀不飞,是展示了太极拳一项核心技术,遗憾的是后来的解读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错过了一个与拳圣对话的机会,并由此屏蔽了一项核心技术,使太极拳 ...

  • 太极拳玄机231:鲜为人知的"弓"法

    2019-11-03 11:21·太极拳玄机 武式太极拳的身背五弓是身法的结晶.重点不是形似弓,而是锁住关节,让弓身不变形,即使是一直形也得不变形. 我下面讲的是练出身弓之后的增强练法. 一把弓箭有阴 ...

  • 太极拳玄机350:内功爱好者最想要的"五内"心 法

    2020-03-03 13:07·太极拳玄机 功法包括功和法,功指内功,法即心法.练功无效,定是不得法.一般人听到最多的心法是内观,其实,内观只是五内之一,不是心法的全部. 五内指内观.内听.内息.内 ...

  • 太极拳玄机358:正确理解"有、无"有助于修内功

    2020-03-12 13:32·太极拳玄机 道德经原文: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段首次集中讲了无. ...

  • 太极拳玄机359:练拳要悟透"贵食母"

    2020-03-13 08:38·太极拳玄机 贵食母,看似大逆不道的观点,因为不懂,所以一般人也没当回事.可是,想练拳达到一定境界,还真得悟透其用心. 母,就是生你的那个人,母生了你,你反而要食母,岂 ...

  • 太极拳玄机368:"冲气以为和"隐含的信息

    2020-03-22 12:19·太极拳玄机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是哲学,似乎哲学很高大上,但我认为哲学玩不好的话就是骗术,而且最先受骗的人是玩哲学的本人,然后才是被他的哲学所忽悠的人,这叫做自欺欺人.因 ...

  • 太极拳玄机369:"三生万物"的三作何解?

    2020-03-23 11:51·太极拳玄机 道德经的概念系统中最奇怪的概念是一二三,而且一二三还构成一个子集,也就是说,一二三既不能割裂开来做无关的独立理解,更不能忽视其内在的逻辑. 道生一,一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