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鼻窦炎12首
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多因风邪外袭、腠理郁闭、肺气不和,或阳邪火毒,上客鼻窍,或胆热移于脑,或风寒上扰,郁滞肺窍所致。
1/12
症状:鼻常流浊涕,或清或黄,或腥味,或清稀不臭。经年累月不止,时轻时重,易感冒伴头痛。感冒后鼻塞,流涕,头痛加重。临床所见,鼻流涕黄稠而臭多属热;涕清稀不臭,多属风寒或虚寒。论治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治之。
1.通窍汤
【组成】 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主治】鼻渊。
【疗效】 治疗100例,服药10〜30剂,痊愈52例,有效45例,无效3例。
【来源】陈仁华经验方。
2/12
2.鼻脑方
【组成】法半夏、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兰根、黄苓、菖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同时配用(辛夷、苍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服3~5剂巩固疗效)。【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 控脑砂(鼻渊兼脑痛)、证见鼻流臭秽浊涕,不闻香臭,头昏闷重胀痛,嗜睡乏力,恶心欲呕等证。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额窦炎及上颌窦炎等病。
【疗效】治疗32例,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来源】向芳世(《新中医》(8)1990年)。
【附记】 ①临证加减:如见全头痛,加白芷10克,炙甘草3克;前额痛甚,加白芷,元胡各10克;两侧痛甚,加柴胡、川芎各10克;头顶痛甚,加藁本、杭菊花各10克;头重甚,加厚朴、白蔻仁各10克;神疲嗜睡,加太子参12克,干姜6克;鼻塞脓浊甚者,加辛夷花、苍耳子各10克;恶心欲呕者,加吴茱萸6克,竹茹10克。
3/12
②本病为缠绵难愈之病,治疗颇难。笔者验之临床,亦收良效。
3.升麻解毒汤
【组成】升麻、生甘草各6克,葛根、银花、黄苓各15克,赤芍12克,蒲公英20克,川芎3克,白芷、桔梗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解阳明热毒,升清活血。
【主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疗效】多年应用,均获得满意疗效。一般服10剂左右即可痊愈。
【来源】引(《千家妙方·下》)。谭敬书验方。
【附记】临证加减:肺胃热盛,加生石膏30克;便秘,加酒军10克;体虚,加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
4/12
4.银花汤
【组成】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生石膏各30克,黄芩、白芷各12克,大青叶、苍耳子各15克,细辛4克,辛夷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泻胃,解毒祛秽。
【主治】鼻窦炎。
【疗效】验证多例,均获良效。
【来源】关思友方。
5.额窦炎丸。
【组成】黄柏、黄苓、白芷各60克,苍耳子120克,西瓜秧(未结西瓜苗)120克。
【用法】上药晒干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重。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急性额窦炎用羌活10克,细辛6克,石膏15克,辛夷9克,煎水送服,每日1剂;慢性额窦炎用川芎9克,黄芪15克,黄精10克,杞果12克,煎水送服,每日1剂。
5/12
【功用】急性:除风清热;慢性:益气升阳,养血益阴,祛风清热。
【主治】额窦炎。
【疗效】治疗128例,急性86例中均获痊愈;慢性42例中,治愈3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病例,一般服药10-30天,最多为两个月。
【来源】引(《千家妙方·下》)。张运亭方。
6.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30克,地骨皮、黄芩、苍耳子各20克,白芷、川芎、败酱草各15克,辛夷花3克,桔梗、薄荷、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泻肺清热,祛风通窍。【主治】慢性鼻窦炎。【疗效】治疗33例,服药10-24剂。痊愈29例,有效4例。
【来源】王敏聪(《四川中医》(7)1990年)。
6/12
【附记】临证加减:头痛,加细辛、葛根;鼻塞重者,加皂角剌、石菖蒲;涕中带血,加白茅根、焦梔子;胸闷、纳呆,加苍术,白豆蔻等。7.鼻渊汤【组成】银花、蒲公英、皂角刺、鱼腥草、苍耳子各12-24克,瓜萎、辛夷、川芎各10-12克,藿香、白芷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通窍,健脾除湿,托里排脓。【主治】鼻渊。
【疗效】治疗85例,痊愈68例,显效15例,无效2例。
【来源】牛生康(《浙江中医杂志》(2)1982年)。【附记】①随证加减:便秘,加大黄;尿黄,加黄柏、车前子;舌边红、苔薄黄,加柴胡、龙胆草;舌尖红,加黄苓、竹叶;纳差、乏力、苔黄腻,加丹参、白术、茯苓、六神曲;脉浮数者,加荆芥、防风;前额痛,加蔓荆子,重用川芎、白芷;两侧头痛,加柴胡,丹参。
7/12
②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对鼻渊引起的头痛,急性副鼻窦炎,具有较好疗效。对高度鼻中隔弯曲、慢性肥大性鼻炎,鼻息肉等也有改善症状作用。本方对鼻渊中肝胆湿热,肺经热盛型疗效最佳。
8.五花饮
【组成】辛夷花、金银花、菊花、玫瑰花各10克,绿梅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同时用新鲜芫荽(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分,拌入捣烂,以消毒沙布包裹塞鼻,日换3次。
【功用】升清降浊,疏风解热。
【主治】鼻炎(包括急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来源】盛国荣(《浙江中医杂志》(6)1982年)。
8/12
【附记】临证加减:若风热甚,加桑叶、薄荷;风寒重,加荆芥、防风;鼻流稠涕色黄,加黄苓、生地;头痛鼻塞较甚加苍耳子、白芷、细辛、川芎;清阳不升,加升麻、柴胡;气盛,加党参、黄芪、怀山药、茯苓;阳虚,加沙参、麦冬。
9.通治鼻渊方
【组成】辛夷5克,葛根3克,升麻3克,黄苓10克,石膏10克,知母6克,苦丁茶6克,山梔10克,羚羊角1.2克(研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辛凉清热,开上宣郁。
【K治】鼻渊(胆热移于脑所致者)。
【疗效】临床屡用,颇能应手取效。
【来源】(《名医治验良方》周执中经验方。
9/12
【附记】若属鼻渊轻证,用周氏家传苏叶汤;苏叶、杏仁、桔梗、枳壳、旋复花、川尖各6克,前胡、生石膏各10克,辛夷、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颇有效验。
10.三花散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辛夷花各10克,苍耳子、生苡仁各20克,桃仁、黄芩各10克,白芷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清热,活血通窍。
【主治】副鼻窦炎。
【疗效】治疗127例,痊愈96例,有效31例,一般服药10剂左右即效或痊愈。
【来源】杨富华(《新中医》(1)1984年)。
【附记】本方是杨香林老中医之验方。临证加减:恶风寒,鼻塞者,加荆芥、薄荷、细辛、防风;偏寒头痛,加羌活、独活、川芎;偏热头痛,加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咳嗽痰多,加杏仁、桔梗、前胡;
10/12
兼眩晕者,加桑叶、菊花、钩藤、石决明、枸杞子;疼痛日久,疲倦乏力,缠绵无休止者,加党参、白术,黄芪;鼻衄者,加山梔子、白茅根、生地、丹皮。
11.鼻舒灵
【组成】藿香、苡仁、丹参、黄芩、白术各10克,黄芪、桂枝各9克,苍耳子、柴胡各12克,蒲公英、鱼腥草各15克。
【用法】上方经加工制作成每片重0.5克。成人每次服4~6片,毎日3次,小儿酌减。对于鼻塞较重者,可配用1%麻黄素液滴鼻。
【功用】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益气活血。
【主治】鼻渊。
【疗效】治疗358例,痊愈289例,显效61例,无效8例,疗程一般为18天。
【来源】牛生录(《陕西中医》(12)1988年
12.取渊汤
【组成】辛夷、柴胡、炒山梔各10克,元参30克,当归15克,浙贝母10克(研冲)。
11/12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胆泻热,解毒通窍,凉血散结,止痛祛浊。【切治】鼻渊(虚实二证),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慢性鼻窦炎,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蝶窦炎。
【疗效】治疗20例,屡试屡验。一般3剂即可收功,重者6~9剂可望痊愈。
【来源】谢焕镭(《国医论坛》(1)1987年)。
【附记】本方岀自陈士铎《辨证奇闻》。加减:风热表证甚者,加银翘解毒丸(包煎);浊涕黄稠,腥臭异常,全身发热,为热毒炽盛,合五味消毒饮;头晕目眩者,加菊花、桑叶、薄荷;伴衄血者,为血热上沸加小蓟、生地、丹皮;体质虚弱,少气乏力,食纳不佳,加补中益气丸(包煎);常自汗岀,易发感冒者,可冲服玉屏风散。
文章节选自《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作者:程爵棠、程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