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与吕蒙的关系如何
文:王翊宇 聂传安
学贵有疑,贵于无疑处存疑。
学习不仅是记忆的过程,更是思考、判断、推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班王翊宇同学在练习册中《孙权劝学》的“课前导学”处发现一句话。敏感的他马上意识到这句话有问题,然后于不同处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
他有一文名为《鲁肃与吕蒙的关系如何》,就是写的这件事。
最近,老聂让我们学习语文练习册中的有关课文解读方法。但是在《孙权劝学》那章节中,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是带着疑问去学习的孩子)
那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话:
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与鲁肃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有调侃的意味。(记忆力好的孩子也许记得这是《南方新课堂七年级语文》中的一句)
乍一看,好像没有问题。凡是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吕蒙和鲁肃同为吴国效力,关系好是自然的。(就像同是二班的娃,关系好很正常啊)
但是,果真如此么?(这个转折,方见这孩子的功力)
我们先摘录课文,也就是《资治通鉴》中的原话:(反驳时,必须先有确凿的证据)
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段文字写出鲁肃的惊叹和吕蒙的自得,但问题在最后一句。(双目如炬)
鲁肃是在和吕蒙议论完后才“结友而别”的,这正说明鲁肃和吕蒙在之之前并不是朋友,那他们的谈话自然也不会“一唱一和,互相打趣”了。(推论严密有力)
另外,“吴下阿蒙”含轻蔑意,鲁肃以前就是这般看不起吕蒙。这并不是朋友之间的玩笑话,而是鲁肃见吕蒙变化之大不经意说出自己以前对他的看法。(合理的推断)
“吴下阿蒙”现在已经是个成语,比喻人学识尚浅。鲁肃这种文人才不会跟一个大老粗关系融洽。而练习册中“调侃”一词除了嘲笑意思外还有同行人聊同行话。鲁肃文,吕蒙武,合不到一块去的。(这是从两人气质上的迥异推断二人最初不会那么和谐)
为了找到更多有力的证据,我查了《三国志·吕蒙传》,现摘录片断如下:(从《三国志》中找证据,太牛了)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鲁肃代替了周瑜的职位,前往陆口,到了吕蒙的营地。接下来作者直接指出鲁肃轻视吕蒙,经人劝说才去拜访,说明他肯定是不情不愿的。这里也说明他们最初不是朋友。在后文中吕蒙问鲁肃如何应对关羽,鲁肃也只是轻率地回答,丝毫显不出“打趣”的意味。(这个证据非常有力)
综上所述,鲁肃和吕蒙当时还不是朋友,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如参考资料上所说的“一唱一和,相互打趣”的“和谐关系”。(再次反驳练习册上的观点)
所以,读书时我们一定要多带些质疑的眼光。(没有质疑,就没有发现)
当然,吕蒙最后竟能让一向轻视自己的鲁肃的态度有那么大的转变,是因为他读了书。(最后两段为文章合理的补充)
我们终于知道:读书不仅能增长才干和谋略,还能提升自身的气质,得到别人的尊重。(吕蒙的自得就是最好的证明)
鲁肃与吕蒙同属吴国,于是我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他俩关系密切。
但是,即使同是一个班的同学也会有多种矛盾多种不谐,何况是人际关系更为复杂的庙堂。
而我们有的参考资料就显得不够严谨。
王翊宇同学有敏锐的感觉,又有求实的精神。他通过手中的资料多角度地证明参考资料的错误,结论令人信服。
这种质疑并求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